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窺見費伯納契數列 |
||
|
|
圖中向日葵的螺線數為逆時針34個,順時針55個。(影像來源:http://www.sxc.hu |
最漂亮的公式通常是那種既簡單,又能呈現許多現象的數學式子,費伯納契數列(Fibonacci sequence,簡稱費氏數列)便是個只需簡單式子:fn = fn-1 + fn-2 (fn 表費氏數列的第 n 項的值),就能代表每項值的數列,它雖然不能呈現自然現象,卻湊巧包含了某些自然界的數字,像有些花瓣數,例如月桃3,長春花、非洲鳳仙花5、菊斯菊8 等,是費氏數列裡的數字;而向日葵種子同時有順時針與逆時針方向的螺旋排列,兩組螺線數往往也是費氏數列的值,如34和55、55和89、89和144 等。另外,鋼琴琴鍵在一個八度音之間,有5個黑鍵,8個白鍵;法國作曲家德布西的音樂作品也巧合的出現費氏數列,例如鋼琴獨奏曲「水之反光」第一個迴旋曲 再現部出現於第34個小節之後,到第55個小節時,調音至降E調,開始出現高潮……因為上述美麗的巧合,不少科學家對費氏數列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也陸續 發現它的種種特性。
費氏數列是來自費伯納契(Leonardo Fibonacci, 1170~1250)所著《算盤之書》(Liber Abaci)中一個簡單的問題:
籠子裡有一對新生的兔子。假設每對兔子每個月會生出一對兔子,但新生的兔子要滿兩個月才能生出下一代兔子,則一年之後,會有多少對兔子?
此解法為:前兩個月只有一對兔子,第三個月成兔會生出一對幼兔。第四個月,成兔再生下幼兔,原先的幼兔變為成兔(見下圖)。以此類推,每個月的兔子對數為: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這就是費氏數列,當中的組成數字稱為費氏數(Fibonacci number)。
|
藍臉表尚不會生出幼兔的一對兔子,粉紅臉表已能生育一對幼兔的一對成兔。幼兔要到第三個月才會生出下一代幼兔,至第四個月又可再生下一對幼兔。以此推算,第 四個月有三對兔子;第五個月有兩對成兔生下兩對幼兔,加上上個月生下的一對,共有五對兔子。第六個月,三對成兔生下三對幼兔,加兩對上個月生下的兔子,共 八對兔子。(電腦繪圖:姚裕評) |
暗藏黃金比例
費氏數列很常和黃金比例相提並論,二者本來沒有任何關聯,黃金比例主要是應用在幾何作圖。然而,在數學家發現費氏數列也隱藏黃金比例之後,費氏數列和黃金比例就分不開了。
黃金比例是從黃金分割的定義而來,黃金分割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出現在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Elements),當時使用的詞是「中末比分割」(extreme and mean ratio):
一線段按中末比分割表示,該線段的全長和分割後較長線段之比等於長線段和短線段之比(見下圖)。
歐幾里得對中末比分割(黃金分割)的定義為AB:AC=AC:CB(電腦繪圖:姚裕評)
而黃金比例就是指圖中所示的AB/AC或AC/CB之值。假設線段AC長度為x,線段CB為1,按黃金分割的定義,可得:
x/1 = (x +1)/x
解之,x為:
x =(1+√5)/2 (另一個根為負數,不合)
因此黃金比例正是 (1+√5)/2 (約為1.618),為一無理數。
費氏數列是一連串正整數組成,它與不能被寫成兩整數之比的黃金比例有何關係?台灣大學數學系教授張 鎮華指出,若將費氏數列的後項除以前項,在項數非常大時,該比值正巧會趨近於黃金比例,也就是項數極大時,費氏數列幾乎是以黃金比例倍數遞增的等比數列。 該結果可從費氏數列一般項推得,其表示法如下:
,n表項數(註1)
乍看之下,此式很難與正整數組成的數列聯想在一起,但依序代入不同n 值,確實會得出正整數,且當n 趨近無限大時,[(1-√5)/2]n 幾乎為 0,所以費氏數列的一般項會趨近於 (1/√5)[(1+√5)/2]n,可視為比值為 (1+√5)/2 的等比數列。
有趣的幾何遊戲
邊長由費氏數構成的7個矩形:1x1、1x2、2x3、3x5、5x8、8x13、13x21,恰可被放入21x21的正方形裡。(電腦繪圖:姚裕評) |
邊長由費氏數構成的6個正方形:1x1、1x1、2x2、3x3、5x5、8x8,恰可被放入8x13的矩形裡。(電腦繪圖:姚裕評) |
黃金比例只是費氏數列其中一個特性,費氏數列還有許多性質,例如奇數個邊長等於相鄰費氏數的矩形,可以被放進一個正方形裡,因為費氏數列滿足:
f1 f2 + f2 f3 + f3 f4 +……+ f2n-1 f2n
= f2n 2 (註2)
若取前8項,可得:
1x1 + 1x2 + 2x3 + 3x5 + 5x8 + 8x13 + 13x21 = 212
再將式子轉換成以1x1、1x2、2x3……為邊的7個矩形,它們恰可被放入 21x21 的正方形內(見右圖)。
再如以相鄰費氏數為邊的矩形,可以被分割成若干個以費氏數為邊長的正方形,因為費氏數有以下關係:
f12 + f22 + f32 + ……+ fn2
= fnfn+1 (註3)
若取 n=6,則以 f6、f7 為邊,即8x13的矩形可以被分割成6個正方形(見右圖)。
張鎮華表示,和費氏數列有關的數學式或例子不勝枚舉,不過有關費氏數列的研究多半是近100多年來 得到的結果,因為費伯納契對所提之兔子問題並沒有繼續深入研究,且《算盤之書》後來也少有人知道,直到法國盧卡斯(Edouard Lucas, 1842~1891)發現該數列的許多特性,人們才開始對它產生興趣,數學界更在1963年創辦《費伯納契季刊》,刊登各種與費氏數列有關的文章,而我們 也才知道這個極其簡單的數列,竟把許多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連繫起來。
註1:費氏數列一般項的推導過程可參考台大數學系教授賴東昇的《再談費氏數列》。
註2:利用費氏數列具有「後項等於前兩項之和」的關係,反覆置換其中項數。
f2n2 = f2n(f2n-1+f2n-2)
= f2nf2n-1 + f2nf2n-2 = f2nf2n-1 +(f2n-1+f2n-2)f2n-2
= f2nf2n-1 + f2n-1 f2n-2 + f2n-22
= f2nf2n-1 + f2n-1 f2n-2 + f2n-2(f2n-3+f2n-4)=……
= f2nf2n-1 + f2n-1 f2n-2 + f2n-2f2n-3 +……+ f4f3 + f3f2 + f2f1
即 f1f2 + f2f3 + f3f4 +……+ f2n-1f2n = f2n2。
註3:方法同註2。
fn fn+1 = fn (fn+ fn-1)
= fn2+ fn fn-1 = fn2 + fn-1 (fn-2 + fn-1)
= fn2 + fn-12 + fn-22+……+ f22 + f2 f1
= fn2 + fn-12 + fn-22+……+ f22+ f12
(因為 f1 = f2)
畫出黃金分割點
費氏數列項數超過10之後,前後項比值約為1.618,已經很接近黃金比例,因此,可以輕鬆將無理數黃金比例轉換成近似該值的整數比,如89/144、144/233等,同時能快速畫出長寬近似黃金比例的矩形等。那麼假設我們有一線段AB,要怎麼分割出黃金比例呢? 該問題以尺規作圖即可解之。步驟是先從B點畫一垂直於AB的線段BD(AB=2BD),連接A、D兩點,在線段AD上取DE=BD,線段AB上取AC=AE,則C點即把線段AB分割(見右圖)。 有了一條以黃金比例分割的線段後,還可以用來畫正五邊形。因為正五邊形的對角線與邊長之比也為黃金 比例。此結果可從正五邊形倒推回去。正五邊形的每個內角為108°,於其內畫兩條相鄰的對角線(見右圖),中央的三角形的角度分別為36°、72°、 72°。若將其一的72°內角分成兩等分,則可得小三角形DBC的三個內角也為36°、72°、72°。接著利用相似三角形(因為AC=CD=DB,所以 AB/AC=AB/DB=DB/CB=AC/CB)即可推得C點把AB按黃金比例給分割,也因此可證出正五邊形的對角線長和邊長之比為黃金比例。 |
|
AB=2,DB=DE=1,AD=√5,AE=√5-1=AC AB/AC=2/(√5-1)=(√5+1)/2, BC=2-(√5-1)=3-√5 AC/BC=(√5-1)/(3-√5)=(3√5-3+5-√5)/4 =(√5+1)/2 (電腦繪圖:姚裕評) |
|
因此給定一線段AB,且C點將AB黃金分割。則分別以B、C為圓心,線段AC長為半俓畫圓弧,兩圓弧相交於D’點,再連接A、D’及B、D’,最後分別以AB、AD’為邊,畫出腰長為線段BD’長的等腰三角形,即可得正五邊形(見下圖)。
|
延伸閱讀
................................................................................................................................
《黃金比例1.61803……的祕密》,李維歐著,丘宏義譯,遠流出版
《生物世界的數學遊戲》,史都華著,蔡信行譯,天下文化出版
高三課本《數學》下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