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快車掀氣旋 40萬褶翅蝠陣亡

更新日期:2009/06/22 02:40 吳政峰/北縣報導

東亞最大褶翅蝠生殖棲地的瑞芳蝙蝠洞,因濱海公路疾駛車輛掀起強大氣旋,導致褶翅蝠寶寶,大量遭到氣旋打落慘死輪下;加上民眾搭設瓜棚阻礙飛行路徑,三年內褶翅蝠數量由原本的七十萬隻,驟降為卅萬隻,死傷數量逾半。保育人士憂心,再不搶救,蝙蝠滿佈天際的奇景恐成絕響。

東亞最大繁殖棲地 褶翅蝠瀕絕

台 二線濱海公路七十五公里旁的蝙蝠洞,為東亞地區褶翅蝠的最大棲地,另外,當地也有部分的台灣鼠尾蝠。台灣蝙蝠學會祕書長徐昭龍說,如同櫻花鉤吻鮭,每年冬 天逆流而上,返回出生地溪流產卵,繁衍下一代。每年入夏後的五、六月起,懷孕的母褶翅蝠,會從高雄旗山等地飛返瑞芳蝙蝠洞,待產小蝙蝠。

七月、八月每天傍晚六時至七時,母蝙蝠會帶著展翅學飛的小蝙蝠飛出洞穴覓食;一群群褶翅蝠滿佈天際,場面壯盛。到了九月,褶翅蝠將全數飛離瑞芳蝙蝠洞。隔年夏天,褶翅蝠才又從四面八方飛返蝙蝠洞,繁殖後代。

蝙蝠寶寶打落輾斃 民眾冒險救

在濱海公路尚未開通前,蝙蝠洞的褶翅蝠族群繁衍未受人為影響,傍晚時分蝙蝠成群飛出洞外漫天飛舞的奇景,受人注目;濱海公路開通後,由於過往人車影響,蝙蝠族群也跌破百萬之譜。

學會說,褶翅蝠族群大量減少的元兇,首推川流不息的車輛,在濱海公路疾駛而過後,在道路上空掀起的強烈氣旋。傍晚褶翅蝠媽媽帶著寶寶飛出洞穴學飛,但這些發育未全的小蝙蝠飛經道路上空,往往遭到氣旋打落到路面,慘遭過往車輛輾斃,滿地橫屍,慘不忍睹。

民眾不忍心翅膀折斷、掉落道路、吐血不止的小蝙蝠再遭車輾,紛紛冒險穿越車流,拾起蝙蝠寶寶。他們斥責,縣府漠視生態保育,放任車流超速,導致褶翅蝠族群一步步走向瀕臨滅絕道路。

學會雖屢次建議縣府重視褶翅蝠數量驟減問題,並提出每年七、八月傍晚六時至七時,限制濱海公路蝙蝠洞路段的車速,減低小褶翅蝠的傷亡率,卻始終未獲回應。

死傷逾半 再不搶救生態鏈失衡

此外,民眾在蝙蝠洞口前方搭瓜棚、噴灑農藥種菜,不僅阻礙了褶翅蝠的飛行路線,也嚴重危害其生存。保育人士非常憂心,東亞最大的褶翅蝠生殖洞穴,恐將就此滅絕。

徐昭龍表示,一隻蝙蝠一個晚上可吃掉數百隻至一千隻害蟲,褶翅蝠的消失,不僅讓下一代無緣看到蝙蝠滿佈天際奇景,也將讓食物鏈失衡,失去天敵的害蟲,將更危害農作物與森林,連帶使其他珍稀植物生存受到挑戰。

 

兩大生態殺手 農業局無計可施

更新日期:2009/06/22 02:40 吳政峰/北縣報導

保 護蝙蝠,台北縣不如桃園縣?保育人士抨擊北縣府對瑞芳蝙蝠洞保育不力,反觀桃園縣政府今年成立兩蔣文化園區,將大溪「後慈湖」打造為生態中心,保護中心內 的數千隻蝙蝠;北縣府農業局則表示,濱海公路車多,限速恐遭民怨。但警方認為,在該路段設立警車臨檢點,即可解決問題。

至於保育團體擔心瓜棚阻礙褶翅蝠飛行路徑,且民眾在瓜棚施灑農藥,而蝙蝠捕食吃了菜葉的昆蟲,恐危害其生命;權責單位農業局表示,濱海公路七十五公里旁的瑞芳蝙蝠洞,洞口前方屬私有地,民眾在私有地架瓜棚種菜並未觸法,農業局雖然頭痛,但會勸導民眾遷移瓜棚。

至於濱海公路車流過快,褶翅蝠寶寶慘遭車輾成為肉餅。農業局稱,蝙蝠洞口外是車流頻繁的濱海公路。在七月、八月的每晚六至七時限制濱海公路車速,恐招民怨。惟農業局已決定近日將邀相關單位解決瑞芳蝙蝠洞生態危機。

瑞芳警分局交通組長吳佐賢則有妙招,他說只要在蝙蝠洞穴外的濱海公路,設立警車臨檢點,超速駕駛人看見前方警車閃著警示燈,就會自動放慢車速,如此即可減少蝙蝠傷亡數量。


小檔案-褶翅蝠愛群聚棲息

更新日期:2009/06/22 02:40 吳政峰

台灣蝙蝠學會表示,褶翅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i)屬於小翼亞手亞目,成年褶翅蝠的頭軀幹長約五公分,體重約八公克,體色呈現黑褐色或褐色,且體毛柔密,耳朵圓短。褶翅蝠分布很廣,從低海拔的岩洞到中、高海拔的森林,都有分布。

褶翅蝠喜歡群聚棲息,台二線濱海公路七十五公里處旁的瑞芳鎮蝙蝠洞是目前已知,全台、也是東亞褶翅蝠族群數量最多的褶翅蝠生殖洞穴棲地。

全台蝙蝠洞,還包括桃園大溪的後慈湖、花蓮的月湖。至於台北縣金山鄉光武坑道蝙蝠洞、桃園縣復興鄉三民坑道蝙蝠洞、台中縣太平市頭汴坑蝙蝠洞,過去每年棲息數千隻蝙蝠,但因遊客侵入,干擾蝙蝠生活,現均淪為空穴,蝙蝠消失無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love1968 的頭像
    Bluelove1968

    藍色情懷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