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緩和全球暖化很簡單 少吃肉就可以了
2007/09/13 14:35記者:盧瑞珠
![]() |
(法新社巴黎十三日電) 英國權威醫學雜誌「刺胳針」在網路刊出報告指出,富裕國家的人民如果能把肉類攝取量限制在平均每人每天一個漢堡,就可以有效緩和全球暖化問題。
報告中指出,如果能達到肉類減量的成效,預計全球的肉類消耗量可以在二零五零年前減少百分之十。不論對富裕或貧困國家而言,這樣做法不但可以阻擋因農業造成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也達到健身的效果。
這篇由澳洲國立大學「國家傳染病暨公共衛生研究中心」所做的研究,刊登在刺胳針醫學期刊網路上,在英國醫學週會議裡被拿來討論氣候變遷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作者指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中,農業佔百分之二十二,和工業所佔比例非常接近,比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排總量還高。
因家畜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包括運送和餵食過程中所形成的二氧化碳,約佔整體農業溫室效應氣體的百分之八十,其中大部分是甲烷。
報告中指出,目前全球平均肉品消耗量是每人每天一百公克,在富裕國家這個數字上升到二百到二百五十公克;貧窮國家則只有二十到二十五公克。
研究人員建議,全球平均肉品消耗量應該在二零五零年前減少到每人每天九十公克。其中富裕國家要設法降低消費,貧窮國家則要多吃。
報告中同時建議,每人每天最好不要吃超過五十公克的紅肉食物,包括牛、羊及其他反芻動物。
假設在二零五零年前,全球人口總數增加百分之四十,也沒有進一步降低由家畜造成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總量,全球的肉品消費量必須降到每人每天九十公克,才能平衡。
研究人員指出,富裕國家的人民應大量減少肉品攝取量,以降低心臟血管疾病、過胖、結腸直腸癌等其他癌症疾病的困擾。
貧窮國家的人民如果能增加肉品消費量,同樣也有益健康。
根據日本科學家在今年七月公佈的一篇調查結果,一公斤牛肉大約等於三十六點四公斤的二氧化碳,相當於開車出門三小時,而家中燈火通明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
暖化嚴重 科學家:北極冰雪恐25年內溶光
2007/09/13 00:05記者:記者賴廷奇/編譯
隨著人類排放的廢氣增加,地球的溫度也就越來越高,全球暖化已經是世界各國最關心的議題之一,美國的最新研究發現,如果全球暖化持續惡化,北極封冰有可能在2070年之前全部溶化。
科學家發現,北極的冰帽目前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目前北極的冰雪量是有史以來最低的,只剩下大約半個美國的大小,一旦全部溶化,海平面將會大幅地上升,到時候紐約和邁阿密將會不保,甚至有科學家認為,以現在的溶化速度而言,北極的冰雪有可能在25年之內就完全消失。
不用免洗筷 抗暖救地球
2007/09/13 19:00
為了呼籲民眾隨身攜帶環保筷,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動物星球以及Discovery頻道共同發起「一人一筷、抗暖救地球」活動,希望民眾不要再使用免洗筷,以減少樹木的砍伐,對抗地球暖化。(張德厚報導)
您知道用餐時手中的免洗筷讓地球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嗎?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人每天最少消耗280萬雙免洗筷,一年就用掉了10億雙,而因為台灣免洗筷的使用,一年下來起碼砍伐了500公頃的竹林地,其面積相當於700座足球場!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動物星球以及Discovery頻道共同發起「一人一筷、抗暖救地球」活動,呼籲民眾隨身攜帶自用的環保筷,減少免洗筷的使用,就可 以拯救森林、抗暖救地球!而除了少用免洗筷外,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樊雯也呼籲,民眾應減少對電器的依賴,多騎腳踏車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並多選購 節能電器,這都是節能抗暖化的具體作為。樊雯:『在電器的選用上面,儘量選用節能的電器,它能節省一般電器耗電的15%以上,而在消費選擇上面,也可以儘 量選擇可環保再生的材質。』
為了喚起民眾的注意,藝人楊丞琳也特別拍攝了公益短片幫忙宣導,而動物星球頻道及Discovery並將於近日播放地球生態節目「地球放大鏡」、「建設大未來」,呼應抗暖救地球的環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