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Kurt Gödel (1906--1978)

他的姓氏中的 "o 代表字母 o 上面添兩點. Kurt Gödel 是捷克人氏, 1906 年生於今天的 Brno (讀音類似英文的 Burnow, 當時是奧匈帝國的 Brunn). Brno 是捷克的第二大城, 位於捷克第一大城布拉格東南方約 180 公里, 在維也納的北方約 100 公里. 人稱捷克最偉大的兩位作曲家之一的 Janacek (1854--1928, 另一位是 Dvorak), 就在 Brno 渡過他生命中最主要的三十八年.

Gödel 於 1924 年進入維也納大學. 本來想學物理, 據說因為聽了一門很精彩的數論課程, 改而學習數學. 他的老師之一, Hans Hahn, 將他引介進入所謂的維也納數學圈 (Vienna Circle). 但是 Gödel 並不怎麼和圈內人處得來 (當時流行著實證主義). 但是, 自從大約 1888 年算起的五十年間, 奧地利學派湧現了許多邏輯學家和科學哲學家. Gödel 是在這種氣氛中成長的.

十九世紀末的數學家, 懷抱著熱情的理想, 認為所有數學體系都可以由一組公設和一套邏輯推導出來. Hilbert 稱這是 Cantor 天堂. 在二十世紀初, 有許多具有這樣信念的數學家, 包括 Hilbert 他自己和聰明的 von Neumann. 例如懷海德 (Alfred Whitehead) 和 羅素 於 1913 年完成的一套巨著數學原理 (Principia Mathematica), 就是想要展現一個信念: 所有已知的數學都可以由一套公設出發, 經過嚴格的邏輯步驟推導出來. 就在大家都眼看著, 這偉大的 Cantor 天堂就要完工的時候, Godel 冷靜地 (很酷的) 在四周遊盪. 忽然, 他發現牆腳的一塊磚不對. 就像頑童一般, 他抽掉了一塊磚, 弄垮了整個天堂. 這就是 Gödel 在 1931 年提出來的不完全定理 (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

所謂不完全定理就是說, 不論在什麼公設系統之內, 總會有個看起來很合理的敘述, 而無法在系統內被證明. 我們且不管如何嚴格的界定什麼叫做看起來很合理, 就看個例子吧. 在 Gödel 的不完全定理之前, 就有羅素的集合詭論, 首度揭發了數學基礎的問題. 當初大家或許以為這只是個小洞, 花點特別的手腳把它補起來就好了. 但是 Gödel 不這麼認為. 他從這個小洞繼續往裡面挖, 然後發現, 公設系統是永遠不會完備的.

讓我們用一個簡單的智慧拼盤遊戲來解釋什麼是不完全定理. 想像一個極簡單的智慧拼盤: 它只有四個空格和三個方盤 (通常的智慧拼盤至少有九個空格). 如果它在開始的時候排列如下:

        1  2
3 X

其中 X 表示空格. 因此現在您只能將 2 向下移或是將 3 向右移. 稍微想一下, 您就會發現, 您沒辦法在這個拼盤中拼出以下的排列:

        2  1
3 X

如果拿拼盤的初始排列當做一組公設, 而拼盤的遊戲規則當做邏輯, 那麼在這一套公設與邏輯系統之內, 就是無法造成像上面那樣的排列. 而上面那個排列, 是看起來很合理的一組排列.

後記:黃華民教授告訴我,他曾經指導一位碩士斑學生, 以圖論之抽像模型與代數方法,證明了任意 n 乘 n 智慧拼盤 (n >= 2) 都是類似以上狀況: 無法以拼盤的遊戲規則,將拼盤的 1 2 換成 2 1 而保持其他所有的數字位置不變。
2002/01/11

事實上, 前面那個拼盤問題還可以更複雜化. 比方說, 考慮一個三乘三的拼盤, 那麼如果您遵守拼盤的遊戲規則, 將無法從

        1  2  3
4 5 6
7 8 X

轉換到

        2  1  3
4 5 6
7 8 X

但是這個不可能性就比較不容易看出來了.

您會發現, 要解決上述的問題, 必須違反遊戲規則; 比如說將 1 號盤翹起來, 將 2 號盤移左邊, 然後把 1 號盤塞進 2 號盤原來的位置. 像這樣的做法, 就相當於我們在數學裡加一條公設, 以便能夠證明更多的定理. Gödel 說, 不管你加多少公設, 總有一個敘述是證不到的. 而且這個敘述不見得荒謬無聊, 它很可能看起來很合理.

那麼, 到底在今天的數學知識中, 有沒有一個看起來很合理而且有意義的敘述, 卻是在今天作為數學基礎的公設系統中無法證明的呢? 有的. 一個例子就是連續統假設. 這個在 1873 年由 Cantor 提出的假設, Hilbert 在 1900 年將它列為一號問題. 這個假設就被證明了, 獨立於現今 (1998) 普遍被接受的集合論公設系統 (ZFC 系統) 之外; 也就是說, 在這套系統內, 既不能證明連續統假設是對的, 也不能證明它是錯的.

Gödel 不完全定理的哲學意義, 應該如何解讀? 是數學具有侷限性, 無法獲知所有的真理? 還是邏輯思維具有侷限性, 無法推導所有的數學真理? 這一個問題, 應由哲學家去探討. 依羅素的看法, Godel 是個純粹的柏拉圖主義者. 這個名詞用在數學家的意思是, Godel 相信所有的數學真理是本來就存在的, 與人類的存在與行為無關. 所以人類的思維活動只是發現了真理, 而非發明. Godel 曾經寫過: concepts form an objective reality of their own, which we cannot create or change, but only perceive and describe. 我個人亦頃向於這種觀點. 所以, 我的個人意見是, 數學真理總是在那兒 (it is always out there), 透過人類的心靈與直覺, 我們早晚有探知的一天. 然而 Gödel 的理論告訴我們, 嚴格的公設系統和邏輯推理固然在前 150 年獲得了光榮的成就, 卻終究是有侷限性的. 總有一天我們會到達邏輯思維的邊界, 必須讓心靈逃脫這個桎梏, 才能超越. 就像前面的拼盤遊戲. 有時候我們必須將一塊數字盤翹起來, 經過第三度空間的移動, 才能到達目的.

當時年事已高的 Hilbert 起先對年輕無名的 Gödel 存疑, 而對他的論述感到惱火. 年輕卻負盛名的 von Neumann 認為自己可以挑到 Gödel 的錯誤, 他數度從睡夢中醒來, 以為自己找到了錯誤而起身想要寫下反證, 但都不得而成. 數學界終究接受了 Gödel 的不完全定理. Hilbert 為此懊惱不已. 這也是數學獨特的地方: 當一個人的論述是對的, 他就可以被驗證而且被承認是對的. 不論他的年齡, 身份, 性別.

Gödel 在 1933 年被邀請成為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Princeton) http://www.math.ias.edu/ 的研究員. 但是他只在那裡待了一學期就回到奧地利. 除了短暫的訪美行程, Gödel 在 1932-1938 年間任職於維也納大學. 在那裡的數學系, 有一塊碑文, 寫著Hier Wirkte KURT GODEL von 1932-1938 ,直到 1939 年納粹徵兵的時候, 他才和妻子橫跨了歐亞大陸, 渡過太平洋, 再橫跨北美洲, 到達普林斯頓. 此後他基本上一直待在那裡.

在普林斯頓的日子裡,平常愛因斯坦每天早上走路到 Gödel 門口,兩人一起走去研究室,一起回家。相對於愛因斯坦這個新聞性人物而言,Gödel 的生活應該是清靜很多的。大約在 1996 年推出了一部電影, 女主角是梅格萊恩,片名是 IQ 中文翻譯好像是【愛神有約】。梅格萊恩飾演愛因斯坦的姪女。那部電影裡面出現了三位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的朋友, 並想像了他們的生活和友誼。其中一位朋友就是 Gödel

Gödel 有個與眾不同的邏輯思維方式. 他在數學裡發現了邏輯的不完備, 同樣的才能當然也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Gödel 在美國住了幾年之後, 可以申請進入美國籍. 那時候愛因斯坦已經是美國人了. 一天早上, 愛因斯坦陪著 Gödel 乘車出發到紐約去接受公民面試. 要申請入籍的移民, 都會領到一份標準的教材, 內容是美國的憲法和歷史. 公民面試就是問這些問題. 新移民不但要記憶這些事實, 更要宣誓服膺美國憲法. 不能免俗地, Gödel 也閱讀了這些材料, 以備詢問. 當天早上, 愛因斯坦發現 Gödel 的臉色不太好. 他以為 Gödel 是為了要放棄原籍以便宣誓進入美國籍而難過, 所以就想了一些話來安慰他. 說著說著, 愛因斯坦講了一句話. 他說, 在美國, 至少我們不必擔心出現像希特勒那樣的集權統治者. 這句話像是刺痛了一個少女心事般地使得 Gödel 當場大哭起來. 他抽搐地說: 恰巧相反 (On the contrary), 我就知道如何根據美國憲法辦到這件事...

據說整個早上, 愛因斯坦都在忙著引開 Godel 的想法, 叫他別去想那個問題. 我從書上讀到對愛因斯坦的印象, 似乎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純潔學者. 從這個故事看來, 他至少比 Gödel 要世故一點. 我很好奇 Gödel 發現的美國憲法矛盾是什麼? 可惜傳記中沒有交代.

Gödel 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反對, 娶了一位在酒吧裡跳康康舞的女子為妻. 她的名字是 Adele Porkert, 比 Gödel 大六歲, 沒受過什麼教育, 離過婚但沒有孩子. 他們在 1938 年結婚, 兩人的婚姻終老一生. Godel 是一個精神狀態不太穩定的人 (天才常常是這樣子的, 如果他的精神病症被治療好了, 說不定就沒有數學成就了). 據說只有 Adele 能穩定他的情緒, 使他保持生活上的軌道. 他有強烈的偏執, 總覺得有人要毒害他. 因此 Godel 只吃 Adele 餵給他的食物. Godel 夫人不能照顧他之後不久, 他就憂鬱厭食而去.

我的感覺是, Gödel 是個唯一一類的數學家. 他靜靜地來, 輕輕地走. 這紛擾的數學邏輯基礎問題, 幾乎是由他一人引起, 也幾乎是由他一人清理乾淨.

最近出版了一本 Gödel 的傳記, 該書的作者得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同意, 將 Gödel 遺留下來的所有資料都交付研究. 這些資料裝滿了兩個高資料櫃和六十多個紙箱. 裡面甚至整齊排列了數十年來的水電費帳單和乾洗店的收據. 除此之外, 有一本高等研究院的野史書, 也可以一窺 Godel (和其他人) 的面貌.

  • Regis, Who got Einstein's office? Addison Wesley, 1987.
  • Dawson Jr, Peters, Logical Dilemmas: The Life and Work of Kurt Godel, Wellesley, 1997.

庫爾特‧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董世平

戈德爾 (Kurt Gödel) 於1931年發表了他的「不完備定理」(Incompleteness Theorem),至今正好六十年。為此,在戈德爾的求學地維也納,特別召開了一個會議,討論戈德爾這個定理所帶來的影響。的確,這六十年來,常在不同的 領域內,發現到這個定理的影響,而這個定理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甚至引起了相當的爭議。


哈佛大學於1952年授與戈德爾榮譽科學博士學位,稱他為「本世紀最重要數學真理的發現者」 註1, 這裡所指的數學真理即為「不完備定理」。雖然當時是1952年,但已宣稱此定理是本世紀最重要的數學真理,可見此定理的重要性,不僅可說是空前,亦可稱為 絕後了。「不完備定理」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定理?本文將簡介此定理的背景、證明及它對數學、計算機和哲學的影響,盼望大家對這個定理能有較深入的認識與體會。

背景

自第十九世紀後期,「集合」的觀念被提出後,數學家們逐漸的感到, 各個不同的數學領域,似乎皆可建立在同一個根基上,就是「集合論」,但是不幸的,過不久邏輯學家們即發現以「集合」這麼簡單,而且直覺上認為「真」的概念,卻會產生「反論」(antinomy),即「集合」的概念會產生矛盾, 這使得數學家們重新思考數學的基礎到底是什麼?數學會不會出錯? 如何面對一個直覺上為真,卻會導致矛盾的概念?是放棄「集合」的概念呢? 或是如當時頂尖的數學家希伯特 (Hilbert) 所宣稱的: 「沒有人能將我們逐出集合論的樂園!」。若是如此,又將如何面對矛盾呢?


以總共不到17頁的三篇論文,一個年輕的荷蘭數學家布饒兒 (Brouwer) 對以往古典邏輯的確實性提出挑戰,特別是對所謂的排中律 (Law of the excluded middle),即對任一命題「A」,A或A之否定命題必有一為真, 他認為我們不可無條件的接受,布饒兒堅持有其他的可能性, 因此也就有了數學哲學中的直觀主義 (Intuitionism) 學派,若接受了此一說法,連帶的,數學中許多的證明將不再被接受,特別是所謂存在性的證明。例如,要證明某一微分方程式有解,則必須給出一個方法,把這個解找出來, 而不可僅證明「若無解會導致矛盾」,而這卻是一般數學家們所常用的方法。 希伯特不讚成布饒兒的看法,他認為若是如此數學的犧牲實在太大了, 那麼要如何使數學能立在一個堅固的基礎上呢? 為此他提出所謂的「希伯特計劃」(Hilbert program), 即以有限性 (finitary)、組合式 (combinatorial) 的方法,由簡單的理論開始, 先證明「數論」有一致性 (consistency),即「數論」中不包含矛盾, 再以「數論」為基礎證明「分析」有一致性,再一步步往前推, 至終證明數學中不包含矛盾,只要能證明即使使用排中律也不會產生矛盾, 那麼儘可放心大膽的去使用排中律,不必像布饒兒那樣束手束腳。


「希伯特計劃」是一個很好的計劃-如果能成功的話。在討論此計劃的成敗之前, 我們先介紹另一個觀念,上文我們說明了一致性。的確,一致性可說是對任一公設系統,最基本的要求,若一個系統內包含矛盾,其他的也就不用再談了, 對公設系統我們另一個希望有的性質就是完備性 (Completeness)。 我們用自然數 1,2,3,……來說明這個觀念。我們要證明有關自然數的定理, 如「質數有無窮多個」,我們若要將證明整個一步步寫下來,我們必須從某一個公設系統出發,其實任一個證明,都必須從某一個公設系統出發。對於自然數我們最常用的公設系統就是皮亞諾公設 (Peano Axioms), 這些公設中最複雜而且困難的,(不僅對一般的高中,大學生如此,對邏輯學家亦如此),就是大名鼎鼎的「數學歸納法」。藉著數學歸納法及其他的公設, 我們可證明「質數有無窮多個」,問題是「是否所有有關自然數的敘述,只要是對的,就可由皮亞諾公設出發,而得到證明呢?」也就是「皮亞諾公設是否完備?」 若皮亞諾公設具有完備性,那麼所有有關自然數的敘述,若是對的, 就可由皮亞諾公設證明。


由戈德爾不完備定理而得的一個結論,就是「皮亞諾公設是不完備的!」有些關於自然數的敘述是對的,但皮亞諾公設無法證明它,戈德爾的證明也 的確告訴我們如何找到這個敘述。事實上,由戈德爾的證明,我們可得一個算則,給我們一個公設系統,我們就可按此算則,而得到一個算術句型,再經過適當的編 譯 (compile),即可成為此系統內的一個句型,而此句型在此系統內為真,卻無法在此系統內被證明,所以也許我們會覺得皮亞諾公設不具有完備性,這是它 的缺點,我們應當找另一個具有完備性的公設系統來代替它,但不完備定理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具有一致性的公設化系統皆是不完備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雖然大 家明知皮亞諾公設是不完備的,但這個公設系統仍是被普遍的使用,因為任何其他系統,也都是不完備的。也許我們再退一步,皮亞諾公設固然不具有完備性,我們 至少可要求它具有一致性吧!也就是皮亞諾公設所證明的,一定是真的,可惜,這一點也做不到,由不完備定理可得另一個結論就是「在皮亞諾公設系統內將無法證 明它的一致性!」從某一方面來說,你須要假設比「皮亞諾公設是一致的」更強或相等的假設,你才能證明皮亞諾公設的一致性,當然我們若須要更強的假設,也就 須要更大的信心去相信它是對的。同樣的,皮亞諾公設也沒那麼特殊,就像不完備性的結果一樣,由戈德爾不完備定理,任一個足夠強的公設系統,皆無法證明它本 身的一致性,所以要證明數學具有一致性,即數學中不會產生矛盾,你將無法由數學中得到,你必須靠數學以外的東西,也許是你個人的哲學或神學,來相信數學是 有意義的,這可說是粉碎了「希伯特計劃」,難怪當希伯特由他的學生伯內 (P. Bernay) 處聽到戈德爾的這個定理時,他對這一個定理感到生氣 註2 ,因為他將無法回應布饒兒的挑戰了,但在真理面前,人人都須低頭。


敘述與證明

以上簡述了不完備定理的背景,現在我們來敘述不完備定理,一般所謂的不完備定理,分為兩個部份:


第一不完備定理
任何一個足夠強的一致公設系統,必定是不完備的。

即除非這個系統很簡單,(所以能敘述的不多),或是包含矛盾的, 否則必有一真的敘述不能被證明。


第二不完備定理
任何一個足夠強的一致公設系統,必無法證明本身的一致性。

所以除非這個系統很簡單,否則你若在此系統性,證明了本身的一致性,反而已顯出它是不一致的。


戈德爾的證明過程相當複雜,而其中最核心的概念,是古典希臘哲學中一個有名的詭論 (paradox):說謊者詭論。紀元前6世紀希臘時代的一個詩人哲學家 Epimenides 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所有的克里特島人都是說謊的。」這句話有名倒不是因為它是真理,正好相反,因為它一定是錯的,為什麼是錯的呢?因為說這句話的人 Epimenides 就是克里特島人,同樣一句話,別人說也可能是對的,(希望不致冒犯了克里特島人),但是由克里特島人來說,就一定是錯的,為什麼呢?若這句話是真的,則 Epimenides 沒有說謊,和這句話矛盾,所以這句話是假的。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詭論。

A:B這句話是真的。
B:A這句話是假的。

我們可能會認為A(或B)這句話非真即假,且讓我們來看看是否如此,假設A這句話是真的,即表示B這句話是真的,故「A這句話是假的」是真 的,故A這句話是假的,和假設矛盾。我們現在假設A這句話是假的,則「B這句話是真的」是假的,故B這句話是假的,所以「A這句話是假的」是假的,即A這 句話是真的,這又和我們的假設矛盾,結論是,A不論是真是假都得到矛盾,大家若有興趣,不妨從B句開始,亦得到相同的結果,這就是它之所以被稱為詭論的緣 由。


戈德爾是如何利用這個概念呢?若說:「這句話是假的。」 那麼利用前面的論證,這句話是矛盾的,所以任何一個一致的公設系統都無法說出這句話來,而戈德爾將上面的這句話改為「這句話不能被證明。」


注意,「真」和「能被證明」並不相等,同樣「假」和「不能被證明」亦不相等。 戈德爾證明了在皮亞諾公設內,(其實不需要用到這麼強的公設)可以說出「這句話不能被證明」,若願意接受這件事,我們即可證明不完備定理了,為證明方便, 我們稱「這句話不能被證明」為A,若在此系統內A被證明了,則由A的意義,即A不能被證明,知道「A」是假的,而在此系統內證明了一個假的敘述,表示此系 統是不一致的,故若此系統是一致的,則A不能被證明,則由A的意義得知A是真的,因它說它不能被證明,因此我們也就找到了一個敘述,即為A,它是真的,卻 無法被證明。任何一個公設系統若能說出「這句話不能被證明」則此系統若非不一致,就是不完備。為了確知是否清楚了這個概念,讀者不妨作一個測驗,「沒有真 理!」是真的嗎?


對數學的影響

何謂數學?對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很不同的答案,但是每一個數學家所努力的, 都是要找到「證明」,從大家所接受的公理或公設出發,找出對某一個題目的證明。 從希臘時代,就留下了許多的問題,有許多的問題,經過了數學家們的努力, 我們已知道了答案,也就是我們找到了「證明」,如所謂的幾何三大難題, 而有些至今尚未解決,如「雙生質數是否無限多?」任何一個問題, 我們總是盼望找到「證明」,不論是證明它是真的,或是證明它是假的都可以, 不論是證明「雙生質數是無限多」,或是證明「雙生質數是有限的」, 都將是一個非常轟動的結果。若是找不到證明,則認為也許是自己才智不夠, 或是時間尚末成熟,真的是如此嗎?


1930年希伯特接受 Konigsberg 贈予榮譽市民時,發表了一個著名的演說, 演說辭的最後兩句話為

 

「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將會知道」(Wir mu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當年希伯特的演講所灌製的唱片,現在仍然保存著,我們若仔細聽, 仍依悉可聽到希伯特講完這句話時,得意的笑聲 註3 。對著數學抱著如此的信心, 相信是極大部份的數學家所共有的,希伯特清楚且有力的表達出來, 只可惜這個信心是沒有根據的,而且沒有多久,就被證明如此樂觀的信心是錯的, 因為1930年11月17日, 《Monatshefte fur Mathematik und Physik》這個期刊接受了當年25歲的戈德爾所投的稿,證明了不完備定理,有些命題是真的,但無法被證明, 數學家也許有信心(事實上由不完備定理可知這個信心是無法證實的)說: 「被證明的就是真的」,但再也無法說:「真的一定會被證明。」


自戈德爾證明了不完備定理之後,許多數理邏輯學家們即努力去找一個數論中為真, 但無法用皮亞諾公設證明的敘述,花了將近半個世紀都沒有找到, 因此也就有人說戈德爾所指的「為真但無法證明」的命題,可能和真正的數學無關, 即一個真正研究數學,而非研究邏輯的數學家,將永遠不會遇到這樣的命題, 不完備定理是邏輯上的一個有趣的定理,但對數學沒有影響,所有的數學問題, 如「雙生質數是否無限多?」,我們仍遲早會知道答案。 1978年 Paris 和 Harrington 終於找到了組合學 Ramsey 理論中的一個命題,它是真的,但無法用皮亞諾公設證明,後來其他的學者又陸續發現了許多這樣的命題,(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筆者〈數學歸納法〉 一文)。 對任何一個數學命題,我們當然要想法子證明它是真的,或找反例證明它是錯的, 若是都不成功的話,也許該聽聽不完備定理所給的建議,嘗試去證明「此命題無法被證為真」,或「此命題無法被證明為假」,以往數學家只有兩條路可走,證明是 真的,或證明是假的,如今又多了兩條路,不能被證明是真的,和不能被證明是假的。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第三條和第四條路彼此並不相斥,集合論中有名的 「連續統假說」(Continuum Hypothesis),即被證明以現有的集合論公設,無法證明它為假(戈德爾1936年的結果),亦無法證明它為真(Paul Cohen 1963年的結果)。


對電腦的影響

戈德爾於193l年發表了不完備定理時,還沒有現今所謂的電腦,對於電腦如何發明的,至今仍眾說紛紜,我們引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1978-1979年度 報告中所摘錄曾任美國國家科學院副院長的 Mac Lane 的一段話:「戈德爾偉大而抽像的邏輯工作,有個令人驚異的結果。在分析戈德爾所描述的何者可被一步步程序所得的正式方法中, 年輕而聰明的英國邏輯家圖林 (Alan Turing) 定出了這程序所得的結果,即一般遞歸函數 (general recursive functions),這也正是一台機器所可能計算的,藉著這個分析,及其在 John Von Neumann 等人身上的作用,以致現代計算機的理論觀念及分析得以開展,直至今日,對於何者可被計算的理論描述,及至更深入的分析,我們可正確的說,仍然根植於戈德爾 於1931年所發表的數理邏輯論文中。」 註4


我們再舉兩個較近的例子:電腦病毒與人工智慧。對於電腦病毒,幾乎所有使用電腦的人都遇到過,人人聞之色變,因為感覺防不勝防,事實上,的 確如此。我們不時看到警告,又有某種新的病毒出現了,然後解毒專家們再設計一個新的解毒程式來破解它,在廣告中常看到說某種解毒程式如何如何有效,可解多 少多少種病毒,腦筋動的快的人,也許會想,為什麼不設計一種萬靈丹?可解所有已知及未知的毒,別的不說,錢肯定是可賺得不少,當然也可能有些人會想設計出 一種病毒是殺不死的, 戈德爾不完備定理告訴我們的是,「沒有萬靈丹」,也「沒有殺不死的病毒」, 對任何解毒程式,我們皆可設計出一種病毒,使得這個解毒程式殺不死它, 同樣對任何病毒,我們都可設計出一個解毒程式,把這個病毒殺死。總之, 不論是放毒或解毒的人,都不會沒事幹,我想這是個壞消息,也是個好消息 註5


電腦能不能跟人腦一樣?電腦和人腦的差別在那裡?這是常被提出的問題。使電腦跟人腦一樣,這是人工智慧學家努力的目標。英國劍橋大學的數學 物理學家,亦為皇家學會的院士 Roger Penrose 對這個問題,寫了一本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暢銷的書《皇帝新腦》(The Emperor's New Mind)。1990年7月2日的時代雜誌也報導了這本書, 而時代雜誌用了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標題〈那些電腦都是笨蛋!〉 (Those computers are dummies)。的確,此書一出又引起了正反雙方的論戰, Penrose 當然提出許多論證來支持他的論點,即人工智慧是有其限度, 他最重要的論證即根據戈德爾不完備定理,事實上,這個論證早就被提出過, 另外一本使戈德爾較為人所知的書,即為得1979年普立茲獎 (Pulitzer Prize) 的書 《戈德爾,艾叟,巴哈》(Godel, Escher, Bach),作者 Hofstadter 分別以艾叟的畫,巴哈的音樂來闡述戈德爾的定理,就像 Penrose 的書,這本書也是介紹人工智慧, 夾議科學哲學的書,Hofstadter 同樣以不完備定理說明人工智慧所會受到的限制, 但 Hofstadter 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是樂觀的。


對哲學的影響

現今人類發現似乎有太多的問題無法解決,有各式各樣的「危機」,如能源危機、道德危機、人口爆炸危機等等,而常有「無力感」,但在本世紀初期,人類展望二 十世紀是充滿了盼望與信心,當然當時也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但面對未來大家都是樂觀的,特別是對「理智」的信心非常強,相信憑著理智所有的問題都可解決, 數學不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嗎?十八、十九世紀數學的成就是驚人的,如從希臘時代就留下來的所謂「幾何三大難題」,竟然一次就都被解決了,也難怪希伯特對科學 說:「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將會知道」,自然須交出它所有的問題,而人類必將所有的問題一一克服,所以當不完備定理一出來,對許多人來說彷如晴天霹靂, Kline 寫了一本書,書名為《數學:確定性的失落》(Mathematics: The Loss of Cerntainty) 很能描繪出這個心情,人們認為找到了數學的基礎,卻發現這個基礎是海市蜃樓,而且不完備定理似乎告訴人們,我們將永遠無法找到這個基礎,連數學這號稱最精 確的科學尚且如此,其他所有的知識又如何立足呢?不完備定理告訴我們,有些事情是真的,但我們無法證明它,若是如此,人要如何面對沒有被證明的事?既無法 全部接受,亦不該全部否決,如何決定取捨呢?這似乎是人人都可以也應當思考的問題, 而不僅僅是哲學家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不完備定理的發現至今已超過六十年了,這個定理的重要性,不僅未隨時間、歷史背景的改變而減退,人們在不同的領域中,正逐漸發現它的意義與 影響,只可惜由於國內對邏輯的研究者不多,至今尚沒有一本合適的中文書證明或闡明此定理,對此定理證明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 H.B. Enderton 所著的《A Math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Logi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