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人安裝有多個作業系統,有XP,多個版本核心的LINUX,使用GRUB的過程中有過多種情況發生,下面和大家討論解決的方法。

在多個操作系統的安裝中,有時候會使GRUB 丟失,如我在重裝XP的時候,XP 就把GRUB 從MBR 中清除了。還有在升級LINUX 的過程中GRUB 安裝失敗或者進入控制台狀態了,也需要重新安裝GRUB。

GRUB 的功能很多,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主要要知道ROOT,SETUP,INSTALL,ROOTNOVERIFY,CHAINLOADER,GRUB.CONF,針對不同文件系統的STAGE1,STAGE2文件,就可以了。
GRUB下載什麼的就不說了,一般也不需要下載,安裝硬碟都帶有。

ROOT的使用格式是:ROOT(HDX,Y)
其中X從0—N,Y也是。第一個硬
,第一個磁區就是(HD0,0),第一個硬,第二個區就是(HD0,1);
第二個硬
,第一個區就是(HD1,0),第二個硬,第二個區就是(HD1,1);如此類推,可以知道ROOT的用法了。
ROOT是GRUB識別硬
和檔案格式的命令,告訴GRUB啟動設備是什麼和啟動設備MOUNT的檔案格式,以及下一步可以到那裡找GRUB的配置檔案,啟動核心,或啟動IMG檔案等。

SETUP 和 INSTALL 是安裝GRUB 到指定位置如:MBR等,具體可以看HELP
檔案,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STAGE1,STAGE2針對不同的的
檔案系統,都可以到GRUB的套件裡或/USR/SHARE/GRUB目錄裡找到,拷到GRUB目錄下就可以了。

GRUB.CONF的格式如下:
default=0
timeout=10
splashimage=(hd1,2)/boot/grub/splash.xpm.gz
title WindowsXP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 +1
title RedHat9
root (hd0,1)
kernel /boot/vmlinuz-2.4.20-8 ro root=LABEL=/
initrd /boot/initrd-2.4.20-8.img
title Mandrake9.1
kernel (hd1,4)/boot/vmlinuz root=/dev/hdb5 quiet devfs=mount acpi=off vga=788
initrd (hd1,4)/boot/initrd.img

default=X為預設啟動的系統,0為排在第一個的系統,以此類推
timeout=XGrub選單停留的時間,單位為秒
title XXX,XXX為標題,也就是你要裝載的作業系統的名字,可以自己修改

rootnoverify (hd0,0) 告訴 GNU GRUB 您用的 Widnows C 磁碟在哪裡,但同時不要試圖將其掛載(『noverify’,可選項)。 chainloader +1 告訴 GNU GRUB 不要試著自己載入 Windows (自身無法完成),而應該將啟動行程交給 C
磁碟的首扇區,那裡含有原始的 DOS/Windows 啟動程序。
好了相信大家都能夠基本的認識GRUB,了解GRUB基本的使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love1968 的頭像
    Bluelove1968

    藍色情懷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