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當年今日出生的數學家: | ||||||||||||
|
||||||||||||
|
||||||||||||
以下是當年今日殞落的數學家: | ||||||||||||
|
弗蘭克·普倫普頓·拉姆齊(Frank Plumpton Ramsey,1903年2月22日-1930年1月19日,英語發音[fɹæŋk ˈplʌmtən ˈɹæmzi]),英國數學家、哲學家兼經濟學家。
生平
拉姆齊生於劍橋,其父親是麥格達倫學院的校長。他於溫切斯特公學學習,後來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數學。
他涉獵了很多領域。在政治上,他有左翼的傾向;宗教上,其妻指他是個「態度堅定的無神論者」。他和查爾斯·凱·奧格頓聊天時,說他想學德語。奧格頓便給他一本文法書、字典和一篇深奧的心理學論文並告訴他:「使用那本文法書和字典,告訴我們你的想法。」約一星期後,他不止學會了德語,還對語法書中一些理論提出了反對意見。
他閱讀了維特根施坦的邏輯哲學論。這本書深深影響了他,1923年他去奧地利跟維特根施坦討論。
貢獻
其哲學著作包括
- Universals (1925)
- Facts and propositions (1927)
- Universals of law and of fact (1928)
- Knowledge (1929)
- Theories (1929)
- General propositions and causality (1929).
有些哲學家將他視為可能比維根斯坦更偉大的哲學家。
一些重要貢獻:
鴿籠原理
I. 鴿籠原理 |
鴿籠原理是說將 k 個東西分成 n 類, 若 則有一類東西之數目大於或等於 r。 十隻鴿子分放在九個籠中,必有一籠至少放二隻鴿子。 五房客四房間,一定有二房客共一房間。三男追二女,必有二男為情敵。 十三人同行,必有二人同月生。五人分十六本書,必然有人至少獨得四本書。 這些都是鴿籠原理在生活中常碰到的實例。這樣平凡的道理人人在諸多待人接物中,不假思索屢用不爽。道理雖然簡單,巧妙地運用卻有意想不到的驚奇結果。
1.1. 連勝 21 次的圍棋高手 |
沈士海是位圍棋新秀,去年參加全國圍棋名人大賽,從地方初選到最後名人爭奪戰,一連比賽了11星期。沈高手之戰績輝煌,優勝記錄是:每日至少勝一次;每星期最多勝12次。由此記錄可推得在一段連續的日子裏,沈棋士不多不少連勝了21次。
結論似乎有點出奇。想一想,再看下面的證明。
設 s1, s2,…,s77 等為第 1 天,第 2 天,……最後第77天沈高手勝棋的累積數。由於每天至少勝一次及每星期最多勝12次,得
(1) |
令
(2) |
則
(3) |
s1, s2,…,s77 及 t1, t2,…,t77 共有154個數,但其值落在 1 至153之153個數中。由鴿籠原理,其中必有二個數其值相同。由(1)及(3),si 之間彼此不相等,tj 之間亦彼此不相等。 因此某一 sk 等於某一 tl。此即 sk = tl = sl +21 或 sk - sl = 21。換言之,從第 l+1 天至第 k 天,沈棋士不多不少勝了21次。
1.2. 園遊會中好友知多少 |
前日學校舉辦園遊會,我帶著妻子兒女參加。那天晴空萬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常。節目精彩,有吃有玩,孩子們格外高興。 正巧碰到一位多年不見的老朋友談笑言歡話當年,卻將妻子冷落在一旁,妻有意提醒似的朝我問:「聽說這麼多人中有兩人相識的朋友一樣多你信不信?」 原來妻子精通鴿龍原理,有意考我。好在我在這方面也不是弱者,略加思索,我得出一般的推論: 「一群人中必有兩人各有一樣多的知友」。 各位讀者,你認為這結論對嗎?想一想,再看下面的證明。
今有人數為 n 的一群人 S。S 可分為 A0, A1,…, An-1。 此中 Ai 表示 S 中有 i 個朋友的那些人。 視 ai 為鴿,Ai 為籠。在此 n 鴿 n 籠,鴿籠原理得不出結論, 但稍加注意就可看出 A0An-1 中必有一籠是空的。若 A0 不空, 表示有一人跟其他所有人都不是朋友,因此沒有一人認識所有其他 n-1 人, 此即表示 An-1,是空的;若 An-1, 不空表示有一人認識所有其他 n-1 人,因此不可能有一人跟其他所有人都不是朋友,此即表示 A0 是空的。故或 A0 或 An-1S 事實上分為 n-1 類。 由鴿籠原理,有一類至少有二人。換言之,有二人各有一樣多的朋友。
1.3. 科學小飛俠的紙牌遊戲 |
小飛俠一號鐵雄與三號珍珍,在掃蕩惡魔黨之餘暇,常愛玩一種鬥智的紙牌遊戲。遊戲開始前,兩人各準備五張空白的紙牌,各按自己的意思在每張牌上寫一個號 碼,然後各自將五張寫上號碼的牌與對方交換。 遊戲開始,兩人猜拳決定先後秩序輪流出一張牌。當出手之牌與桌面上適當挑選的牌加起來,其點數和為10之倍數時,出牌者得勝,比賽結束;否則輪到對方出牌 繼續比賽。若最後各人把百張牌出完而未分勝負,比賽即為雙和。這遊戲既簡單又有趣,鐵雄與珍珍玩得津津有味。但很奇怪,玩了千百次的記錄中,各有勝負,但 從來沒有雙和的情況發生。 有一次,他們就把這遊戲是否有雙和的問題請教南宮博士。他思索片刻,洞察其中道理後說:「是的,十個任意數目統統加起來若不是十的倍數,其中必有一部份加 起可被十除盡」。接著南宮博士又說:「事實上,任意給定 n 個正整數的數列 a1, a2,…,an,必定有一段連加起來是 n 的倍數。用鴿籠原理試證明看」。 小飛俠鐵雄不僅武功非凡,智力亦高,經南宮博士一提醒,花了一天一夜苦思,果然看透了問題並想出了證明。各位讀者,想一想,再看以下鐵雄的證明。
a1,a2,…,an,為給定之 n 個正整數列,設
以 n 除 sj 得商 qj,餘 rj 寫成
若某一 rk=0 則 sk 為 n 之倍數即得結論,因此假定所有 , j=1,2,…,n,則
r1,r2,…,rn 等 n 個數,
其值皆落在 1,2,…,n-1 等之 n-1 個數中,
由鴿籠原理,必有某一 rk 等於某一 ri。
故 sl-sk 為 n 之倍數。此即說
可被 n 除盡。
1.4. 十人中之高矮次序
十個人任意排成一列必定有四人是按高矮順序排列。
事實上,一般的情形,任意長度為 n2+1 之實數敘列必包含有 n+1
長度為 n+1 之遞增或遞減子敘列。
下面是組合學大師耶迪西 (Erdös) 的證明。
假設給定之實數敘列 a1,a2,…,an2+1 中沒有長度為 n+1 的遞增子敘列,
我們將證明必定有長度為 n+1 之遞減子敘列。
對任意 ai 考慮所有以 ai 為起點之遞增子敘列。
令 mi 為此種遞增子敘列中可能達到之最大長度。由開始的假定得
m1,m2,…,mn2+1 為 n2 +1 個數,
其值落在 1,2,…,n 之 n 個數中,由鴿籠原理,
必有 n+1 個 mi 取同一值。令
(4) |
若 則 ai1 接上以 ai2 為起點之最長遞增序列構成以 ai1 為起點, 長度為 mi2+1 之遞增子序列,因此 。 此與(4)式矛盾,故 ai1 > ai2,同理 ai2 > ai3, … 等。此即 ai1,ai2, … ain+1 是長度為 n+1 之遞減子序列。
1.5. 101個數中的奇蹟
從 1、2、3、……、200 的二百個數中任取 101 個數則其中必定有二數 s,t,使得 s 是 t 的因數或 t 是 s 的因數。 想一想,再看以下的證明。
任意選取之 101 個數記為 a1,a2, …, a101。
將 ai 中所有含 2 之因數刮出,寫成
其中 pi 為奇數。
p1, p2,…,p101 等 101 個數,
其值落在 1,3,5,… ,199 等之 100 個數中。
由鴿籠原理,知道某兩個 pi 相等。設 pk = pl = p 則
ak = 2tk p 及
al = 2tl p,令 s = ak,
及 t = al,則 s,t 滿足所要的條件。
1.6. 圓盤上之七點
半徑為 1 的圓盤上有七點,其中任意二點的距離都不小於 1。 則七點中有一點為圓心。結論有點出奇,想一想,再看以下證明。
將圓盤如圖一分成六塊相等之扇形
A1 O A2 ,A2 O A3,… , A6 O A1 等。令
圖一 |
除圓心外,圓盤上之任一點都屬同而僅屬於某一Si 。 若七點中無一為圓心,則其中有二點屬於同一 Si。但 Si 中之任意二點的距離都小於1,故不可能七點中無一點為圓心。結論確定。
1.7. 正三角形內之三個區域
正三角形 ABC 各邊長為 1, 將 ABC 所圍成的點集合,任意分成 S1,S2,S3 三區域, 則必定有某一 Si 之直徑大於或等於 了。 此中所謂點集合 S 的直徑是指 S 中任意兩點距離的最大數。 由於 S1,S2,S3 之形狀毫無限制,初看,問題是似乎很難, 想一想,再看以下的證明。
令 O 點為正三角形的中心,O、A、B、C 中任意兩點的距離都大於或等於 。視 O、A、B、C 四點為鴿, S1、S2、S3 為籠,由鴿籠原理,某一 Sk 包含此四點之兩點。 因此 Sk 之直徑大於或等於 。
1.8. 廣義的鴿籠原理
給定非負的整數 q1, q2,…,qn,將 k 個東西分為 n 類,
若
則一定有某第 i 類東西個數大於或等於 qi 個。
這是鴿籠原理一般情況。它的證明很簡單,假若結論不確,即是說第 1 類東西小於 q1,第 2 類小於 q2,……第 n 類小於 qn。
則所有東西總和
此與前提矛盾故不可能。
當
時即為原來的鴿籠原理。
II. 三個知友或三個陌生人
鴿籠原理有一種更廣義的形式,那就是組合學上有廣泛應用的蘭姆西 (Ramsey) 定理,定理敘述前先看一個特例。
2.1. 三知友或三鮮人
一群人,人數大於等於 6,必然有三知友兩兩彼此認識或有三新鮮人兩兩彼此都不認識。以下就是證明。
任取一人名之為 A,其他人,人數至少為 5,可分為二類。 與 A 認識者為一類,與 A 不認識者為另一類,由鴿籠原理, 必有一類人數大於等於 3。 令此三人之名為 B、C、D。 若 B、C、D 皆與 A 認識 且其中有二人彼此相識,則 A 及此二人為三知友, 不然 B、C、D,兩兩不認識則 B、C、D 為三新鮮人; 若 B、C、D 皆與 A 不認識且其中有二人彼比不相識, 則 A 與此二人為三新鮮人,不然 B、C、D 中兩兩互相認識則 B、C、D 為三知友。無論有三知友或三新鮮人,結論都是對的。
6 是滿足上述性質最小整數,它有特殊的意義,我們記為 N(3,3;2) = 6, 表示「一群人 S,人數未知。但 S 中任 2 人的關係分為兩類,且知道 S 中有一小群人 T,T 人數為 3 而 T 中所有 2 人的關係都屬於同一類,則 S 的人數至少為 6」。圖二中頂點 A、B、C、D、E 代表五人,其二人之關係分為實線相連的與虛線相連的兩類。 很容易看出任意三人其所有 2 人的關係不可能屬於同一類。
圖二 |
2.2. 蘭姆西定理
為敘述方便,集合 S 的子集 T 若具有 l 個元素我們稱 T 為 S 的 l-子集。蘭姆西定理是說
- 蘭姆西定理:
將 S 中 l-子集分為 S1,S2,…, St 等互不相交之 t 類,任意給定不小於 l 之 t 個整數 q1,q2,…,qt,一定可以找到一個最小整數 ,只要 S 的元素個數 ,S 中必定有子集 T,其元素個數為某一 qk 且所有 T 之 l-子集都屬於 Sk。
當 l=2, t=2, q1 = q2 = 3 時
N(q1,q2;l) = 6 即為上一節所舉的例子。當 l=1 時
即是鴿籠原理。
蘭姆西定理可以說是將鴿籠原理從裝 1-子集的籠子推廣到裝一般 l-子集的籠子。
稱為蘭姆西數,
一般情形蘭姆西數並不能寫成 q1, q2,…,qt 及 t 的整齊形式,這也是此定理難說、難懂的原因。
蘭姆西數由定理可知是確定存在的,但到底為何數,所知極少。譬如
蘭姆西定理的證明運用數學歸納法,雖巧妙但稍微繁複,在此從略。有興趣的讀者請參看文後參考文獻。
為了使讀者對蘭姆西定理有比較具體的形象,我們用以下不太精確的語言再加說明。 考慮 l=20,q1=50,q2=10 的情形。 定理告訴我們蘭姆西數 N(50,100;20) 存在, 但 N(50,100;20) 確為何數並不知道,姑且當它為1000好了。 S 是一個點數大於或等於1000的集合, 將 S 中所有20點的集合分為黑與白兩類。 那麼,S 中一定有一個子集 T 滿足下列二條件之一:
- (1) T 共有50點且 T 之所有20點的子集(此種子集的個數有 個)都是黑的。
- (2) T 共有100點且 T 之所有20點的子集(此種子集的個數有 個)都是白的。
2.3. 平面上之凸多邊形
平面上四點,雖無三點共線,但不一定構成凸四邊形,然而點數超過四點必定其中有四點構成凸四邊形。我們將在此給予更一般性的證明作為蘭姆西定理應用之一例。
- 定理 對任意 的整數,可找到正整數 N(m)。 若 ,平面上無三點共線的任意 n 點中必定有 m 點構成凸 m 邊形。
借用兩個事實作為引理。
- 引理1: 平面上有五點,其中任意三點不共線,則五點中必有四點構成凸四邊形。
- 引理2: 平面上有 m 點,其中任意三點不共線,但任意四點構成凸四邊形, 則此 mm 邊形。 點構成凸
定理的證明如下:
將平面上所有四點的集合分為兩類 S1 及 S2。四點構成凸四邊形者屬於 S1;四點構成凹四邊形者屬於 S2。 設定 q1 = m,q2 = 5 及 l=4,則蘭姆西數 N(m,5;4) 存在。 令 N(m) = N(m,5;4)。 若 ,平面上 n 點的集合 S,其中無三點共線者必含有一子集 T 滿足(i) T 具有 m 點且 T 之任四點構成凸四邊形,或滿足(ii) T 具有 5 點且 T 之任四點構成凹四邊形。但由引理 1, (ii)之發生為不可能,故 T 滿足(i)。由引理 2 得知 T 構成凸 m 邊形,定理得證。
N(m) 之存在已證明確定,但 N(m) 確為何數與蘭姆西數一樣所知無幾。 例如 N(4)=5, N(5)=9 但 就不知道了。 有人猜測 N(m)= 2m-2 +1 ,對此至今尚無證明或反證。
2.4. 圖形學觀點看蘭姆西定理
圖形學(Graph theory) 是組合理論很重要的一分支。 很多非連續模型 (Discrete model) 都可用圖形 (graph) 來描述。 所謂的圖形是指一個有限集合 V 及 V 中之一些 2-子集 E。V 中之元素稱為點, E 中之元素稱為線。普通記為 G= (V,E),稱 G 為一圖形 (graph)。 若 (x,y)E 中元素,則稱點 x 與點 y 相鄰或點 x 與點 y 有關聯。 以下圖三都是圖形簡單的例子。圖三中以「‧」代表屬於 V 之點, 兩點間若有線相連則此兩點構成的 2-子集屬於 E。 為
圖三 |
結構最簡單的圖形為 E 等於空集合或 E 等於所有 V 之 2-子集。 前者稱為無趣圖形,後者稱為完整圖形。 完整圖形之點數有 p 個時稱該圖形為 p 階完整圖形, 記為 Kp 圖三中前三個圖形各為2階,3階,4階的完整圖形。 對任一圖形 G=(V,E),我們可以考慮其互補圖形 , 此中,V' = V 及 E' = 所有 V 之 2-子集扣除 E。 圖三中最後兩個圖形互補。
給定一個圖形 G=(V,E),很自然將 V 之所有 2-子集分為二類 S1 = E。
及 S2 = X-E。p 及 qG 之點數 n
N(p,q;2) 時,V 中有子集 T 滿足
(i) T有 p 點且T之所有 2-子集屬於 S1,
或滿足(ii) T 有 q 點且 T 之所有 2-子集屬於 S2。換言之,
為不小於 2 之整數。若
- (i) 發生時 T 為 Kp;
- (ii) 發生時 為 Kq。
因此蘭姆西定理以圖形學之觀點是說:
「對任意給定不小於 2 之整數 p 及 q 必有一正整數 N(p,q;2) 存在。 任意圖形 G,只要其點數 ,必然 G 包含 Kp 或 包含 Kq。」
例如,知道 N(3,6;2)=18。這表示點數 17 以上的圖形必然有 3 點,兩兩有線相連;或有 6 點,兩兩無線相連。
III. 鴿籠原理的挑戰
善用鴿籠原理常有奇妙驚人的結果,
各位讀者,你是不是也想一顯身手,
以下是鴿籠原理對你的挑戰。
- §3.1.
任意 52個整數中,必定可以選取2個,使得其和或其差為 100 的倍數。
- §3.2.
在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上有十點,則必定有二點其距離至大為 。
- §3.3.
從 1 到 2n 的 2n 個自然數中任取 n+1 個數,
必定有二數其一為另一的倍數或因數。
- §3.4.
阿德今年高三畢業,距離大專聯考尚有37天。
為了有效支配時間,他決定每天最少用1小時,
總共用60小時準備數學科目的綜合溫習。
不管阿德如何安排他的時間表(時間表以小時為單位),
在一段連續的日子裡,阿德將花 13 小時在溫習數學上。
- §3.5. 任意給定 mn+1 個自然數,必定有下列二情形之一發生: (i)可找到 m+1 個數 a1,a2, …, am+1 等, 其中兩兩互不整除;或 (ii) 可找到 b1,b2, …, bn+1, 等 n+1 個數,其中 b1 除盡 b2,b2 除盡 b3,…… bn 除盡 bn+1。
最後,我們以一個小故事結束本文。
- §3.6. 世界人口何其多
大華好奇的問小明:「世界上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小明裝大人樣說:「世界上的人不計其數,但至少比任何人的頭髮數還多。」
大華很有自信的又說:「這樣的話,世界上一定有兩人,他們的頭髮一樣多。」
想一想,為什麼大華那麼肯定而有自信。
- 1. Richard A. Brualdi,《Introductory Combinatorics》, North-Holland Inc., 1977.
- 2. Herbert J. Ryser,《Combinatorial Mathematics》, The Carus Mathematical Monographs No.14,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 3. Richard Walker,《The Pigeonhole Principle》, The Mathematical Gazette, Vol. 61, No 415, March, 1977.
- 4. 黃光明:〈組合學漫談〉,《數學傳播》第一卷第四期(4),民國 65 年 3 月。
P博學多聞, Q是他的學生.他們常在一起討論數學.某天...
P:我可以證明,台中市一定有兩個人頭髮一樣多!
Q:這我也可以.
P:說說看!
Q:至少有兩個光頭嘛!
P:你會把 化為小數嗎?
Q:嘿!簡單啊!
P:試試看吧!
Q:就除一除嘛,
P:我有一個學生數學向來不錯,幾年前吧,他參加數學系甄試,據說當時教授問他"為什麼
一定可以化為循環小數?"
這基本的數學原理課本不提,考試不考,當然老師不教(可能也沒時間教),於是他被打敗了!你能不能解釋為什麼
一定可以化為循環小數嗎?
Q:我是可以算出來啦,只是我不懂你所說的"解釋"到底是什麼意思?
P:其實廣義的講應該這麼說,任意的分數都可以化為循環小數,只是舉 為例罷了Q:嗯.....那就有點麻煩…
P:我問你,"7隻鴿子飛回鴿籠,如果鴿籠只有6個,則有一個籠子裡會至少會有兩隻鴿子.",這句話你相信嗎?
Q:那當然,想也知道.可是循環小數這問題和鴿子有關係嗎?
P:嗯,你先聽聽,我們稱剛剛這句話為"鴿籠原理",也有人把它叫"抽屜原理".
比較數學化的說法是這樣的,若把kn+1(k1)物件放入n個盒子,那麼一定有一個盒子中至少有k+1個物件.
Q:所以說,如果台中市人口超過100萬人,而每個人的頭髮最多1萬根,就至少有101個人的頭髮會一樣多囉?
P:聰明!
Q:那麼,為什麼 一定可以化為循環小數呢?
P:因為餘數一定小於除數,所以你把7除以23,多除幾次,就23次吧,假如餘數都不相同,則餘數是1,2,3,...22中的幾個;但是鴿籠原理說,這是不可能的,其中一定至少有兩個餘數相同,所以餘數相同的地方就產生循環!簡單吧!
Q:喔~我知道了.另外,前一陣子我被"聖經密碼"這本書驚嚇到了呢!.
P:為什麼?
Q:作者Michael
Drosnin把某一版本的聖經用電腦每隔幾個字母選取一個後排成一列,叫做等距密碼,結果發現許多諸如"拉賓遇刺"這樣的句子.Drosnin在這本書裡宣稱:上帝在聖經裡預警了幾千年後的災難,有憑有據,言之鑿鑿.真教人害怕…
P:先考考你,陳水扁總統說:統一不是唯一的選項時,中共與美國都很生氣,誰在暗爽?
Q:是李登輝嗎?
P:是O.K,全家福,與萊爾富...
P:在平面上隨便畫5個點,任3點不共線,則其中一定會有4個點形成一凸4邊形,你相信嗎?
Q:還是腦筋急轉彎嗎?還是說你是要告訴我,這跟聖經密碼有關?
P:這是一位匈牙利數學家Paul 小時候玩的遊戲.1935年,他和George
Szekeres證明了只要點數夠多,我們就可以找到任意的凸n邊形.
Q:這有什麼特殊的涵義嗎?
P:那解釋了,我們可以在夜空找到一些星座.
Q
學生:意思是說,我灑一把芝麻在桌上,我就可以把某些點連起來,讓它看起來就像是一隻小白兔?
P:聰明!只要你灑的芝麻夠多.
Q:數學有點好玩耶,也許我可以考慮念數學系.但這跟聖經密碼有關係嗎?
P:後來,發現他的定理只不過是Ramsey定理的特例.
拉姆西(Frank
Plumpton Ramsey
1903~1930)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英國數學家,不幸年青早逝.Ramsey定理的數學形式很抽象,他本人倒是舉了一個有名的例子:世界上任意6個人中,總有3個人相互認識,或互相皆不認識.(註)
Q:也許我的腦筋要轉好幾圈才能理解.
P:
另外,把1,2,3,4,5作任意重排,則其中至少有3個數是遞增或遞減(例如排成1,4,5,3,2則1,4,5是遞增).
Q:這也是小時候玩的遊戲嗎?P:沒錯!長大後就變成"在前n2+1個自然數中,至少必定有n+1個是有序的"(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Q:這大概很難證明吧!我看我還是不要念數學系的好…你還沒有告訴我聖經密碼的事哩.
P:Ramsey
定理說,"不可能完全無序",意思就是說,只要點數夠多,我們就可以在裡面"看出"你要的任何圖像,所以你可以在夜空中看到各種星座;同理,叫一隻猩猩在
打字機上亂打,只要字母夠長,你可以找到你要的任意有意義的句子,Drosnin用電腦做所謂等距密碼,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Q:你的意思是說,我用其它書也可以找到"密碼",例如莎士比亞全集也可以囉?
P:對,如果你還想念數學系,我建議你用尤拉全集.無獨有偶地,一位高中生O'Leary把
寫成小數點,對應到26進位數,每一個數對應一個英文字母.在"不可置信的Pi碼"一文中,他把3.14 15 9 26 5對應到C.N O I S E,而NOISE是一個有意義的字;接著,他把
用二進位表示,做了許多花樣後也找到了"密碼",宣稱可以預測股票市場,並且宣稱其中一個圖像是下一屆總統的側面圖(當然,他找到隱而不宣的理由).
其實,這些都是無稽之談.
這些就是李國偉先生所謂的偽科學,你可以看看李先生的書" 一條畫不清的界線".在科學與偽科學之間畫一條清楚的界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Q:聽你這樣講,我還是不懂Ramsey定理,但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了.
註:我們把這例子擺在習作(8),請注意它的證明用到了鴿籠原理,Ramsey定理是鴿籠原理的推廣,這是組合學的範疇.可別小看了組合學,李國偉先生先專攻數理邏輯,後來轉攻組合學,使台灣成為一個堅強的組合學研究團隊而揚名國際.
你只要到"大英百科全書輸入"Ramsey
Theorem"就可以找到Ramsey定理的內容
習作
- 為什麼一定可以化為循環小數? [解答1]
- 將9個正整數a1,a2,...a9重排成為b1,b2,…b9,則 (a1-b1)(a2-b2)…((a9-b9)必為偶數 [解答2]
- 任給7個相異整數,求證其中必有2數,其和或差是10的倍數 [解答3]
- 任給52個整數,必有兩個數,其和或差是100的倍數
- 座標平面上任5個格子點,至少有兩點,其連線段中點也是格子點[解答5]
- 坐標平面上有相異的10個點,其中沒有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每一點均為格子點,試證明這10個點兩兩之間的連接線段中,必有一個異於這10個點的格子點。( 點A為格子點的意思,就是點A坐標(m , n)中,m , n均為整數)中學生通訊解題第三期 88301
- 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邊上有10點,則必定有2點,其距離小於或等於
- 在邊長=1的正方形內任取5個點 試證至少有兩個點的距離小於或等於 [解答8]
- 在邊長=1的正方形內任意放入9個點,則其中至少有3個點,其所圍成的三角形面積不超過 [解答9]
- 已知ABC的面積=1,D是AB上任一點,E是AC上任1點,F是DE上任一點;則 BDF,CEF中至少有1個面積小於或等於
- 從1到100的正整數中任取51個數,則其中會有1個數是另外1個數的倍數(然後改成從1到2n的正整數中任取n+1個數)[解答11]
- 設a1,a2,...,an是正整數數列,則至少存在正整數 k,l;其中0< k< l< m+1,使得ak+ak+1+...+al是m+1的倍數,
- 會議中有n個人參加,每一個人至少認識其中另一個人,則n個人中至少有2人認識的人數相同,為什麼?
- 對於任一實數r,存在一分數p/q,使得 P.G.L.Dirichlet原理 1805-1859 [解答14]
- 在一圓上取6個點,在每兩點間作連線段,如果把每個線段任意地塗成咖啡色或藍色,則有一個 三角形,它的三邊同色. 世界上任意6個人中,總有3個人相互認識,或互相皆不認識[解答15] Frank Plumpton Ramsey 1903~1930
- 在前n2+1個自然數中,至少必定有n+1個是有序的(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 1913~1996) [解答16]
- 由算術數列1,4,7,...100中任取20個數,其中必有兩個,其和為104
- 任給5個整數,則其中必有3個數的和是3的倍數
- 在一個半徑=6的圓內任意放6個半徑=1的小圓,試證總會有一個空位置放入一個半徑=1的小圓
- 設m是任一偶數,m個整數a1,a2,...am滿足
a1+a2+...+am=2m
試證:一定可以把這m個數分成兩組,使得每一組的和都是m
問題來源: 抽屜原則及其他 p.66
解答 [!!順序有問題]
- [解答1]因為餘數一定小於除數,所以你把23除以7,多除幾次,就23次吧,假如餘數都不相同,則餘數是 1,2,3,...22;但是抽屜原理說,這是不可能的,其中一定至少有
兩個餘數相同,(就是說,現在你把23個
蛋放入22個碗中)餘數相同的地方就產生循環!如果我們"認定"有限小數也是一種循環小數,,則我們可以說所有的分數都是循環小數,所有的循環
小數都是分數.一個可以化為有限小數的分數長什麼樣子?
- [解答2]如果(a1-b1)(a2-b2)…((a9-b9)是奇數,則 對i=1,...,9,ai-bi是奇數,則a1,a2,…a9中奇數與偶數個數一樣多,矛盾! 數學的發現趣談 p.028
- [解答3]考慮 10k,{10k+1,10k-1},... ,{10k+5,10k-5} ,6個"巢" 則至少有兩個數在同一巢內
- 同上[解答4]因為10個點坐標均為格子點,根據整數的奇偶性來分類,可分為(奇,偶)、(偶,奇)、(奇,奇)、(偶,偶)四個情形,故必有二個頂點的坐標其奇偶性一樣,設這兩個點為A,B,則線段AB的中點M必為格子點,因為10點中任3點不共線,所以M必異於這10點。
- [解答5]假設這5個點的座標為(ai,bi);(a1,b1)與 (a2,b2)的中點為((a1+b1)/2,(a2+b2)/2) ,所以,只要a1與b1,a2與b2皆有相同的奇偶性 即可,但是任意平面上格子點分成4類:(奇,奇),(奇.偶),(偶,奇),(偶,偶);由鴿籠原理,5個點至少有兩個點有相同的奇偶性.
- [解答6]同[解答5]
- [解答7]顯然
- [解答8]把原正方形切成4個全等的小正方形
- [解答9]用3條平行上下底的直線把此正方形平分成4個矩形,則至少有3個點會落在同一個矩形內
- [解答11]1到100之間奇數與偶數各有50個,把它們寫成ai=2mbi ,其中若ai是奇數,則m=0;又bi是1,3,5,...99里面的數,今任取51個數,由鴿籠原理,存在 兩個數長成2mbk,2nbk的樣子,亦即此兩數有倍數關係
- [解答14] 數學探奇 p.87
- [解答15]考慮由點1與其他5點所連之線段,因為有5個線段,由鴿籠原理至少會有3個線段同色(圖中之咖啡色),假設是12,13,15;假設任3點所構成的的邊皆不同色,所以23為藍色,同理,35為藍色,則在考慮25時得到矛盾
- [解答16]抽屜原理及其他,凡異出版社 p.14
- 抽屜原理及其他 p.97 凡異出版社
- 數學傳播季刊14卷第4期 p.100
- 數學傳播季刊21卷3期 p.63 棋盤染色問題與二部Ramsey數
- 通過問題學解題 p97,九章出版社
- 數學探奇 p.87 米蓋爾.德.古斯曼 著
- 不只一點瘋狂 p.109
- 數學的發現趣談p.028 蔡聰明教授 著
- 科學教育月刊 232期
- 不可置信的Pi碼
- 一條畫不清的界線
第10章 李國偉 著
References:
http://www-history.mcs.st-andrews.ac.uk/history/Mathematicians/Ramsey.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nk_P._Ramsey
Frank Plumpton Ramsey, 1903-1930.
http://www.fil.lu.se/sahlin/ramsey/content.asp
http://www.eumed.net/cursecon/economistas/Ramsey.htm
http://www.answers.com/topic/frank-p-ramsey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