牡丹社事件
日本人對台灣早已垂涎。1602年(明萬曆三十年),一批倭寇被明朝大將戚繼光追剿,便逃往台灣,劫掠島上原住民和漢人,騷擾三個月,才被明軍趕走。七年之後(1609),德川家康手下的商人有晴信正式率兵來台,一方面想招撫原住民向日本進貢,一方面調查台灣的港灣和物產,但被原住民趕走。
再過七年,德川家康又派長崎官員率十三艘大船來佔領台灣,其中十二艘在琉球海面就被颱風吹走,唯一開到台灣的船,士兵也被原住民殺光。
1633年,德川幕府下令「鎖國」,在外商人一律返國,日本商人從此絕不來台灣。
1871年冬天,一批琉球人乘船途中遭遇暴風雨,漂流到台灣東南八瑤灣(現屏東佳樂水北邊)附近,上岸後誤闖牡丹社,其中五十四人被排灣族原住民殺害,其餘二十人遇救,由台灣官方協助遣送回琉球。琉球當時為中、日的共同屬國,牡丹社事件給日本一個起事的藉口。
1872年,日本先在福州設置日本領事館,並密派陸軍少佐樺山資紀及兒玉源太郎等幾人,從東京到福州再喬裝成商人搭船來台灣,得到駐淡水英國領事的協助,分頭遍歷台灣各處,細訪民俗,密探防備並探測沿海水深等等,做成詳細報告。
1873年,日本準備工作完成後,外務大臣副島種臣以換約為名,乘艦由長崎出發,赴北京向清廷問罪台灣事件。北京總理衙門大臣答以牡丹社事件肇事者是
「生番」。「熟番」之地清廷「置府縣而治之」,而生番「置於化外,甚不理事也。」日本外務省對台灣事件的認知則是:「此番機會乃日本張威於亞細亞之良機。
其原因乃台灣可謂亞細亞咽喉之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歐洲垂涎於此島之國不少。若我不得此地而為彼所得,其利害之分,自不待言……,且與台灣交戰乃為實
地鍛鍊我國兵卒,即此一端,亦應雲可。」
出兵前,日本政府做了各種配合的組織準備。內閣會議先採納了「處理台灣番地要略」,政府在長崎設定台灣番地事務局,任命當時的大藏卿(財政部長)為台灣番地事務局長官,西鄉隆盛的胞弟西鄉從道中將為台灣都督。
1874年五月,西鄉從到道率兵三千六百名,分乘八艘兵船和運輸船開往台灣海峽,由恆春北過的社寮(今射寮)登陸,逆四重溪而上,攻陷石門,圍攻牡丹社,燒燬部落,迫降高山族。
戰役在二十天之內就結束了,山胞和日軍戰死的都不到二十名,日軍開始在今車城紮營,建都督府、設病院,打算屯田久駐。但日本人因水土不服,染疫癘而死的達五、六百人。
清廷震驚之餘,一方面照會日本,說明「生番之地」係屬中國版圖,指責日本出兵違背二國間的友好條約,一方面急派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赴台全權處理,先後調派一萬名洋槍隊渡台,積極備戰。
但清廷自知實力不足,海防空虛,且新疆亦有紛爭,不欲戰事擴大,而明治政府亦因英美等國恐危及商業利益對日施壓責難,內閣意見分裂,又逢北方朝鮮變局,
也想早日結束他們所發動的第一次對外戰爭。結果清廷貼款十五萬兩,承認日本征討番地為義舉,也間接承認琉球改屬日本。由登陸到撤兵;日軍佔領台灣南端,總計半年。
在海生館的員工停車場旁邊有一個很奇怪的碑,它其實是牡丹社事件日軍登陸的紀念碑,在墾丁國家公園及鄰近地區歷史古蹟現況調查中指出:此處正是西元 1874 年「牡丹社事件」發生時日軍的安營地。
立碑緣由:西元 1871 年琉球人遭難後,日本於 1874 年四月,派中將西鄉從道率軍攻台,於離此不遠的射寮附近海岸登陸,並紮營在海邊平坦處。其後因營地多泥沼,且時值颱風季節將屆,乃遷移營地至此龜山下。同年六月初,日軍已征服原住民,但仍無撤軍之意,並繼續駐紮於此作久居計。清廷雖一再抗議,日軍均置之不理。最後經英美等國調停,且日軍在瘟疫不斷,罹患弛張熱等傳染病死亡者已達五百餘人的窘境下,終於達成和議:以賠償日方五十萬兩及承認琉球主權歸日等條件下,日軍才於同年年底撤離,臨走於此地立碑紀念。惟清兵接收後,即將日軍營舍及紀念碑等建物悉數拆除。 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翌年訂立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日本再次佔領本地,大正五年(1916)十月,由當時恆春支廳長鹽尻彌太郎又重建碑題為「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十字。因為此地是牡丹社之役中重要的史蹟,昭和十年 (1935)十二月,台灣總督府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會委員以紀念碑為中心,登錄並指定此地為史蹟,並於昭和十二年(1937)再次整修。直至一九四五年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碑文已遭毀損而無法辨識。
因為龜山本營遺址因不受重視,不僅在海生館施工過程中受到破壞週遭規劃、草率的修補工作、所以地方人士恣意在紀念區內立碑等皆說明了文化資產的保存是為了抵抗開發與意識形態等人為破壞。(博物館學季刊18)
清朝末期琉球島民航海船難,三人溺斃,六十六人於恆春八瑤灣登陸,不幸遭原住民以為侵入領域而殺害五十四人,其餘在當地村民的協助下,順利離開台灣輾轉回到故鄉,之後發生了牡丹社事件,也引發了清朝政府對台灣的重視。
現在來看看牡丹社事件的一些相關地點:
琉球島民被殺害的五十四人墓【位於田間,只能走田埂路進入】
日本人登陸的射寮
日本人與牡丹社原住民激戰的石門古戰場
居高臨下視野清楚,是重要的據點
鵝鑾鼻燈塔
清同治六年(Y1867),美國商 船由汕頭前往牛莊途中,於七星嶼附近觸礁,船長與水手於潭仔灣登陸,遭龜仔角社(今社頂)原住民襲擊,僅一名華人水手僥倖逃生。另琉球船民在南岬一帶遇難 引發日本攻台的牡丹事件(Y1874)......由於船難頻仍,清廷於光緒元年(Y1875)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至恆春地區勘察燈塔建地,並支付一百 銀兩向龜仔角原住民購買南岬燈塔預定地。(*南岬: 鵝鑾鼻舊稱,是排灣族"龜仔兒社"聚居之地,"鵝鑾"的意思就是排灣族語"船帆")
光緒七年鵝鑾鼻燈塔開工興建,隔年落成,光緒九年啟用,為防原住民侵擾,燈塔建築成砲壘型式,以塔基作為砲台,圍牆上設有槍眼,牆外四周設有壕溝並有武裝士兵持槍保衛,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
光緒廿一年(Y1895)清廷撤台時炸燬燈塔,明治卅一年(Y1898),日本重建修復。二次大戰末期又遭炸燬,台灣光復後第三度重建,目前為墾丁國家公園的史蹟保存區,180萬支燭光的光力,是全台光力最強的燈塔,同時更享有"東亞之光"的美譽。
基本資料: 塔高21.4m,燈高56.4m,公稱光程27.2浬,有人看守。
莫那魯道為爭生存、爭尊嚴而抗日的偉大精神清
光緒年間,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慘敗求和,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昏庸的清廷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帝國主義。「馬關條約」簽訂以後,台灣本島淪為日本
的殖民地,朝野各界憂憤,尤其是台灣居民,情緒激動,寧可與日本人同歸於盡,也不願淪為日本人的奴隸。隨後掀起一連串的抗日行動,風起雲湧,前仆後繼,前
後約有一百多次,讓日本人大傷腦筋。以棍棒、刀槍對抗日本近代化的軍事武力,犧牲數萬人,其中以原住民莫那魯道抗日義舉最為人稱著。
日本
統治期間,山地資源被日本人掠奪,台灣的原住民沒有土地所有權的觀念,他們採用游耕,打獵時又跟著獵物跑,所以重視的是土地使用權。而日本是個現代體制的
國家,認為台灣歸屬日本,人民就要變成日本人,土地也是日本的,土地資源如果認定不是私人所有,就要成為公有。這樣一來,對原住民生活的空間、經濟的領域
就是一種掠奪,日本對山林資源的開發,對原住民部落造成很大的衝擊。
於此,莫那魯道等人積極籌劃對抗日本人的統治,因此發動有名的「霧社事件」。
參與霧社事件的六個社當中,能作戰的壯丁共一二三六人,最後有六四四人死亡,其中二六七人被殺,二九○人自殺。
至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十月二十五日,我國政府在台北中山堂接受日軍投降。淪陷了五十年的台灣,又重回祖國的懷抱。而莫那魯道的精
神,就在於為爭生存、爭尊嚴而揭竿起義的偉大精神。所以紀念光復節,我們不僅對土地的失而復得有所紀念,更重要的是要緬懷曾為這塊土地犧牲奉獻的烈士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