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丟人的勝利者

今年是西元二零零五年,在六十年以前,一九四五年,日本人投降了,到現在六十年了,日本人最不要臉的一件事情,就是它做了這麼多的壞事,它到今天不會,也不肯痛痛快快地認錯,向我們道歉,向我們懺悔,或者自己做一個像樣的反省。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和德國都做了很多壞事,可是德國人肯反省,西德的總理勃蘭特到了猶太人的被害地區,因為在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人殺掉了六百萬的猶太人,到了這些令人傷心的地區,西德總理勃蘭特下跪,請注意啊,他是私生子,他本人也被希特勒納粹他們迫害,可是他當了德國的領袖以後,他代表他的國家向猶太人表示懺悔,日本人到今天都沒有做這種事情,所以我們反對日本人,是必然的。日本人可惡,可是日本人之所以這樣做,有一個潛在的原因,我們要追查出來,就是它為什麼這麼神氣?為什麼做了壞事還這麼拽?不無原因,這個原因我們追查起來,和中國的統治者,國民黨的蔣介石這幫人有關係。來舉個例子,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人在中國有一百多萬軍隊,他們的軍隊裡面的軍頭,叫做岡村寧次,他就是日本在中國的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就是他,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了,在中國戰區投降,就是由他出面向中國投降。這個就是投降的降書,大家看,這降書就是由他來簽字,大家注意了,這些人都受過一些中國的影響,你看他的毛筆字啊,簽名啊,還是有那麼個架勢的。

受降的人呢,中國方面就是蔣介石的陸軍總司令,叫做何應欽,在簽降的那一天呢,有照片拍出來,大家看,遞降書的時候,這是何應欽,日本人來遞降書。大家請開始注意這個照片,這個投降者的腰板比較直,這個受降者,所謂勝利者的腰,反倒彎了有三十度。大家再看一遍,這兩個人彎腰的程度不一樣,怎麼你打贏了戰的人的腰彎得比這個打敗了的還多呢?大家再看這一張,這一張更清楚了,這是何應欽,這是日本人,彎腰彎得更多了,很顯然,上了當,或者沒注意到,你不該彎腰彎成這樣子。請看國民黨刊物裡面的,官方的刊物的這個說明,日本駐華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向何應欽將軍呈遞降書,就這個照片。一般人看不出來這個錯誤,只有我李敖看得出來,我寫文章揭發過,這個人哪,根本不是岡村寧次,他不是岡村寧次嘛!那麼他是誰?大家再看,另外一個國民黨的刊物說,日本駐華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簽遞降書,又是這個照片,大家看得更清楚了,他的腰板很直,何應欽的腰彎得更厲害了,看到沒有,這角度不同。大家看,當時這個受降的時候,勝利者跟失敗者是面對面坐著,這邊,中間坐著受降席,是何應欽,對面坐的就是岡村寧次,他是日本駐華日軍最高指揮官,陸軍大將岡村寧次,他旁邊坐的是支那派遣軍總參謀長,叫做小林淺三郎。

各位請注意,歷史學家李敖告訴大家,這個遞降書的人不是岡村寧次,而是岡村寧次的參謀長,叫做小林淺三郎,岡村寧次在哪兒呢?岡村寧次大模大樣坐在何應欽的對面,他讓在他旁邊的參謀長過來遞降書,他老太爺坐在那裡,投降的頭子不站起來遞降書,可以神氣到這個樣子啊!蔣介石派出來的何應欽,可以讓對方投降的司令官坐在那裡,不遞降書,請問日本人怎麼會看得起你們?在舉辦這個儀式以前,國民黨先要跟日本人談細節,岡村寧次派他的副參謀長坐鎮,參謀長是小林淺三郎,他的副參謀長是今井武夫,陸軍少將今井武夫先到芷江來談判。這就是今井武夫,帶來兩個少校,到了芷江來談判,我把這個資料都查出來了,根據什麼?根據今井武夫這個少將後來的回憶錄,我都把它查出來了。今井武夫說,他到了芷江來談判的時候,根據今井武夫的回憶錄,談判的時候,國民黨方面是蕭毅肅中將來接見他,他是少將,由蕭毅肅中將接見他,蕭毅肅中將向他表明了身份、姓名和介紹左右同僚以後,要求我—就是今井武夫出示岡村大將的委任狀,這你的身份我也要確定,我的身份告訴你了,你的身份也要告訴我,我,就今井武夫說明,還沒有接到我們日本本部大本營的命令,不能算是正式代表—你看到沒有他厲不厲害,刁不刁—此行只是為了投降前的聯絡,所以沒有委任狀—人來了,沒有委任狀,你要查我身份,查不出來,你要我提供,沒有,你要不要我,我在這,蔣介石接受這種局面,好,不追究了。

看到沒有,我李敖寫文章說,這個不帶委任狀的傢伙,神氣的還不只此。我們再看他說的,國民黨這邊給他的備忘錄,這個今井武夫拒絕接受,你看到沒有—我拒絕接受備忘錄,何應欽上將以寬容的胸襟撤回了備忘錄—給你備忘錄給你帶回去,我拒收,投降的人拒收,何應欽看他不收,不收就不給了,就這樣子。蔣介石手下的這個人,當然是奉了蔣介石的命令,對一個戰敗的日本的少將,都這樣子「以寬容的胸襟」,全不計較,不遞委任狀也不接受備忘錄,蔣介石這個手下全部接受。我們再看今井武夫的回憶錄,他在芷江待了三天,碰到一個妙的事情,先接洽,後來在南京簽降,到南京簽降時候,他看到,怎麼這麼面熟呢?原來九月間他看到了有人到南京,一個已經是少將級的軍參謀副長,就副參謀長,一個呢就總司令部的上校參謀,看到這麼兩個人面熟,開始還嚇了一跳,為什麼面熟呢?因為這倆官都很大,一個是上校,一個是副參謀長,可是,當時在芷江跟他們見面的時候,這兩個人也不是副參謀長,也不是上校,他們在芷江的時候,是為了適合他們的臨時任務,所以才特地帶著低級的階章。至少都是上校了,戴的是尉官或者士官的這個官階的,為什麼?要跟日本人接洽,又不能夠找那些低層的人,他們不瞭解情況,就把他們這些上校級的人化裝成尉級軍官,校級軍官化裝成尉級軍官,來照顧今井武夫。所以到了南京以後,今井武夫就看到他們,說你們怎麼陞官升得這麼快,怎麼兩個月不見,三個月不見,陞官這麼快啊?原來是這麼回事。在芷江三天跟今井武夫談了判,今井武夫又拒絕接受遞出委任狀,拒絕接受備忘錄,還要跟他們糾纏半天,最後怎麼樣,大家還抱在一起哭,看到沒有—這些人竟和我們互相擁抱而哭,隨著又很高興地談話—像什麼話?!你們是戰勝者,是中國人的將軍們,日本人來投降,日本人在中國抱你們中國女人,抱得不夠嗎?結果來投降的時候,談判的時候,還抱著日本人哭,你說蔣介石手下這些混蛋可不可惡?這就是國民黨干的事情。

為什麼我李敖看不起國民黨,恨國民黨?你們都以為說蔣介石關了我,我恨,把我看得太小了,這些記錄都被我們查出來了。我們再看,然後蔣介石派人到南京來正式簽降,接受了,這些大員下了飛機,叫日本軍人來,大家舉行這個投降儀式了,飛機到了,岡村寧次沒有出現,沒有來接—你們來了,我理都不理,不接,來迎接他們的不是岡村寧次,而是岡村寧次的一張名片,日本人拿了名片看,這是我們總司令來歡迎你們,晚飯是今井武夫請的,岡村寧次等大員全都不來,什麼叫大員啊?岡村寧次或者參謀長都不來,由這個副參謀長今井武夫少將跟國民黨這些中將上將來見面,然後談判,談判最後說,岡村寧次總要過來看我們,國民黨這邊就答應日本人,看到沒用,我們指示陳倬對日方說,岡村寧次大將來的時候,國民黨這個大將們到室外去歡迎他,並且叫衛兵向日本的岡村寧次敬禮,那岡村寧次就答應來了。岡村寧次然後說,我們在家裡面等你們來,國民黨的大將說,我們不能去到你們家去,後來日本人就嚇唬國民黨,說我們岡村寧次大將要自殺,要切腹,打敗了他不要活,那國民黨嚇死了,就派人去看他,最後給岡村寧次看什麼?看投降的文件—你向我投降,我怎麼給你看文件呢,你簽字就好了,國民黨你看沒有,岡村寧次在投降前,早就看到了降書的內容,在國民黨的大員冷欣將軍回憶,他說曾於簽字的前夕,九月八號晚間,秘密先給岡村寧次將軍以閱讀的機會,隨即收回,並且約定一不許抄錄,二不准提修改意見,三不得於簽字以前宣揚,換句話說啊,等於給你打Pass,給你小抄,告訴你你要簽字的內容,先給你看過,表示友好。

這還不夠,看到沒有,按說投降,日本人降將要把武器交出來,象徵性的武器交出來,那什麼東西啊?軍刀,日本人的武士刀要交出來。問題來了,看到沒有,有人說按照投降慣例,投降代表需要交出武士刀,結果蔣介石的手下怎麼辦?當然是蔣介石同意的方法,偷著把打Pass給岡村寧次,你帶刀來就要交,當場獻出刀來給我們,如果刀不在身上,就算了。所以何應欽跟岡村寧次,在日本簽降以後十一年—看到沒有,在一九五六年的日本《文藝春秋》四月號,有國民黨的何應欽與岡村寧次的會見—就在投降十一年以後,在日本有這樣的談話,岡村寧次說,簽字前的九月七號,您,就是何應欽,您的參謀到我宿舍來,秘密告訴我,在舉行投降典禮的時候,可以帶刀來,但必須在禮堂內繳納一把刀,呈交給何應欽先生,否則呢就不帶刀,不帶也可以,問我選擇,你要帶刀來,你就要交出來,你不帶刀,我們也不追究,所以何應欽說,你們沒帶刀來,當然就沒帶來,所以岡村寧次說,沒有帶刀。然後按照規矩,你向我投降,你向我敬禮,而我呢,我不要回禮,大模大樣坐在這裡,享受一個戰勝者的一個快樂。可是岡村寧次回憶,最後我在投降文件上蓋章,而由小林參謀總長呈獻給您的時候,您卻站起來給他回禮。看到沒有,這個照片拍出來了,就是剛才我所說的,看到沒有,他站起來給他回禮,還接受這個降書,他可以不站起來,他站起來了,結果這個腰出了問題,看到沒有,腰板太彎了,尤其遠看,這個接受投降的何應欽將軍,腰比他還彎,丟人丟死了!看到沒有,丟人丟死了!這就是笑話出來了。

這就是我李敖根據這個照片,再根據日本鬼子今井武夫的回憶錄,再根據日本人的《文藝春秋》這個雜誌,追尋當年日本人所謂這個投降典禮的真相,我們全部都查出來了。國民黨這樣子低三下四,對日本人這個恐懼,給日本人偷偷打小抄,跟日本人私下擁抱,這個日本鬼子怎麼會看得起你啊!後來岡村寧次無罪給放回到日本去,在中國共產黨的抗議之下,放到日本去,蔣介石後來跑到台灣來,請岡村寧次到台灣,要求岡村寧次給他組織一個日本人的訓練團,來訓練蔣介石的這些無能的將軍們,岡村寧次答應了,就組織了一個團,叫做白團,白顏色的白,白團,一直給蔣介石作秘密的訓練。直到最後被美國人發現,美國人抗議,美國人說,你蔣介石就要靠著我美國人,跟這些日本人扯在一起幹什麼,就強制蔣介石把這個白團撤銷了。這就是一個整個的故事,蔣介石和他的國民黨對日本人這些降將低三下四的事情,被我李敖完整地揭發出來,所以當我今天說,你們這些人的低三下四,引起日本人看不起,難道你們沒有責任嗎?這就是蔣介石和他的國民黨干的事。

 

台灣不管哪一黨執政,都承襲著蔣介石媚日、捧日鬼LP的賤種行徑,因此,這也是日本鄙視台灣人的原因。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漁船遭扣押 海巡署:不確定是否侵日領海

2009-09-14 10:47 PM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14日電)外交部今晚表示,福爾摩沙酋長2號遭指進入日本領海,將全力協助暫時留置石垣島的船長與1名船員。海巡署說,不敢100%確定海釣船是否入侵日本領海,但越過暫定執法線是事實。

  外交部次長侯清山說,總統府及行政院第一時間接獲通報,同步掌握與日方交涉進度,府院指示要保障人船安全。

  淡水籍「福爾摩沙酋長2號」海釣船昨晚疑似進入日本海域,遭日本海上保安廳公務船緊追並登船臨檢。

侯清山與海巡署副署長王崇儀晚間在外交部召開記者會,說明事發經過。

   侯清山說,「福爾摩沙酋長2號」昨天下午於東經124度42分,北緯24度54分被日本海上保安廳公務船追緝,外交部昨晚10時30分接獲通報後,開始與駐日本代表處、駐那霸辦事處等聯繫,因深夜聯繫困難,今天早上6時才與日本外務省進一步取得聯繫。

   王崇儀表示,蘇澳漁業電台昨晚8時16分接獲訊息,海巡署8時20分接獲通報,隨即與日方展開聯繫,因連江艦在附近海域巡弋,2名海巡人員於10時20 分登船,今早6時48分再增派2名人員各攜帶90手槍上船,主要是為確保人船安全、確認日本在船上採證是否合法,並利用登船增加外交折衝時間與力道。

  他表示,日方先後2次要求海巡人員下船,但基於保護國人安全,4名海巡人員堅持留在船上,絕無4人遭扣押情事發生;總計有4艦1艇在石垣島外海和日方交涉、對峙。

  侯清山也說,協調過程中,日方2度提議海巡人員下船,被我方拒絕,之後經過折衝,日方同意4名海巡人員與8名釣客回台灣,船長與1名船員及海釣船則被帶往石垣島進行相關司法程序,外交部已指示駐日本代表處及駐那霸辦事處盡全力協助。

  他也說,日本認定船在宮古水納島北方9.2浬,是日本領海,至於是否有捕魚行為,還無法認定。

  王崇儀表示,不敢100%確定海釣船是否入侵日本領海,日方說法是片面之詞,但越過「暫定執法線」是事實,在真相未釐清之前,我方會持嚴謹態度。

  他也說,過去曾有台灣籍漁船進入暫定執法線以東海域,經日方警告仍不離開,遭帶回並處以罰金,「福爾摩沙酋長2號」確實已越過暫定執法線,至於是否進入日本領海,仍待確認。

  船隻越界捕魚事件頻傳,侯清山說,因有些海域無法確定是日本或我方海域,根本辦法是確定兩國漁權,展開漁業談判,在尚未確定之前,希望雙方尊重彼此法律。

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說,事件發生的海域離釣魚台海域還有一段距離。980914

 

釣魚台海域日警囂張 連船帶海巡隊員都扣

台灣英文新聞 記者 2009-09-14 04:03 PM


釣魚台主權的爭議引發不小的國際糾紛,而晨曦中的釣魚台則是美麗詭譎。圖為距離釣魚台零點四浬的釣魚台 近貌。中央社記者卞金峰台北縣傳真 九十七年六月十六日
Central News Agency

釣魚台海域發生嚴重糾紛。一艘基隆籍的海釣船「福爾摩沙二號」,13日晚間在釣魚台海域遭到日本巡邏船扣捕,台灣海巡署接報後,即派附近的「連江」艦趕往 瞭解,4名海巡署官員登上漁船後,與日方人員協調放人未果,也被日方連人帶船一併拖回日本宮古島。

漁業電台報導,基隆一艘載有9名釣客、2名船員的海釣船「福爾摩沙二號」,13日晚上在蘇澳東方約120浬、釣魚台海域暫定執法線外9.2浬處,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登船檢查,並且扣捕。

這艘載有十一人的台灣海釣船「福爾摩沙二號」,昨晚在釣魚台附近水域,被日本海上保安廳,三艘巡防艦截停,指越界捕魚,日方並且強行登船,連人帶船拖返日本宮古島,其中包括前往處理的台灣海巡署4名隊員。

台灣的外交部,正向日本交涉,希望和平解決事件。而駐日代表馮寄台亦通宵與日方談判,商討放人及交還船隻。

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章計平說,這個事情,我們目前正積極和日本協調當中,從事發之後,我們完全掌握相關的情況,我們希望雙方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加以處理。

目前「福爾摩沙二號」船隻和人員都被扣留在石垣島,人員平安。外交部已經派員前往當地處理。

據瞭解,經雙方經過交涉後,截至週一中午為止,台方爭取日方釋回9名釣客與船上4名海巡署成員,至於船長將隨同船隻拖往石垣島,並進行相關司法程序。

這是繼去年6月10日台北縣籍海釣船「聯合號」被日本保安廳巡防艦撞沉後,另一次重大漁業糾紛。聯合號船長何鴻義與日本保安廳後來達成和解,日方賠償聯合號船長新台幣一千零五十萬元。2009/09/14

 

 

台日防空識別區 畫在與那國島中間

【聯合報╱記者陳俍任/台北報導】2009.07.31 04:00 am

台灣及與日本的防空識別區,以東經123度為界線,左邊為台灣戰管範圍,右邊屬日本領空,但因為歷史的「陰錯陽差」,這條線剛好畫在與那國島中間,讓台灣防空識別區「延伸」到日本領土。

這是民國40年代,琉球及與那國島仍由美國代管,在美軍主導下,台日協議以東經123度為兩國防空識別區的界線。航空專家指出,名義上我國戰機有權飛到我 方「防空識別區」下的與那國島,但台日雙方均有默契,尊重日本對該島的領土權,雙方民航穿越會先照會,戰機訓練時則刻意彎過該區飛行。

防空識別區(ADIZ)是各國基於空防需要,所畫定的空域,以利軍方定位管制,任何其他國飛機要進入他國防空識別區內,都要先提出申請,否則將被視為非法入侵,該國戰機將會升空警示。

空軍負責的「防空識別區」(ADIZ),與民航使用的「飛航情報區」(FIR)不同,所畫定的區域也不一樣,台灣的飛航情報區從東經118度到124度間,所有民航機走國際民航組織登記過的航路飛行,台灣防空識別區則以東經123度為界線。

 



日臣視察與那國島 台日軍機緊急升空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30日電】2009.07.31 09:45 am

日本最西端、距離台灣才110公里的與那國島,是否要派遣自衛隊進駐,已經成為當地熱門的新聞。與那國島上空還存在台灣與日本「防空識別區」重疊的問題,也一直未解決。

讀賣新聞報導,在與那國島是否駐軍問題被討論得熱烘烘的7月8日,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搭乘自衛隊的U4飛機(類似灣流輕型飛機),從沖繩首府那霸飛抵與那國島訪問,這是防衛大臣第一次親自到日本最西端國界視察。

當天上午7時,位於日本宮古島上的自衛隊雷達,立刻偵測到台灣北部的某空軍基地有數架戰鬥機起飛,日本方面擔心台灣空軍的戰鬥機是針對日本防衛大臣的U4 而來,也立刻從那霸基地派了兩架F15戰機前往護航。兩架F15先到與那國島上空附近盤旋了幾圈,確認台灣的軍機沒有接近日防衛大臣機的意圖後,才返航回 到那霸。

台日之間的防空識別區界線正畫過與那國島上空,這是雙方軍方戰管的界線。航空自衛隊幹部說,台灣戰機升空,可能是對日本想要在與那國島駐軍表達不高興。但是因為與那國島正好在東經123度的防空識別線上,日本也無法對台灣表示抗議。

與那國島曾經向日本政府反應,要求變更防空識別區的設定,但是因為這是戰後日本在美軍占領下所設定,即使日本領土被劃定在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內,日本政府無意修正。

有關台日在與那國島上空的的航空識別區問題,過去雙方也曾經有過摩擦。1994年3月,台灣一架民間飛機在與那國島附近遭遇到日本F4戰機攔截,就差點擦出空中的火花。

這架台灣民間飛機接近東經123度的日本防空識別區。日方說,這架飛機的飛行路線,與台灣事前向日本照會的路線有異。

在日本沖繩(我國稱琉球)那霸的航空自衛隊,透過電波試圖與這架飛機聯繫,可是一直未獲得答覆,因此判斷是國籍不明飛機,兩架F 4幽靈戰鬥機因此起飛攔截,在東經123度30分,北緯28度的地點,從兩面包夾,向台灣飛機警告。

我方的說法則是,民航機適用的台北飛航情報區是以東經124度以西為限,因此我國民用飛機在123度30分的飛航,應該是合法的。

台日軍方的防空識別區界線設在東經123度,而民航機的航管界線卻在東經124度,在空域上重疊了一度,相當60浬的距離,成為雙方爭執的主要原因。

發生摩擦的地區靠近領土主權有過爭執的釣魚台群島,日本方面擔心與台灣發生的爭執,如對台灣施加壓力,會牽涉到與中國大陸的問題,因此當時防衛廳只表示「非常困擾,這是外交問題不予置評」。

我國防部:空軍例行任務

【記者李志德/台北報導】針對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視察與那國島的事件,空軍司令部表示,經過查證,當天空軍在相關地區,所有的飛行任務都是例行任務,至於其它報導內容,我空軍毫無所悉。

此外,國防部相關官員也表示,與那國島正好跨在台灣和日本防空識別區(ADIZ)的分界線上,因此日機接近與那國島,也就是接近台灣ADIZ的邊緣,在這 種形情形下,讓我方在空戰機就近了解一下狀況,完全是標準處理程序,日方有人解讀為「台灣對日本駐軍與那國不悅」,實在是過度解讀。

【記者田俊雄、張念慈/連線報導】外傳日本宮古島上自衛隊雷達7月8日掃瞄到我國戰機起飛,花蓮空軍第401戰術混合聯隊政戰主任董顯宗昨晚表示:「從沒聽說有這回事」。

 


 

日本小島鬧獨立 心向台灣

【東京特派員陳世昌】

究竟是海角一樂園?還是化外一孤島?

日本西南邊陲地帶一塊蕞爾小島「與那國島」離東京數千公里,但距離花蓮只有一百一十公里,心情上,與那國居民幾乎「心向」台灣,而不是遙遠的中央。

這塊小島在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時,因中共飛彈彈著點距離與那國五十九公里,讓與那國一夕成為國際注目焦點。那年與那國島副町長米吉恆恙說,「專家說飛彈誤差約五十公里,如果中共的飛彈稍有偏差……」他把最壞的結論嚥進口裡。

島民建議 和花蓮多交流

這塊小島最近在鬧獨立,居民想倒向台灣。上個月十七日,居民召開一個「建設自己町村」的村民大會,提出許多要和大海對岸的花蓮交流的建議,琳瑯滿目,日本政府幾乎跌破眼鏡。

「讓與那國島發行自己使用的護照」、「發行和花蓮可以通用的貨幣」、「讓與那國島和花蓮能自由往來」等等,與那國町町長外間守吉還在上個月廿六日走訪花蓮市,希望能和花蓮加強交流。

這 些超越國家權限的建議,幾乎就是瞄準小泉首相所推動的構造改革。小泉政權目前正推動「三位一體」的稅制改革,其中規定對地方的交付稅額,將在未來五年內減 少百分之廿,明年度的一般預算也比今年減少三成。此外,政府對各團體的補助、如對與那國主要產業漁業補助的廢止等,雖然與那國町已經減少不少人力配置,但 幾乎已經到上限,官逼民反,與那國島人民終於被逼搞起獨立運動。

當地民眾都說:與其跟著日本中央政府,不如倒向台灣。戰前,與那國島跟台灣維持密切的貿易往來關係,台灣豐富的資源潤澤了這個海上孤島。但戰後琉球被美軍佔領,美軍開始取締黑市交易,與那國島失去「國際港市」的功能,島上人口也從一萬兩千銳減到一千七百人。

走出困境 擬與花蓮直航

去年六月,與那國島為了脫離困境,向中央政府申請設立「國境交流特區」,並提出由島上一家海運公司,開闢與那國島到花蓮的海上直航航線,以便利雙方往來。但這個提案卻遭日本中央推翻。

日本政府說,這是基於「國際航線安全考量」,不能讓與那國島私下設置和台灣的海上航線。其實,到與那國島,必須從石垣島搭船,路程遠比與那國到花蓮還遠,日本政府以「安全問題」不批准,讓島民相當憤慨。

提出獨立 逼日政府正視

從那時起,外間守吉町長就想到「獨立運動」計畫,當然這不是要脫離日本政府的主權管轄外,而是要以「獨立」作為與那國島再興的籌碼,讓日本政府也開始注意這個問題。

與那國島還有一個很奇特的「空中管區」問題,外間町長因此提出每天從花蓮到與那國島上班的「妙案」。

據說,與那國島上空,大半是在美軍佔領時代所畫定的台灣防空識別區內。所以外間町長說,如果與那國上空是由台灣管轄,機場管理業務既然由縣委託町管理,他可 以每天從花蓮搭小飛機到與那國島,因為機場是町政府在管,作為町長,他應該可以自由降落機場,這樣就可以跨越國界的限制了。

國境限制 地方中央矛盾

是否真會這樣實施,問題還很多,不過這也凸顯與那國島和日本中央政府間的矛盾。

島民說:「戰前與那國島可以自由和花蓮往來,戰後卻有人在海上畫一條無形的國境線,禁止雙方直接交流」。本來只要三十分鐘就可以搭船直達花蓮,現在卻要從與那國經由琉球到東京,然後搭國際客機到桃園中正機場,再轉搭火車才能到花蓮。

與那國島島民目前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2006/01/08 聯合報】 @http://udn.com

 

日本與那國島開拓活路 放眼台灣

中央社台北九日電

位於台灣東北部外海的日本與那國島,為了地方補助款問題與日本中央政府槓上並決定走自立路線,而自立的最大目的就是實現與台灣之間經貿為主流的「國境交流特區」構想。

與那國島想走自立自治路線,起因於日本政府推動稅制改革,五年來將地方稅刪除二十%,下年度的一般預算將再刪三成,同時刪除各主要產業漁業團體的補助款,導致島內財政窘迫。

島上曾發動一項是否與其他縣市合併的公投,結果一千三百七十八位選民當中,有六百零五人反對合併,三百二十七人讚成,其餘棄權。在堅持「一島一自治體」的原則之下,決定走自立路線。

去年二月在一場「立願景會議」中,當地官員要求中央政府鋪設光纖網路以繁榮經濟,並藉此觀測海嘯等保障國土安全。生於與那國島,但在台灣生活過的「沖繩21戰略論壇」代表吉元政矩在會中指出,為了自立,全島應放眼台灣,重新評估領海、領空,以便開闢一條活路。

與那國島町隨後向日本政府提出「國境交流特區」的申請,希望開闢國際港,與締結姐妹市將屆25週年的花蓮市進行海上直航,但日本政府以「國際航路安全」為由駁回申請。島民認為這是不顧全島人民經濟生計。

上個月中旬,在町會議上有人建議應與台灣花蓮合作形成自由貿易特區,也有人建議發行特區護照或共通的貨幣等。下旬,外間町長曾經來台與花蓮市締結「災害互助協定」,同時互設「交流事務所」。

有關外傳與那國島上空大半是台灣的防空識別區一事,外間町長來台灣查證後才知是誤會一場。我國官員澄清,台灣是將與那國的周邊十二海浬畫在防空識別區之外,問題出在日本將防空識別區只設定在東京123度,也就是與那國東側三分之一處,使得與那國島上空有部分處於灰色地帶。

與那國島屬於沖繩縣八重山郡,面積二十九平方公里,人口極盛期有一萬五千人,目前約一千八百人。距沖繩島五百公里,距東京約兩千公里,距台灣僅一百一十公里。戰後,有關領土歸屬,曾引發「回歸日本」、「回歸台灣」、「獨立」等三大論爭,最後經島民公投決定歸屬日本。

【2006/01/09 中央社】

 

釣魚台事件的「亞洲觀點」 

《尚未完成的歷史:保釣二十五年》自序
王曉波(世新學院教授)

「釣魚台事件」起自七○年代,美國以日本擁有「剩餘主權」為由,非法將聯合國交付託管的琉球行政權「歸還」日本,並且其中包括屬於中國台灣省的釣魚台列嶼海域。在美國的「歸還」聲明中,還明言美國僅歸還「行政權」,至於主權的問題留待相關方面未來去解決,而為中日的主權爭議埋下了不定時炸彈。

   「釣魚台事件」實際上是涉及美國的遠東政策。十九世紀中葉五○年代,美國的外交官、商人及打破日本鎖國政策的遠東艦隊司令培裡(M. Perry )都主張美國的遠東戰略利益而佔領台灣。但為了挑撥中日兩國,至七○年代,美國放棄佔領台灣的企圖,而鼓勵日本佔領琉球和台灣,故有「牡丹社事件」及《馬關條約》的割讓台灣。

   美國支持日本製衡中國的戰略,成功的阻止了二十世紀前半世紀的中國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帝國主義在中國勢力空虛,本是中國重建的機會。但在美國的縱容下,日本侵華的野心愈來愈大,終於發動「盧溝橋事變」,逼使中國全面抗戰,也終於在一九四一年爆發「珍珠港事變」,美國初嘗「飼老鼠咬布袋」的惡果。

   但是,戰後,美國又利用日本(還包括台灣)制衡中國的戰略,成功的圍堵了中國二十年。七○年代初,美國開始「以華制蘇」的戰略,而部分解除了對中國的圍堵。為了與中共建交,不得不在《舊金山和約》的「台灣地位未定論」上稍事讓步,並且,要求日本分擔亞洲「安全」的責任。

   「釣魚台事件」的出現,正是美國得以領土主權問題挑撥中日兩國衝突的機會,及將來利用日本再次制衡中國的一個支點。所以,美國在二十五年前,就不顧海內外中國人的反對,強行將琉球連同釣魚台的「行政權」一併交與日本,這決不是一項偶然的決定。

   九一年,蘇聯瓦解,「以華制蘇」的戰略任務已經完成,與美國聯合遏制蘇聯的中共成為新的美國遏制的對象。日本又成為美國新的遏制中國政策的夥伴,已成為形勢使然。日本不但屈從美國,在「六四事件」後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並且,一個侵略中國失敗的戰敗國居然指責中國核試,而以停止貸款作為制裁。

   今年三月,中國軍事演習,美國派出航艦對陣之後,四月,柯林頓總統訪日,與橋本龍太郎簽訂《美日安保條約》的擴大解釋。在在都顯示了美國恢復傳統的「以日製華」的亞洲戰略。因而再度鼓勵了日本的擴張主義,故有日本宣佈於七月二十日起執行排他性的二百浬經濟海域。當然,也再度的鼓勵了日本極右派,而有「日本青年社」成員,再度登陸釣魚台設置燈塔挑釁中國主權之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利用日本遏制中國崛起,鼓勵日本侵華,一九二四年,孫中山在日本演講〈大亞洲主義〉就指出,日本究竟要作「西方霸道的鷹犬」,還是要作「東方王道的干城」,日本國民當審慎抉擇。不幸的是日本選擇了作「西方霸道的鷹犬」,不但遭受了失敗的命運,遭受了戰敗亡國的羞恥,而且也是人類唯一受到美國原子彈摧殘的國家。

   在二十世紀即將結束,二十一世紀轉眼將臨之際,中國終於從曲折的歷史道路上蹣跚的站立起來,使得「亞洲價值」除了日本外,又有了更堅強的支柱。八○年代以來中國的穩定和開放改革,發動了另一波東亞各國經濟起飛的引擎。「亞洲崛起」、「亞洲世紀」的來臨即將成人類面臨的現實。「脫亞」已久的日本,有了「入亞」的回歸之路,日本何去何從,又到了審慎抉擇的關頭了。但我們相信日本如果再選擇作「西方霸道的鷹犬」,在二十一世紀中必被亞洲人民逐出亞洲。

   日本若能選擇「東方王道的干城」,與亞洲各國各族人民共同捍衛「亞洲價值」,釣魚台不過是蕞爾小島,以東方民族的智慧,應該不是難以解決的問題。中日兩民族世居東亞數千年,又何曾有過近百年來這麼多的衝突與不幸呢?

   保釣已經二十五年了,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了,當年二十多歲的青年學生,已是半百之人了,歲月推移不由得不將當年的激情深刻化。檢視這二十五年來,為了保釣,為了抵抗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留下了一些文字的記錄,把這些文字彙集成冊,為個人留下生命的紀念,也為時代留下歷史的紀錄。是為之序。

   王曉波一九九六年八月十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love1968 的頭像
    Bluelove1968

    藍色情懷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