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mage 「http://www.puli.com.tw/wushi/images/title.jpg」 cannot be displayed, because it contains errors.

去年(2005)四月四日, 日本走狗李登輝派牠的賤種台灣人台聯黨去祭拜日本的靖國神社, 台灣在日本統治下, 竟然讓一些台灣人變得如此下賤, 難怪日本人會吃定台灣, 台灣人如果是追逐這種所謂的"低賤的台灣人尊嚴", 那李登輝你還有臉去拿每年台灣人施捨給你的退休奉嗎 ? 猶太人在當年二次大戰被納粹濫殺者, 不計其數; 戰後, 猶太人組織一個隊伍, 到全世界各地, 一一找這些德國納粹兇手算帳, 報仇; 我們台灣人不但不找日本鬼子算帳, 你李登輝這個混蛋竟然還找一些頭腦不清的台灣人去拜那些殺台灣人的兇手, 你李登輝是不是頭腦裝屎,還是你李登輝樂於當日本皇民, 日本走狗? 有時間看看霧社事件, 摸摸自己的良心, 是否對得起台灣人? 不要光靠一張賤嘴巴只會唸唸有詞, 碎碎念的說 : "我愛台灣", 如果真的愛那才是賤你媽的大頭鬼 !

霧社事件1930年發生在台灣南投霧社的抗日行動及屠殺事件。當地泰雅族(其中的賽德克族)因為不滿日本殖民時期日本政府的壓迫及暴行,在霧社發動起義,而莫那魯道則是事件的領導人。

背景

台灣總督府為了山區的礦藏、樟腦、與木材,在山區大肆開發。樟腦是台灣總督府的重要財源,因此台灣總督府便積極的推行「理番」政策,將武裝力量伸入山區,對不願服從的山地原住民部落髮動攻擊。在霧社事件之前此地就發生過好幾次武裝衝突,包括深掘事件霧社蕃膺懲事件奇襲腦寮事件等,造成此地的泰雅族原住民死傷慘重,雖然最後在武力威脅與日人的生計大封鎖之下被迫繳械,但是原住民對日本政府的怨恨已經難以消滅。

除了武力征服,日人更希望經由摧毀原住民文化,達到征服原住民的目的。日人禁止黥面、出草,還推行「和番」的婚姻政策。甚至唆使脅迫親日的部落攻擊反抗的部落,造成自相殘殺的慘劇,薩拉矛抗日事件便是一例。另一方面,為了開發山地資源,修築軍警道路,日人又強迫原住民服勞役,使其無暇從事生產與狩獵。在不斷壓迫之下,有的部落勢力衰退,有的漸趨強大,有的屈服、有的反抗,此地的泰雅族部落面臨前所未有的浩劫。

事件起因

現有兩種說法:

砍伐林木

當時霧社大肆砍伐林木,政府為優待入山工作人員,除正式警察外,其他入山勞工日人皆一律給以警察或隘勇名義,因入山待遇高又可橫行霸道,巧取豪奪, 是故日本浪人惡徒趨之若鶩,身著警察製服之日人遍地皆是。一日因砍伐不當導致五個正在工作的原住民被壓死,且有許多族人在搬運木頭時被日人毆打。

敬酒毆打事件

根據日本警方的1930年10月7日的紀錄,在一場婚宴時,莫那魯道長 子塔達歐.莫那想跟與同僚一起路過的日警吉村克己巡査敬酒,當他拉著吉村的手時,吉村以「討厭那個不潔的筵席而欲加以拒絕,要將被握住的手甩開」為由,以 警棍對塔達歐.莫那毆打兩次,其他原住民憤而群起圍毆日警。爾後在比荷.瓦利斯和比荷.沙波的策動下,成了「霧社事件」的近因。

事件過程

第一次霧社事件爆發

日本昭和5年(1930)10月27日為台灣總督府為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台被殺而舉行「台灣神社祭」,霧社地區照例舉行聯合運動會,此時警備鬆弛。泰雅族賽德克霧社群(即德奇達雅群) 之馬赫坡、荷歌、波亞倫、斯庫、羅多夫、塔羅灣等6部落反日的賽德克族人,趁霧社地區晚秋季節之破曉時分,由霧社群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首先發難,分隊襲擊附近的警察分駐所十三處。同時進襲霧杜警察分室、學校、郵政局、日本人官舍等。砍殺了各地警察霧杜公學校舉行秋季運動會的無辜日本人一百三十六名(其中有二人是著日人服裝的台灣人被誤殺),又殺傷了二百十五人,並縱火燒燬警察駐在所,獲得槍枝180挺和彈藥23037發。泰雅族人霧社起義後即切斷各通往外地的電話線。值得一提的是,當地原住民警察花崗一郎、二郎,沒有參加起義,選擇帶著家人自殺,此事在日治時代結束後,引起不少爭議。

日軍鎮壓



由馬赫坡高地之塹壕向馬赫坡大岩窟砲擊

此一義舉抗暴事件爆發後,震驚全台灣台灣總督府立即下令緊急調派台灣各地之警察隊與軍隊進攻霧社,臺中州廳亦向台灣總督府請求派兵支援,除派屏東第八飛行連隊之飛機,飛來霧社山區實施偵察和威嚇飛行外,並調派臺中臺南臺北花蓮港之駐軍往埔里、霧社挺進,鎮壓討伐起義原住民。

抗日六部落族人退回各部落後,分成二線,塔洛灣戰線由荷歌社頭目塔達歐.諾干率領,馬赫坡戰線由莫那魯道率領,31日與日人軍警部隊對決後,除馬赫坡社外其他部落都被日人佔領,反抗主力退到馬赫坡社,其餘散在各溪溪谷。等到11月2曰馬赫坡社被軍警佔領後,起事原住民完全退入山中,大部份退至馬赫坡、塔羅灣兩溪溪谷,利用懸崖絕壁的有利地勢與日方作戰。

11月5日,日軍臺南大 隊在馬赫坡社東南方高地附近死傷慘重,遂增派部隊配備機關槍、飛機,並以飛機投擲「特殊彈」(催淚瓦斯彈),對躲藏在密林中的起義原住民進行攻擊。有學者 宣稱日軍使用毒氣彈,證據為11月3日台灣軍司令官寄予陸軍大臣的「有關兵器送附之文件」中有「有鑑於叛徒的躲藏區域為有斷崖的森林地帯,希望能使用腐蝕 性投下弾及山砲弾並請盡快交付」的記錄。

先前此地的原住民時常因為爭奪獵地而彼此征戰,就在霧社事件之前,莫那魯道也曾經攻打過週遭的社;日軍解除之前對出草的禁令,並利用馬赫波社和他社爭奪獵地的嫌隙,脅迫利誘霧道澤、土魯閣、萬大、馬力巴、白狗諸等社的山胞,以提供賞金和槍枝彈藥為條件,命令諸社組成「味方蕃」襲擊隊,協助日人軍警部隊的討伐戰役。

彈盡援絕 壯烈犧牲

在糧食彈藥皆有限的情況下,抗日族人退守馬赫坡岩窟,不是戰死就是在巨木下自縊。最後莫那魯道眼見大勢已去,持槍自殺。在內山巖窟的兒子塔達歐‧莫那不接受招降,與被迫前來招降的妹妹一起自縊。

事件結束後的統計:約700名原住民死亡、約500名原住民投降。日人出動飛機、大砲、精銳武器,及1,306名警察部隊、1,303名軍隊、1,563名官役人伕,軍警共戰死者28名、受傷26名;協助日軍的原住民戰死22名、受傷19名。在進行了為期四十餘日的圍剿討伐戰役後,始將事件剿平。

第二次霧社事件



道澤群獵得的人頭

11月10日道澤群總頭目泰目.瓦利斯,被起義的原住民殺死,讓道澤群懷恨在心。更由於霧社事件日人使用「以夷制夷」策略,脅逼此二部族組成「味方蕃」襲擊隊,投入戰事,造成霧社各族群之間的仇怨擴大,但是因日本政府決定從輕處分霧社事件的參與者,造成道澤群憤恨不平,乃於4月25日清晨時分,道澤 群的壯丁組成襲擊隊,分批攻擊霧社事件餘生者居住之西寶、羅多夫二收容所,被殺死及自殺者共216人,達到報仇目的的道澤群襲擊隊員,共砍下101個首級,提回道澤駐在所向日警繳功。此一「保護蕃收容所襲擊事件」被稱作「第二次霧社事件」。據稱此事乃日人背後主導。

日人對殘餘族人的處置

為了防範霧社地區各族群之間的仇怨,造成日人治理上的一大難題,同時便於集中管理,昭和6年(1931)5月6日,日人將霧社事件298名生還者,強制移居到北港溪與眉原溪交會處之川中島(今互助村清流部落)。然而日本當局依然沒有放過他們,日人在事件之後開始調查生還者中暗中加入的抗日份子。最後,數十名族人被警察帶走後被凌虐殺害。

帶來的影響

事件前霧社總督府理番政策的重點地區,儘管如此還是出現了大規模的反抗。因此總督府修正了對台灣原住民的歧視政策,並且加速皇民化教育。對原住民做思想教育的同時,也嘗試將原住民遷 移到平地定居,使其過著農耕生活。昭和14年(1939),日人興建了萬大水庫,原居於此的巴蘭社群(巴蘭、塔卡南、卡茲庫)的耕地遭到淹沒,日人又將巴 蘭社群的族人集體遷到北港溪中游臺地,取名為中原社。原居霧社地區的霧社群賽德克族人,除西袍、土岡二社外,全部被移居到北港溪流域。

現在

國民黨政府將日本人殉難記念碑拆毀,改立原住民紀念碑。現在的霧社(屬南投縣仁愛鄉)當地設有霧社事件紀念公園。台灣公共電視台曾於2004年製作電視影集「風中緋櫻」敘述這段故事。

參考


相關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love1968 的頭像
    Bluelove1968

    藍色情懷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