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CO坦承:可能得關門大吉
CNET新聞專區:David Meyer  20/09/2007

繼聲請破產保護後,SCO Group坦承,有可能從此結束營業,公司命運如何端視法院判定SCO欠Novell多少錢而定。

在輸掉控告Novell的著作權官司後,SCO恐怕必須結束營業,因而促使該公司日前依據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向法院聲請破產保護。

今年8月間,聯邦法官駁回SCO控告Novell侵犯Unix及UnixWare著作權的指控;SCO自稱擁有上述權利。一個月後,SCO就聲請破產保護,如此一來,該公司在破產法庭監督下進行重整的期間,遭債權就不得擅自瓜分公司的資產。

SCO在呈交美國證管會的文件中寫道:「因為2007年8月10日的法院判決,以及本公司進入破產法第十一章的程序,我們持續以公司型態經營的能力大有疑問。」

壓垮SCO財務的最後一根稻草,似乎是因為法官裁定,由於2003年SCO對昇陽微軟授予Unix權利時收取權利金,所以現在SCO應分給Novell 一筆錢。這筆錢的金額有待法院估算,而Novell的追討動作因SCO聲請破產而暫被擱置。Novell宣稱,這筆費用可能多達3,000萬美元,包含利 息在內。

SCO周二的聲明說:「如果需要支付一大筆現金,或把可觀的資產交付信託,那麼本公司的資產可能岌岌不保。在破產法第十一章的程序尚未走完的期間,本公司 高階主管人事有必要花許多時間和心力處理破產重整事宜,而無法只專注於經營公司的業務。破產案拖得愈久,也可能加重我們尋求額外融資的負擔。如果在破產重 整期間,我們需要額外的資金,又無法以好的條件取得融資,甚至告貸無門,那麼本公司成功重整的機率也許會嚴重受到威脅。」

上述聲明也證實,法官的裁決已推翻SCO先前對IBM的大多數指控--SCO指稱IBM把Unix程式碼加入Linux的行為侵犯了SCO的智慧財產權。不過,針對SCO控告IBM在1990年代末從事所謂「不公平競爭」的控訴,SCO仍打算繼續追究。

上述文件也揭露SCO Unix業務緊縮的程度--SCO歸咎於Linux:「本公司的Unix業務營收已萎縮,在7月31日止的三個月內,縮減2,704,000美元,比 2006年同季衰退37%。而且,在7月底止的九個月內,Unix業務的營收減少5,103,000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

SCO的聲明還表示:「過去幾年來,此業務的營收一直在下降,主要是因為其他作業系統的競爭加劇,特別是Linux。SCO提出的訴訟案遭媒體負面報導, 也是一大原因。我們相信,把Unix程式碼及其衍生的著作納入Linux,是造成本公司Unix業務走下坡的主要因素,因為Linux的使用者大致上不必 花錢購買作業系統本身,只需支付服務費與維護費。Linux作業系統直接與我們的OpenServer和UnixWare產品競爭,導致我們的這些產品流 失可觀的市占率。」(唐慧文/譯)


SCO聲請破產保護

三年半前,SCO Group提出告訴,控告Linux侵害專利權。不料Linux至今屹立不搖,SCO卻已聲請破產保護。

這家總部在猶他州林頓市的公司先前一直宣稱,有足夠的資金作彈藥,一定會對IBM、Novell、 Red Hat (Red Hat主動控告SCO)、AutoZone和DaimlerChrysler告到底。然而,SCO卻在14日(上周五)宣布聲請破產。

轉捩點在於,一個月前的法院判決判SCO敗訴,迫使該公司承認前景不樂觀。

SCO發表聲明說:「SCO Group的董事會已一致決定,依照破產法第11章(Chapter 11)進行重整,最符合SCO、SCO的子公司以及客戶、股東和員工的長期利益。」執行長Darl McBride還補充說:「我們希望向客戶和合作夥伴保證,他們的重大商業運作不受影響,可繼續信賴SCO的產品、支援以及服務。」

美國破產法第11章保護聲請破產公司的資產,免得在公司重整過程中遭債權人瓜分。

IBM未作回應。Novell則表示,正在評估目前的選項,「以了解怎麼做最符合本公司利益」。繼上個月的裁決之後,法院原訂17日再開庭,以裁定SCO究竟必須支付Novell多少錢。

公司發言人表示,SCO所有的官司現在都將擱置。

SCO的企業史錯綜複雜。該公司當時以Linux經銷商定位,上市時的名稱叫Caldera Systems,然後這家公司向Santa Cruz Operation買下Linux業務,並更名為SCO Group。接下來,SCO結束Linux經銷事業,並控告IBM及其他公司擅自把專屬性的Unix技術移花接木到開放原始碼的Linux,涉及侵犯 SCO自稱擁有的Unix專利權。

但今年8月間,聯邦法院主審法官Dale Kimball判定:「Novell是Unix與UnixWare著作權的唯一擁有人。」就是這項判決,給SCO致命的一擊。

同時,SCO在商場上也步履蹣跚,UnixWare軟體的銷售業務日益下滑,行動裝置軟體的市占率也有待提昇。

6月時,SCO公布財報,顯示在4月30日止的當季虧損110萬美元,營收從去年同季的710萬美元減600萬美元。上一季的訴訟費總計110萬美元,已比一年前縮減許多。

Linux基金會執行長Jim Zemlin忍不住嘲笑SCO:「如果他們把事業基礎建立在協助Linux,而不是攻擊Linux之上,那麼他們大可享有像Red Hat這些公司一樣的成功,而不至於淪落到聲請破產保護的下場。」(唐慧文/譯)


Unix著作權判給Novell、SCO不得控告IBM

猶他州聯邦地方法官周五宣判,Unix作業系統的合法著作權人是Novell公司,而不是SCO Group。這項判決,可能讓這場鬧得滿城風雨的官司終於塵埃落定。

在厚達102頁的判決書中,法官Dale A. Kimball也指出,Novell可以強迫SCO放棄該公司對IBM提出的告訴。Kimball法官判Novell勝訴,幾乎可說嚴重瓦解SCO 2003年控告IBM侵權官司的論據。

這項裁決也讓Linux這類開放原始碼軟體籠罩的烏雲隨之消散。Linux是脫胎自專屬軟體Unix的一種作業系統,先前著作權紛爭懸而未決,被視為阻撓 更多大、小企業採用開原碼軟體的一大障礙。開原碼軟體可任由軟體開發者自由採用,而且可以合法分享,終端使用者也可自由修改。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Eben Moglen說:「有人宣稱,這起官司顯示開原碼有潛在的風險,但判決證明,開原碼界從一開始就穩若磐石。」Moglen也是軟體自由法律中心 (Software Freedom Law Center)的創始理事,強力支持開原碼軟體。

SCO的股價在10日(上周五)盤後交易下挫1美分,跌到1.55美元。這家公司2003年對IBM提出告訴後,股價曾一度飆到19.41美元。

在那樁官司中,SCO指稱IBM違約,因為IBM把從Unix作業系統抄來的程式碼納入自由散布的Linux作業系統,並把Linux安裝在IBM生產的一部分電腦。

SCO曾表示,Linux脫胎自Unix,卻未獲得授權。SCO宣稱,早在1995年,就從Novell手中購得Unix。

Novell資深副總裁兼法務長Joe LaSala說,法院的判決已瓦解SCO整件訴訟的立論依據,也因此,將大幅降低SCO對Linux社群的侵權告訟威脅。

SCO主管未立即發表評論。

Unix作業系統近年來大受企業界歡迎。起初,Unix作業系統在1969年由AT&T旗下的貝爾實驗室(Bell Labs)研究員所創,1970年代在學術運算和電腦科技研究領域的影響力很大。

到1980年代,Unix在電腦工作站和迷你電腦市場更發揮重大的影響力,但在個人電腦的影響力一直要到1997年才展開。那一年,Steve Jobs重返蘋果電腦公司,把一種Unix版本引進蘋果。同時,一些PC製造商開始隨機灌裝Linux,作為微軟Windows的替代選擇。

開原碼軟體支持者表示,這項裁決有如對開原碼軟體開發方式的背書。

非營利性的Linux基金會執行總監James Zemlin說:「這就採納開原碼軟體而論,是意義重大的訊息,意味Linux是安全的選擇方案,而民眾在做選擇時可把Linux納入考慮。」

不過,一些法律專家說,SCO控告IBM的官司中,仍有一些細微的法律問題尚待釐清,特別是與IBM未兌現合作開發計畫承諾有關。(唐慧文/譯)


Novell:SCO破產「遲早的事」

Novell宣稱,提供Linux授權與顧問的SCO Group已面臨倒閉危機。

本周法律網站Groklaw報告的法律文件顯示,Novell宣稱SCO應該要交出來自昇陽與微軟的大部份Unix授權營收。這筆大約為2600萬美元營收是來自SCO 2003年銷售給昇陽與微軟的Unix授權。

而這筆營收也使得SCO有能力控告IBM將SCO宣稱擁有版權的Unix程式碼包含進Linux,造成對SCO智慧財產權的侵害。

不過Novell也表示這些錢屬於該公司。1995年Novell將Unix與UnixWare根據名為「資產採購協定」(Asset Purchase Agreement, APA)賣給了當時的Santa Cruz Operations(即現在的SCO)。該合約明訂SCO應該支付95%來自SVRX (Unix Systems V)的授權營收。

2006年10月,Novell控告SCO必須支付這部份營收,但到目前為止 SCO都以與昇陽合約與SVRX合約無關為由拒絕。SCO也指出此舉也會對仍在和IBM打官司的SCO造成財務上的危機。

但Novell在最新文件中仍堅持,正因為如此,SCO更應該把2600萬美元減掉5%管理費用的營收交出來。

「SCO宣稱初步禁制令不應通過否則將加速該公司破產,但事實正好相反,SCO即將破產反而是法院准予Novell行使禁制令最好理由。SCO破產,原因 不是因為Novell,而是因為它自己的財務措施失當,」這家軟體廠商在文件指出。(這份名為《Novell對SCO反對Novell的部份中間判決或初 步禁制令的回應》(Novell's reply to SCO's opposition to Novell's motion for partial summary judgement or preliminary injunction)可在Groklaw網站下載。)

「SCO破產已不可避免,該公司只剩『剩餘』的資產,而且也並未反駁Novell宣稱它即將破產。一旦破產,Novell就會喪失追討的權利。

不過SCO仍然否認已瀕臨財務危機。該公司代表告訴Internetnews.com說,「Novell說這番話無疑是製造恐慌、不負責任的行為。」

SCO即將在1月17日宣佈最新財報。上一次財報數字顯示該公司的Unix授權營收額已下滑,因為它用來保護客戶不致因為使用Linux而挨告的Linux免責方案已吸引不了太多企業客戶上門。

去年底SCO控告IBM官司幾乎全軍覆沒,導致股價大跌。(鍾翠玲/譯)


Red Hat:微軟、Novell合作是Linux界的勝利

CNET新聞專區:Richard Thurston與Graeme Wearden  06/11/2006

Red Hat周五很快就對微軟與Novell的合作潑了一盆冷水。

Red Hat在兩公司達成協定後幾小時內就在網站上公開回應,宣稱這項合作不單單是Novell一家公司的勝利,而是整個Linux界的勝利。Red Hat另外也駁斥會和微軟有類似合作。

上周四,微軟與Novell簽定合作,雙方協議微軟將對需要混合微軟專屬系統及開原碼軟體的企業推廣使用Novell的Suse Linux。兩家公司也將一同開發虛擬化、Web services及開原碼文件格式。

「本合作正顯示了Linux界的勝利…開放原始碼的創新努力造就了更好的軟體及更高的價值,」Red Hat在其回應聲明中指出。「開放標準本來就提供互通性讓人人可以實作,不需要兩家公司簽定合作才辦得到。」

在被問到是不是會和微軟簽定類似的專利合作,Red Hat答覆「創新的代價難以想像,自由與開放原始碼軟體正提供了真正創新的必要環境。」

上周對Red Hat來說不啻是最難熬的一周,因為微軟與Novell宣佈合作之前,甲骨文才推出自有Linux,它不但以低於Red Hat一半的價格鎖定Red Hat客戶,而且還即將推出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

而微軟與Novell合作也受到業界觀察家的注意。自由軟體基金會律師Eben Moglen告訴CNET News.com記者,這項協議可能與GPL的條款發生衝突。

「如果你簽定一項合作,對任何散佈GPL軟體的人收取授權費用,那就不是在GPL之下散佈這個軟體了,」Moglen說。這項合作是不是將Novell排除在自由散佈Linux之外,要看雙方合作的確實內容,他說。

開原碼定義(Open Source Definition)創辦人Bruce Perens看法雷同。

「需要釐清的一個問題是,Novell會不會因為只對Novell客戶提供專利保護而導致違反GPL,它可是Linux核心及其他開原碼的重要授權方式。」Perens在其部落格中指出。

法律網站Groklaw看法則更嚴厲。

「我應該要到廁所去吐一下,」Groklaw創辦人Pamela Jones說。「我想微軟再也不會把Linux比喻成癌症或共產黨。現在它只想Linux那收取授權費用,這是不是和SCO最初企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她繼續說道,「我不想潑Ballmer冷水,但Suse Linux是GPL原始碼,這點將會成為雙方合作過程中的疙瘩。」

Novell歐洲區總經理Chris Papayianni目前對Novell是不是會違反GPL規定尚無法評論,他只表示,本合作將對Novell在英國的合作注入一股強心針。

「經由與微軟的合作,將能協助我們擴大Linux的觸及層面,它可使我們和Windows環境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Papayianni補充說道, Novell與微軟的合作也有助於強化該公司和其他Linux公司競爭的優勢。「我們客戶需要把伺服器做更好的整合,一家英國客戶資料中心電費帳單高得驚 人,伺服器減少就能降低用電量。這可以使我們在資料中心市場上比競爭者多了一項利器。」


SCO控告Novell銷售Linux侵權

CNET新聞專區:Stephen Shankland  09/01/2006

歷經三年的指控,SCO Group終於開始把控告侵犯版權的矛頭對準一家Linux供應商。

SCO在一份修正聲明中指稱,被告Novell銷售Linux的行為,觸犯了SCO自稱擁有的Unix版權。SCO將近兩年前首度對Novell提出告訴,去年12月30日又聲請加入修正聲明。

總部在猶他州林頓市的SCO聲稱:「SCO是Unix版權唯一的,也是具排他性的專屬擁有者...Novell拷貝、複製、修改、轉授權和/或配銷 Linux產品,因其內含未經授權的SCO版權內容,業已侵犯且仍在侵犯SCO的版權。Novell使用和分銷Suse Linux,已構成未經授權複製的行為,包括擅用SCO著作物內含的或衍生的眾多資料架構與演算法。」

此案由猶他州聯邦地方法院法官Dale Kimball審理。2003年3月SCO控告IBM,就是在此地揭開序幕。

2004年,SCO曾控告Autozone公司侵犯Unix版權,該案被擱置,法官裁示等IBM被控案的結果出爐再議。但這一回,SCO控告的對象不是使用者,而是提供Linux的業者,而且是一家與Linux的誕生有直接關係的公司。

話說當初AT&T研發Unix作業系統,然後售予Novell。1995年和1996年,Novell把至少一部分的Unix技術轉賣給 Santa Cruz Operation公司,也就是SCO的前身。2000年,SCO Group收購Santa Cruz Operation,然後更名為SCO。接著,Novell在2004年收購Suse,開始成為Linux銷售商。由於Novell宣稱,從未把Unix 的版權轉售給SCO,促使SCO控告 Novell權利誹謗。

早在2003年4月,SCO執行長Darl McBride就告訴News.com:「我們在Linux的核心(kernel)裡發現一些逐行抄襲的程式碼,與我們的UnixWare程式碼如出一 轍。我們也發現看來相似的程式碼,卻故意弄得似乎有別於UnixWare程式碼的樣子,但其實根本就是。」

但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麼SCO拖到今天,才對主要的訴訟目標提出侵權告訴。

律師事務所McDermott, Will & Emery的智慧財產權律師Brian Ferguson說:「這麼做不合理,除非他們的策略是對Novell施壓,促其和解。通常原告會把索賠的理由一一列舉出來,再提出告訴。」

他說,要說服法院接受新增的指控,並不容易,因為若是站得住腳,一開始早該提出了。

在12月30日提出的修正聲明中,SCO聲稱,現在修改訴狀,是為了回應Novell在2005年7月對SCO提出的反訴。SCO說,Novell反控SCO,已「大幅擴大此訴訟案的範圍,所以SCO添加新的權利主張,是合理的」。

在修正聲明中,SCO也新增兩點,包括Novell違反1995年簽訂的「資產採購協議」約定,以及1996年的修正版合約。另一點是指控Novell從事不公平的競爭活動。

觀察家說,另一項發展可能牽動Novell案。去年12月,審理IBM案的法官Brooke Wells裁定,當初Novell並未把所有的Unix資產讓渡給Santa Cruz Operation乃至於後來的SCO。

IBM案訂於2007年2月27日開庭。Novell案排訂在2007年6月25日審理。(唐慧文)

SCO列舉IBM涉嫌侵權事證

CNET新聞專區:Stephen Shankland  02/11/2005

耗費超過兩年半的時間,SCO Group終於在法庭上列舉事證,說明IBM如何涉嫌違反Unix授權合約,把專屬的Unix技術植入開放原始碼的Linux作業系統。

SCO律師說,已在10月28日提出的五頁文件中,指出據信IBM或Sequent(IBM收購的Unix伺服器公司)涉及違約的217項領域。多年前,IBM與SCO前身公司簽署Unix作業系統授權合約,SCO如今即依據該合約控告IBM違約。

但好奇人士仍看不到SCO列舉的所謂IBM違約事證:完整的IBM侵權行為清單另行歸檔,並由法院封存。

不過,這家總部在猶他州林頓市的公司的確提供一些資料,佐證該公司指控IBM把Unix專屬技術不當移植到Linux並非無的放矢。

SCO說:「這些不當的揭露中,包含完整的檔案管理系統在內。另外,負責改良Linux的IBM員工透過彼此的通訊,揭露Unix技術的方式或概念,也造成Linux功能的提昇。」

「這些揭露為數眾多,內容充實,反映出IBM持續、大量地洩露Unix技術方法、概念甚至實質的程式碼,以提昇Linux作為商用可靠作業系統以及取代專屬Unix系統的能力,SCO等公司授權的正是這類Unix系統。」

主審此案的猶他州地方法官Dale Kimball曾質疑SCO對IBM的指控。他在2月的裁決書中說:「SCO多次對外聲稱,IBM等機構侵犯SCO據說持有的Unix軟體著作權。但令人 訝異的是,SCO竟未提出任何有力的證據,以證實IBM是否透過Linux活動侵犯SCO據稱的著作權。」

Unix業務仍搖搖欲墜的SCO表示,會在12月22日提出有關IBM侵權指控的正式報告。(唐慧文)

IBM撤銷對SCO的專利告訴

CNET新聞專區:Stephen Shankland  11/10/2005

IBM已撤銷對SCO Group的三項專利侵權告訴,盼能加速此案的審理過程。

SCO在2003年3月控告IBM,指稱藍色巨人把SCO擁有專利權的Unix程式碼移植到Linux,違反雙方簽訂的Unix授權合約,數月後IBM提 出反訴,包括指控SCO侵犯IBM四項專利權,其中一項在2004年撤銷。如今IBM又撤回其餘的三項告訴,對SCO而言可謂好消息一樁。

在呈交法庭的文件中,IBM表示,撤銷這三項告訴,是為了加速此案的審理步調、設法縮減SCO尋求的宣誓作證(deposition)次數。IBM並承認,這三項告訴可能獲判的賠償金額恐怕不高。

IBM在文件中說:「IBM仍然相信SCO侵犯IBM有效的專利權,但IBM同意撤回專利反訴,只希望把此案化繁為簡,集中在本案的核心議題,並加速解決 過程。基於SCO的銷售額向來有限,即使法庭作出侵權的判決,也只會產生極微薄的權利金或損失賠償,與持續追究這些專利權曠日廢時的代價相比,並不值 得。」

智慧財產權律師說,提出專利侵權告訴所費不貲,通常每捍衛一項權利,就需要花費大約300萬美元。

但SCO並未事事順遂。在上周五的一項判決中,法官Brooke Wells就駁回SCO要求調閱IBM 內部Linux開發資料的動議。

IBM Linux技術中心經理Dan Frye先前辯稱,SCO的要求不切實際,因為涉及多達數十萬份、總計頁數超過100萬頁的資料。

他說:「為了蒐集SCO要求調閱的開發歷程資料,有必要搜索IBM遍布全球逾300位參與開發Linux的人員所在的辦公室和所用的工作站。」此外,還需要訪談眾多的經理人員、支援人員等人。(唐慧文)


IBM擴大對SCO提出反控 29/09/2003
專訪SCO官司幕後操盤手 22/08/2003
法官下令SCO出示Linux侵權證據 08/12/2003
SCO Source:營收3.2萬 官司費310萬 12/09/2005
SCO內部調查:找不到Linux侵權證據
SCO可能面臨下市命運
法官批SCO告IBM缺乏證據
SCO虧損擴大 營收銳減
駭客再度侵入SCO網站
SCO推出官司網站
戴姆勒克萊斯勒要求撤銷SCO官司
攻擊死灰復燃 SCO無能為力
研究:Linux違反283項專利
Dell 開始線上銷售Linux PC
GPL 3週五正式公布 禁簽類似微軟/Novell協議
你不追究我不甩 微軟專利主張行不通
法國會選定Ubuntu Linux
15/07/2005
18/02/2005
14/02/2005
23/12/2004
30/11/2004
14/10/2004
30/04/2004
16/12/2003
03/08/2004
25/05/2007
29/06/2007
17/05/2007
13/03/20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love1968 的頭像
    Bluelove1968

    藍色情懷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