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π 遇見人類數學史 |
||
|
前陣子一個介紹太空新聞與知識的太空網(www.space.com)在討論一個問題:人類如何把自己介紹給外星人?有人建議圓週率 π 值是不錯的選擇。為什麼呢?透過 π 值,我們可以向外星人透露什麼訊息? 對大多數人而言,圓週率 π 沒有太大的意義,然而,任何與圓、球有關的東西,諸如圓形天花板、瞳孔、露珠、車輪、月球等,都離不了圓週率,也許正因為它的無所不在,從古至今,總有數學家不放棄對它的追尋。 舊約聖經裡的 π 人類對圓週率 π 的認識,最早應該是從圓面積而來。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洪萬生表示,若只是畫圓,不需知道直徑與圓周的關係,也能利用類似圓規的工具畫出正圓;但計算圓面積時,必須考慮周長,人們才由此發現:任意畫圓,圓周長大約都是直徑的三倍。 圓周長約為直徑三倍的記錄,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約950年的《舊約聖經‧列王紀》,它提到所羅門王建宮殿時,鑄了一個「高5肘(單位名),直徑10肘,圍30肘」的圓柱形容器,可見當時已經明確知道圓周長約是直徑的三倍。 更早的古埃及人也出現一份有關圓的資料,在阿美斯(Ahmes)的紙草文件(約1650年前)上,有一道題目是「求直徑為9 khet(1 khet≒50公尺)的圓面積」。當時古埃及人的計算方式如下: 扣除直徑的1/9,亦即減去1 khet,剩下8 khet,8自乘得64,即為所求答案。
換言之,古埃及人的計算方式是把圓面積改以正方形計算,邊長取直徑之8/9,就是答案。至於怎麼求出此算法,至今仍是謎。這與正確的圓面積63.6174(半徑r=4.5,圓面積= π r 2)相比,答案已經相當接近。 阿基米德確定 π 為常數 知道圓周長約是直徑的三倍與 π 為常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因為在未證明 π 是常數之前,並不能斷言圓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不會隨著圓的大小而改變。目前留下來的數學文本中,最早觸及 π 為常數的,是公元前300年的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Euclid ,約公元前330~260年),在他的《幾何原本》(Elements)中,證明了兩個圓面積的比就相當於直徑平方之比。 假設兩圓面積S、S',其直徑分別為d與d',則 S:S'=d2:d'2 以現代的數學知識來看,上式可以寫成 S/d2=S/d'2,也就是任何圓的 S/d2 均為定值,就可推得 π 為常數;然而,受當時知識的侷限,歐基裡得並不確定 S:d2 是否可以寫成 S/d2,而且他也沒有提到圓面積究竟如何計算,因此我們也不能確定歐幾里得證明了 π 是定值。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比歐基裡得稍晚的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212年)已經知道 S:d2 可寫為比值 S/d2,也證明圓面積公式為半周長乘半徑,因此他清楚知道圓周長與直徑的比是常數,也開始求 π 的近似值(π 為常數乃是求近似值的必要前提,因為若 π 不是常數,就沒有近似值可言)。 以「窮盡法」求 π 的近似值 阿基米德估計π的近似值時,是採用「窮盡法」(method of exhaustion)慢慢逼近圓周長。根據「內接正n邊形的周長小於圓周,外切正n 邊形的周長大於圓周」,若使n 任意大,則兩個正多邊形的周長會接近圓,而圓週率就介於兩者之間。阿基米德從正六邊形出發(如下圖),先個別計算內接正六邊形與外切正六邊形的周長與圓的 直徑的比值,再計算正12邊形的周長與圓的直徑的比值,然後逐次加倍邊數,計算至96邊時,即得圓週率的近似值為:
3 10/71<π<3 1/7 改寫成小數形式,可得: 3.14084<π<3.142858 由此可知,阿基米德求得的 π 值只精確到小數點第二位。到了公元1596年,荷蘭數學家萬科倫(Ludolph Van Ceulen,公元1540~1610年)採用阿基米德的方法,從正60邊形出發,計算到正60×229邊形,得出有32位小數的圓週率;1610年,他再次向正262邊形挑戰,求出35位小數的π 值。 π會停在小數點後幾位? 儘管數學家以無比的毅力將 π 的小數點往後推,但結果始終有限。在代數符號(用字母代表未知數和已知數)出現後,數學家開始跳脫幾何的思維方式,試著找出與 π 有關的無窮級數或無窮連乘積,即令 π 等於一長串、有規律的式子相加或相乘,以計算 π 值。1593年,韋達(Francois Vieta, 公元1540~1603年)首度以無窮乘積描述圓週率: 這個式子求得的圓週率雖然只精確到小數點後第10位,卻打破中國南朝數學家祖沖之(公元 429~500年)求到小數點後第7位、保持了1000年的紀錄。自韋達之後,有關 π 的無窮連乘積或無窮級數越來越多,如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公元1646~1716年)提出: 歐拉(Leonhard Euler,公元1707~1783年)也寫出不少 π 的公式,如: 1706 年,英國數學家梅欽(John Machin, 公元1680~1751年)建立了一個公式,將 π 值首度計算至小數點後第100位: 近幾年,在電腦高速運算能力下,π 的精確值有了飛快的進展。數學家利用電腦計算 π 的無窮展開式,至1999年 π 值的紀錄已經超過2060億個小數位了!但到底 π 值會停在哪裡?洪萬生表示,π 永遠沒有最後一個小數位,因為1761年德國數學家朗伯特(Johann Heinrich Lambert)已經證明它是無理數,即它不可能被寫成兩個整數之比;若將它改寫成任何進位數的小數形式(譬如十進位或二進位),小數點之後的數字將有無 窮多個,並且不會循環。有些數學家試圖尋找小數點後的數字是否有規律性,但始終沒有驚人的發現,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統計出0到9這10個數字出現的機 率幾乎是一樣的。 從古至今,數學家不斷將最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尋找 π 的特性或求其近似值,如早期的測量、比值、畢氏定理、窮盡法、幾何,到後來的代數、無窮級數等,對 π 的探索從未止歇。德國數學史家康托(Moritz Cantor,公元1829~1920年) 曾說︰「一個國家所算得的圓週率準確程度,可以做為衡量這個國家當時數學發展水準的指標。」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 π 的小數位數與數學發展剛好是成正比關係。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