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iPhone 完整評測(含影片介紹)
Apple iphone登台,CNET Taiwan第一手先睹為快
自從Apple在Macworld 2007發表iPhone以來,整個科技界就不斷地發出疑問。因為Apple隱藏了太多iPhone的細節資訊,直到最近才陸續釋出,在這之前大家就只能用「猜」的。
那麼現在iPhone上市了,我們也拿到了實際的產品,該是解決疑惑的時候了。iPhone漂亮嗎?它的確非常美型。iPhone好用嗎?這也是毫無疑問的。iPhone是不是天下無敵了?那倒也不盡然。
iPhone確實是個讓人喜愛的產品,它有著光鮮的外表,優質的音樂與影片功能,以及最具創意的觸控設計。觸控螢幕比我們想像中來的好用,多媒體機能也表現極佳。
但它卻也有些不足之處,像是數據功能只支援慢速的GPRS EDGE,通話品質也不甚穩定。這讓我們得保持觀望,畢竟它終究是隻手機。
如果你現在非買iPhone不可的話(也許你已經買了一隻),你還得跟AT&T簽約綁兩年的門號,然後花上499美元(4GB)或599美元(8GB)。不然,我們建議你可以再等等,等它降價,也等它網路功能升級、開放門號。總之,希望這天趕快到吧。
外觀設計
iPhone有著足以自豪的亮麗螢幕、超薄體型,以及簡潔的線條 ﹙當然,不會有凸出來的天線﹚。只有單顆按鍵的極簡化設計,更是LG Prada與HTC Touch這兩款「iPhone like」產品完全難以匹敵的。拿著iPhone在街上講電話,你會贏得最多人的注意,而且我們確定即使沒有媒體的大量曝光、炒作,情況也會是同樣如此。
我們知道它的尺寸是115 x 61 x 11.6 mm(長x寬x厚),但真的拿到了手上,還是比想像中要小一些。比較起來,它大約與Palm Treo 755p同樣長寬,但厚度還比Motorola Razr要薄。iPhone的握持手感不錯,拿在耳邊也感覺舒適,而且它135g的重量也給人堅固(也許有點重)的質感。
我們也很喜歡它的玻璃材質的螢幕,比塑膠質感好太多了。
螢幕顯示
iPhone螢幕是整隻手機最主要的部分,值得注意的不只是它顯示的畫面,它的操作方式也很特別。我們先從設計說起,大尺寸的3.6吋螢幕完全利用了機身的空間,它有著480x320解析度(160dpi)、亮麗的色彩表現、清晰的圖像,以及流暢的動態畫面。
功能選單
iPhone選單介面充滿濃濃的蘋果味,美觀 、直覺而且容易使用。在主選單中最下方,有一列主要功能的彩色圖示,分別是:手機選單、郵件匣、Safari﹙網頁瀏覽器﹚、iPod播放器。至於其他的功能,像是相機、行事曆、設定.. .等則都放在上方區域。
我們慶幸這些常用功能沒被埋在繁複選單中,因此能輕鬆找到它們。在各個功能間切換時,會有流暢的動畫效果,而你也可以將各個畫面快速地拉過來拉過去。
iPhone幾乎所有操作都在觸控螢幕上完成,這當然是個特色。有趣的是,儘管過去有太多以觸控操作為主的產品,但它卻是首款受到這麼多注意以及期待的,甚至有被視為第一隻觸控手機的錯覺。
端視你的不同用途,觸控螢幕會變成你的撥號鍵盤、文字鍵盤、Safari瀏覽器以及你的影音播放器。如同其他以觸控操作的產品,我們通常懷疑這種方式能有多好的效率。
觸控螢幕
還好,我們可以給你掛保證,這整個觸控螢幕跟軟體介面,都比想像中來得好用。而且,至少沒有讓我們開始想念起觸控筆來了 (iPhone是沒有觸控筆的)。
儘管沒有實體鍵盤的觸鍵反應,但當我們以手指要啟動某項功能,或是在選單間切換操作時,卻也都不覺有任何困擾。如同其他的觸控螢幕,它也很容易被沾滿指紋,但這對我們想看到的螢幕畫面,也還不至於造成影響。
螢幕上的撥號鍵盤操作不用花太多工夫適應,虛擬文字鍵盤也很好用。訊息輸入速度可以非常的快,即便手指粗了一點,依然可以打出正確字母。內建校正軟體會以建議字串來幫助減少輸入錯誤,多數情況下,校正結果都還蠻準確的。
然而,整個介面跟虛擬鍵盤仍有許多有待改進之處。首先,你只能在iPhone直立操作時,以虛擬鍵盤撰寫e -mail或文字訊息(但網頁有橫向鍵盤)。因此若想舒服地輸入文字,就只能用一指神功,這會讓輸入速度變慢。
儘管雙手操作也非不可行,但在握住iPhone同時還要用兩根拇指打字,不免覺得太擠了點。
其次,常用標點符號像是句點「.」或逗點「,」,被放在第二層的鍵 盤裡,因此操作起來相當煩人。如果你常要用手機發簡訊或寫e -mail,我們建議請先試用看看,再決定是否真的要買iPhone。
我們還發現,要捲動一些較長的列表畫面,像是電話簿或音樂清單時,還真的有點累人。一個輕輕上下滑動手指的動作,可以讓你快速跳到列表的中間位置,但卻無法以滑動手指並持續不放的動作,直接跳到列表的末尾或最開頭。
另一方面,在清單畫面右側仍會顯示英文字母,讓你可以直接跳到清單中以該英文字母為開頭的聯絡人姓名或歌曲名稱。
缺少實體按鍵的結果,是你得多按好幾次螢幕在介面中移動。舉例來說,「接聽」與「掛斷」鍵只會在通話模式中顯示,你必須點好幾次畫面來找到這些功能,而不像實體按鍵那樣一次到位。這也意味著無法直接撥號,必須先叫出撥號鍵盤才行,這樣又多了一個點擊的動作。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音樂播放時,因為沒有外部按鍵可用,非得叫出播放介面才能控制曲目進行。對一部份人來說,前後選曲也許並不重要。但對常常多工操作的人來說,這會讓他們覺得很麻煩。
此外,iPhone的觸控螢幕還有個特別的multitouch技術,讓你可以用各種方式移動手指,對顯示中的畫面作處理。在簡訊中,你可以圈出一個區域的文字放大顯示。只要手指壓著不放,還可以讓放大鏡在文字間移動。
若想要放大畫面檢視,你可以用兩根手指頭拉開畫面,若要縮小畫面檢視,則是作相反的動作,將兩根手指拉合起來。
在瀏覽器中,你可以在畫面上滑動手指,以檢視網頁的各個部分。或者也可以雙擊螢幕來放大網頁顯示。在檢視簡訊清單時,你可以用類似畫「刪除線」的動作,將手指由左向右劃過該篇簡訊,然後,Delete的按鈕就會跑出來。
iPhone內建有「方向、貼近、光線」三種感測器。操作影音播放器、網路瀏覽等功能時,iPhone畫面的顯示方向 會跟著機身翻轉自動轉向。此外,當使用者臉頰貼近iPhone機身,手機上的貼近感測器就會察覺,將螢幕關閉來節省用電,並停止螢幕對觸碰的反應,直到你 將手機移開為止。
光線感測器會偵測環境亮度,自動調整螢幕亮度到適當等級,一方面省電,另方面也讓使用者隨時看到的都是最理想的畫面表現。這三種感測器都非常地酷。
外部特徵
iPhone唯一的一顆「實體選單鍵」放在螢幕的正下方,無論你正在什麼應用程式的畫面中,它都能立即帶你跳回一開始的主畫面。有這麼一顆按鈕真好,它可以快速地把你從層層選單中拯救出來。
機頂上的一顆多功能鍵,用來控制通話功能跟手機電源。如果電話在你無法接聽的時候打來,按一下這顆鈕就會讓來電鈴聲先轉為靜音,或者再按一下把來電轉到語音信箱。另外,機頂這顆按鈕也可以讓手機休眠或恢復,長按這顆鈕可以把iPhone關機。
機身左側是音量調整鈕與鈴聲的靜音開關,所有手機應該都會有這樣的按鈕吧。在機身底部,你會看到一對立體聲喇叭,還有一個用來連接同步底座與充電線的專用連接埠。
很糟的是,iPhone的耳機端子(放在機頂上)凹得特別深,儘管口徑是常見的3.5mm,但仍然無法直接安裝非原廠的耳機。雖然有特別的轉接頭可以解決這問 題,但實在是太不便民了。(iPod都沒這麼搞)
缺點再一個,iPhone並不能讓使用者自行更換電池。也就是說,如果電池壽命結束,你得把iPhone寄回去給Apple更換。Apple估計全新iPhone電池可以充電約400次,大概是兩年的使用時間。
也許你並不需要一隻可以換電池的手機,但就像其他iPhone缺少的東西,如果有的話當然會更好,尤其是在這麼昂貴的手機身上。
跟先前小道消息不同的是,iPhone最終還是採用了可換SIM卡的設計。機頂上有個小抽屜可以拔出來更換SIM卡,不過,iPhone裡的SIM卡即使裝到其他AT&T的手機上,也沒有辦法使用。這意味著,除了你想給iPhone換其他家門號 是完全不可行之外,也無法把原有其他手機裡的通話資料,拷貝到iPhone的SIM卡上用。
功能
iPhone的電話簿人數無上限,除非是把內建記憶體的容量用完。每一個聯絡人可以掛8組電話號碼、e-mail、網址與實際地址;一個職稱跟部門;一個暱稱;一個生日;還有其他註記。無法將聯絡人以群組作分組儲存,但可以將常聯絡的朋友存到最愛選單中,以利快速存取。
可以為每個聯絡人指定一張顯示照片,並指定25種內建鈴聲的其中一種給他。我們得提醒大家,iPhone不能夠用語音撥號,也不能選用MP3檔案作為鈴聲。
其他的基本功能,還包括有鬧鐘、計算機、世界時鐘、碼表 、倒數計時器、記事本。它也有機身振鈴機能,但實在震得輕微了點。
行事曆提供單日與整個月的檢視,也可以拿來作行程提醒或是預定工作清單。整個介面簡單明瞭,不過輸入新的約會時,還是要按個老半天。注意到了嗎?我 們沒提到它有單週檢視(它的確沒有)。我們可以把Outlook的聯絡人與行事曆同步到iPhone,而匯入Yahoo!的e-mail清單也不會有問 題。
藍牙與無線網路
iPhone提供WiFi與藍牙兩種無線功能,其中WiFi又尤其 受到歡迎,現在還有很多手機沒有這功能。當要瀏覽網頁時,iPhone會自動去搜尋最近的網路熱點(AP)。
藍牙採用2.0版的最新規格,提供比藍牙1.2版更高的傳輸率以及更長的收訊範圍。藍牙2.0有一堆應用可以玩,但偏偏iPhone又少了A2DP立體聲音訊的傳輸支援,這是擺明要跟玩家們作對嗎?
iPhone為什麼不作3G功能呢?Apple CEO賈布斯曾解釋說,支援3G的晶片組佔用的空間太大,而且也太過耗電,但即使如此,我們還寧願犧牲這些,讓它有3G可用。
在有WiFi訊號可用的地方,的確有WiFi功能就很夠了。但在其他情況下,就只用AT&T的EDGE數據上網,而且瀏覽網頁的速度實在慢到爆,幾乎把漂亮的網頁介面都給毀了。更詳細的情形,我們留在效能那部份再作說明。
簡訊與E-mail
iPhone提供文字簡訊與E-mail這兩種功能,來滿足你訊息傳遞的需求。簡訊的顯示方式跟許多智慧手機類似,是將單一簡訊串排列成一長段對 話,在選擇想回覆的簡訊時,這會是很有幫助的編排方式。如果你簡訊寫到一半,先跳去使用其他功能,回頭還可以接著寫下去,不必重新來過。
但我們就是不懂,為什麼Apple不讓它支援多媒體簡訊(MMS,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當然,你大可以用E-mail附件來傳照片,但若不用MMS,你會很難把照片傳給多數使用其他照相手機的朋友。
iPhone的E-mail選單內建支援Yahoo、Gmail、AOL、以及自家.Mac帳號。你也可以設定讓它接收其他 IMAP4 與 POP3 協定的郵件系統,但你可能得對公司裡的IT部門甜言蜜語一番,使他們願意讓你同步公司的Exchange Server。
謠傳Apple將會更新iPhone,讓它可以支援ActiveSync,但目前並未獲Apple官方證實。可以閱讀PDF、JPEG、Word、Excel等文件,但沒辦法進行編輯。更糟的是,在寫簡訊的時候,你沒辦法用「複製--貼上」來剪貼文字。
iPhone的iPod功能
在iPhone眾多功能中,還夾帶了讓Apple最名聞遐邇的iPod機能。畫面、操作介面、影片畫質、播放音質,一切都相當細緻而完美。但別忘了,要擁有這樣一個可以打電話的iPod,你每年還得花上超過1000美元的電話費。
只為了iPod機能而買iPhone,絕對是本末倒置的。儘管如此,iPhone卻也讓我們瞥見了下一代iPod(六代)可能的樣子。
iPhone播放音樂時顯示的專輯封面圖片
基本上,iPhone的iPod功能並未超出五代iPod,諸如:Podcast、影片、音樂、播放清單等都一樣,也依然是以iTunes來管理這些內容。唯一的差別是iPhone採用了全然不同的介面。
我們評測過其他許多觸控介面的MP3隨身聽,像是Archos 704、iRiver Clix、Cowon D2。但iPhone的設計算是自成一格,它以非常獨特的方式整合了MultiTouch技術與圖形化的使用者介面。
Apple推出iPhone的最大功勞,是將過去iPod那只有拇指大的封面圖片,放大到可以塞滿3.5吋螢幕,這是種全然不同的音樂體驗。
用手指翻動iPhone的Cover Flow選曲介面時,確實重現了過去在CD櫃或唱片櫃翻找的感動。iPhone這種以視覺與觸覺連結數位音樂的鮮明做法,即使真正的音樂玩家也會相當肯 定。即使iTunes的使用者已經有過在電腦上使用Cover Flow的經驗,但換到iPhone上以觸控螢幕操作時,仍會覺得相當驚奇有趣。
事實上,iPhone確實有一樣多出來的iPod機能,那就是內建了擴音喇叭。儘管iPhone喇叭聲音聽起來扁扁的,而且也容易破音,但想跟朋友一起分享音樂時,還是派得上用場。
Apple在這部分倒是不笨,知道要將喇叭音量跟耳機音量分開管理。因此即使你在用喇叭聽歌時把音量開到爆,也不擔心忘了調回來就接上耳機時,耳朵會因此而聾掉。
壞消息是iPhone的iPod機能,並不允許手動管理音樂與影片內容的傳輸。在iTunes介面中,你沒辦法直接把資料庫裡的內容,用拖拉的方式拉進iPhone圖示。相反的,iPhone限制只能用資料庫同步的設定項目,來決定要同步那些多媒體內容。
這真是一大失策,我們的8GB iPhone在開始進行測試的幾小時內,就已經用掉了1/4容量。這給我們的印象是,使用者得注意不要把iPhone library給塞爆了。而且iPhone也沒有記憶卡槽可以讓你擴充容量。
iPhone的音質大致與第五代iPod相當,幾組預設EQ也都一樣,差別只在iPhone的EQ設定是放在主選單的Settings頁籤中。隨附耳機可以在寧靜環境中輕鬆聆聽,還算不錯。
糟糕的是,iPhone那「深藏不露」(凹槽特別深)的耳機端子,讓我們無法以常用的測試耳機來作試聽,勉強只找到Etymotic ER6i這款耳機有辦法硬塞進耳機孔,然後拿來作這次的測試比較。
在iPhone上面看影片的爽度,跟Creative Zen Vision: W或是Archos 504差不多同等級,那明亮、高對比的寬螢幕比五代iPod強上許多。跟iPod一樣,iPhone會記下影片中斷播放的時間,之後可以繼續回來看完它。
而且因為iPhone畢竟是隻手機,它具有一種飛航模式(airplane mode),讓你在關閉手機收訊的同時,還能拿它來聽音樂。
影片播放功能完全利用了寬螢幕優勢
Safari 瀏覽器
Safari是讓iPhone與眾不同的一大特點。比起只能顯示少量文字、簡單圖片,而且排版簡陋的WAP網頁,在Safari看到的網頁就是它原 來的樣子,跟你在電腦上看到的一樣。能在這樣尺寸的螢幕上看到完整的網頁呈現,實在是令人驚訝而又令人滿意。唯一的遺憾,是並未支援Flash與 Java。
手指在螢幕上滑過時,頁面也會跟著移動,以手指單點鏈結可以打開一個新頁面,雙點則是將畫面放大或縮小。畫面底下有上頁/下頁按鈕讓你在頁面間移動,也有按鈕讓你開新頁面、在頁面間切換。
iPhone的Safari瀏覽器
iPhone預設以Google Search作為搜尋引擎,但你也可以把它改成Yahoo Search。搜尋資料或鍵入網址時,就會用到螢幕上的虛擬鍵盤,長相跟操作方式都跟撰寫e-mail的鍵盤雷同,但就是多了像「.com」以及斜線 「/」這類輸入網址用的快速鍵,設計相當貼心。
因為有內建方向感測器,你可以把手機轉成橫向,讓畫面自動轉成橫幅,如此字體較大看起來也會比較舒服。無論是將手機轉左或轉右,畫面都能正確轉成對應的方向。
在瀏覽器中,會有橫幅畫面的虛擬鍵盤可以用,輸入文字也比較容易。多數網站在螢幕上看起來都很好,只有一些畫面較複雜的網站,像是CNN.com,會看起來比較擁擠。
你可以將喜愛的網頁存成書籤,並且跟你電腦上的書籤作同步,不過,它目前只支援IE,並不支援Firefox。
YouTube 影片播放
從iPhone主畫面的彩色圖示中,可以開啟內建的YouTube播放器。
影片的排列使用許多跟YouTube網站相同的標準,包括Featured Clips、Most Viewed、Top Rated、Most Recent。可以看到影片附加的資訊,像是上傳日期、上傳者名稱,但就是看不到評語。
iPhone上面能看到的YouTube影片內容,並未與YouTube網站同步。我們試著上傳一個自己的影片,但過了幾個小時之後,還是沒看到它在iPhone上出現。
Widgets 小工具
iPhone並未內建GPS衛星定位功能,但它確有個可以存取Google Maps的Widget。你可以用它找出兩個地點間的行車路徑,還有交通資訊。我們試著規劃CNET總部到一些地方的路徑,結果都相當準確。
不過也因為沒有GPS,iPhone沒辦法告訴你現在所在位置,所以你得知道自己身處何處。再者,缺少語音指引功能也不利於作為行車導航之用。
地圖功能跟手機功能的整合倒是作得很好,你可以找一個地圖上感興趣的地點(例如餐廳),點幾下就能打電話給對方。我們也很喜歡Google Maps的衛星視圖。
Google Maps上的CNET總部
其他還有像股市資訊、天氣報導這類的Widgets,你可以設定想監看的股票,即時看到股價上漲或下跌的圖表資訊。氣象功能可以讓你看到各城市6天內的氣象預報。玩不夠的話,現在已經有一堆第三方的iPhone程式可以用了。此外,這隻手機沒有內建的小遊戲。
視覺化的語音郵件
iPhone另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功能--Visual Voice Mail,其運作方式跟文字簡訊很像,它會顯示來電者的姓名或電話號碼和來電時間。
然而,iPhone比較夢幻的地方在於,你可以馬上選擇單一留言來聆聽,而不用先打電話到你的語音信箱。
相機
iPhone搭載的200萬畫素相機,配合的軟體介面相當美觀,並且有著仿相機快門的圖樣。我們沒想到的是,它並未提供任何照片編修功能。也就是說,你不能改變照片的解析度大小、選擇色彩或畫質、或是選用夜間模式。它也沒有補光燈、沒有自拍鏡。
漂亮的機背上,有200萬畫素相機鏡頭
在測試中,iPhone相機表現得不錯,色彩飽和亮麗、物體清晰度佳,白平衡看起來有點偏暖,但整體來說算是合格的。可別高興太早,iPhone相機不提供影片錄製功能,以這個價位手機來說,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iPhone相簿也設計得很好用,它同樣可以用手指作縮放動作、用手指翻閱照片。你也可以選定一張照片,然後將它指定為某位聯絡人的圖像、設定為桌布、或是用e-mail寄給友人。
實拍畫質比較 (點圖放大)
通話品質
我們在舊金山測試這款四頻(GSM 850/900/1800/1900)的Apple iPhone,搭配的系統商沒得選就是AT&T。大部分情況下通話品質還不錯,但有時穩定度會出問題。雖然通話的聲音聽起來自然,但音量常常太過 小聲,而收音Mic只在某個點才有足夠靈敏度。
當我們稍微把手機拿開耳邊,即使真的只離開一點點,音量也會明顯降低,必須將手機放回適當位置,才能聽得清楚。音量雖然不是小得太誇張,但真的應該再作大聲一點。收音話筒也是安靜了點,雖然說講話還不至於太不清楚。
CNET讀者也跟我們回報了音量的問題,另外還有些人說有輕微的背景嘶聲。我們這邊並沒有聽到嘶聲,但不只一位朋友說他們也發現到有這問題,但除非是在寧靜的房間裡,否則一般是不會注意到的。
上網速度
我們首先以CNET內部的WiFi無線網路作測試,多數網頁完全載入的時間約在5到10秒間,一些圖多的網站載入還會久一點。整體感覺非常順暢,儘 管離我們期望的速度還有點差距。問題也有可能是出在CNET的網路速度,但它應該算是合乎標準的了。同樣的網頁,在家開啟的速度不變,在咖啡店則是慢了幾 秒。
接下來我們改測試 AT&T 的 EDGE 網路,速度實在慢到一個不行,讓原本漂亮的Safari介面,都好像變得難用了。平均連線速度大約在50~90Kbps的範圍內,這讓我們想起數據機撥接的時代,完全令人無法忍受。
我們能作的,只有希望Apple快點賞賜3G功能給大家,更何況 AT&T 又不是沒有 UMTS/HSDPA (3G/3.5G) 網路可用。
啟用iPhone
使用iTunes 7.3來啟用iPhone並不困難,iPhone一接上電腦馬上就被辨識出來,並且自動開始了起用的程序。經過一些提示畫面後,它會問你要不要自動同步 Yahoo跟Windows Mail的聯絡人,要不要同步Outlook聯絡人。然後它還會問你是否要同步網站書籤。(但不支援FireFox)
啟用程序跟AT&T的帳號服務整合得很完美,我們可以選擇一個計畫,指明目前是否為AT&T的用戶。它甚至還會問我們要不要轉用現有的手機號碼。整個過程的體驗,都比直接去跟AT&T處理要好得太多了。
必須格外注意的是,尤其是你們這些不住在美國的次等蘋果迷請聽好,啟用之前的iPhone幾乎只比個昂貴的紙鎮有用一點點。除了撥打緊急電話,其他所有功能都沒有辦法使用,也沒辦法只用iPod功能聽音樂。
更狠的是,就算已經啟用了iPhone,一旦你終止跟AT&T的契約,你的iPhone就會再變回那個只比紙鎮有用一點點的裝飾品。
電池續航力
Apple iPhone官方數據的續航力,是通話時間8小時,音樂播放24小時,影片播放7小時,或是上網6小時,待機時間據稱有10.4天。
而在我們的測試中,把iPhone的WiFi功能關掉,可以有7小時20分的通話時間,如果沒關WiFi,通話時間會變成剩下4小時不到。單測影片播放的時間則有7.5小時之久,還比官方數據多半小時。
要提醒大家的是,無論官方數據或是我們測試的數據,都是單用一種功能持續用到沒電,日常生活中是沒人這樣玩的。因此,依照你使用各種功能的情況不同,可用時間的變動範圍也會很大。大尺寸彩色螢幕無疑會是耗電的最大元兇,大概每兩天就要給iPhone充一次電。
總評
儘管它缺了太多重要功能,EDGE數據網路又慢到爆,而且手機常常收不到訊號。不過,Apple iPhone確實已經成為這類高整合性智慧手機的新標竿,而且,作為MP3隨身聽也是個標竿。
優點:1. 亮麗炫目的螢幕; 2. 光滑的外觀設計; 3. 創新的multitouch介面;4. 好用的Safari瀏覽器;5. 極佳的iPod功能。
缺點:1. 通話品質不穩定; 2. 缺了很多正常手機該有的基本功能; 3. 不支援藍牙立體聲; 4. 未支援3G; 5. 當作iPod使用,會覺得容量太小,歌曲傳輸也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