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數學家 |
|
以下是當年今日出生的數學家: |
|
|
以下是當年今日殞落的數學家: |
1719 | Montmort |
1903 | Lipschitz |
1965 | Douglas |
1995 | Taussky-Todd | | |
玻爾是一位生理學教授的兒子,他在哥本哈根大學接受教育。在
1911年,他在此 獲得了博士。受到Carlsberg的支持,玻爾去到劍橋與
J ‧ J ‧索姆森學習並與Rutherford曼徹斯特大學一同工作。在
1916 他回到丹麥,在哥本哈根大學成為物理教授直至去世。由
1920年起,他成為理論物理的研究所的主任,除了在丹麥被德國佔領期間,他逃到美國(因他的母親是一位猶太人)在原子炸彈上工作了。
在
1913年,玻爾在氫原子的結構上的工作,使他在理論物理學建立了他的名聲。玻爾原子是考慮為有一個中央的原子核被電子包圍著,如同一個縮小的太陽系,電
子僅僅被允許佔據特定的軌道。原子的這個模型不久被証明為太簡單,但是玻爾以量子理論發展原子的結構,被証明了對隨後的原子的結構理論發展極其有用,它也
能良好地解釋了氫的光譜線。
在1916年,玻爾回到丹麥並為物理的學習創造了一個繁榮的中心。在
20 世紀 20 年代到 30
年代,整個世界物理學的領導人物都去了哥本哈根與他一起工作。玻爾也開發了補充的概念
( 也被稱作為哥本哈根解釋 ),在哪他主張了沒有單一的模型能足夠地解釋原子的現象,波浪-粒子兩重性不再是一個為難的矛盾,而是補足現象的一個例子。
在
20 世紀 30 年代末,玻爾開發了一個原子核的模型,所謂的
liquid-drop
模型,它在開發原子分裂的概念是有用的,並能証明較稀有同位素鈾-235會比較多的
鈾-238更易進行核分裂。在他從丹麥逃跑以后,在洛斯亞拉姆斯,玻爾進一步為原子武器的發展作出貢獻。他在戰爭以後,他回到了哥本哈根,把他的大部分時間奉獻給在控製原子武器的使用。在
1955年,他組織了第一個原子和平會議。他的兒子 Aage Bohr
也在1975年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
另外,以下是一則關於玻爾的生平趣事
以下是哥本哈根大學物理系學位考試的一條問題﹕「說明如何用氣壓計去斷定摩天大廈的高度﹖」
有考生答﹕「將一條長長的繩子綁在氣壓計上﹐然後將氣壓計從摩天大廈的天台吊到地面。繩子的長度加上氣壓計的長度便是大廈的高度。」
這個高度原創的答案把考官氣得馬上給了考生不及格。考生以答案無可置疑地正確為理由上訴﹐大學委派了獨立仲裁員去辦這一件學案。仲裁員裁定答案確是對的﹐但答案沒有顯露出多少物理學知識。
為了平息這場風波﹐校方決定傳召考生﹐給他六分鐘用說話說出一個顯示出對物理學基本原則的最低限度的理解。頭五分鐘考生坐著默不作聲﹐撫額沉思。仲裁
員提醒考生時間要到了﹐考生卻回答說他有幾個極之切題的答案﹐但他無法決定用哪一個作答。經再次催請之後﹐考生回答如下﹕「首先﹐你可以將氣壓計帶上摩天
大廈的天台﹐拋出街外﹐然後量度氣壓計的著地全程所需的時間。大廈的高度便可用H = 0.5g x t 平方的方程式算出來。」
「或許如果天上有陽光﹐你可以量度氣壓計的高度﹐然後將氣壓計豎立起來量度它的影子的長度。然後量度摩天大廈的影子的長度﹐如此以下就可輕易地用比例算術來推斷出大廈的高度。」
「但要是你想要高度科學化﹐你可以將一短截繩子綁在氣壓計上﹐然後將氣壓計當鐘擺搖晃﹐先在地面、接著到摩天大廈的天台。高度可從重力性還原力T
= 2pi 平方根(1/g)的差異求出。」
「或者如果摩天大廈有外露式樓梯﹐可能這樣更容易﹕徒步走上樓梯﹐用氣壓計的長度分段量度摩天大廈的高度﹐然後將所有分段長度加起來。」
「如果你但求乏味平穩﹐當然啦﹐你可以用氣壓計量度摩天大廈天台的氣壓和地面的氣壓﹐然後將氣壓差由微巴換算做英尺﹐從而求出大廈的高度。」
「但因為我們老是被教誨要獨立思考和應用科學方法﹐不用說最好的方法就是敲清潔工人的房門﹐然後問他﹕『你想要一個精美的氣壓計的話﹐我可以將我的這一個給你﹐但你要告訴我這所摩天大廈的高度。』」
那一位考生就是Niels Bohr﹐他發現的新原子模型(Bohr's
Model)及其幅射而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丹麥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