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yte╱北京
2005-06-16
據港台媒體報導,由蘋果電腦(Apple)推出、一向與PC劃清界線Mac,日前宣佈將放棄長久以來
PowerPC
Gx系列處理器,轉而投向英特爾(Intel)的懷抱。雖然蘋果迄今尚未中止與IBM、Freescale(從Motorola半導體部門獨立出來)等
CPU老戰友的合作關係,甚至初始只有Mac mini內建Intel
CPU。不過,就目前Intel處理器的C/P值(性價比)與產能來看,Mac全面轉換為英特爾核心只是的遲早問題;而在系統發展上,Apple此舉將促
使Mac與PC間的鴻溝逐漸填平,僅剩Mac OS的區隔而已。
儘管iPod、iTunes為蘋果在CE(Consumer
Electronics)市場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帶進可觀獲利,但本業的Mac主機,一路走來卻總是跌跌撞撞、處於不如Wintel(Windows作業
系統加上Intel處理器)陣營的局面。歸咎原因,不外乎Mac總是以高價位著稱,連帶出貨量、市場佔有率一直未見起色,甚至1998年Power
Mac
G3在當時全球個人電腦的市場佔有率低於3%,就連佔有率最高的美國也只有5%不到。因此,寄望英特爾處理器扮演救亡圖存的角色,讓Mac一併兼顧價格與
性能。
事實上,蘋果向x86靠攏,未來在Mac硬體架構上的變化將產生2種可能。其一是除了英特爾處理器外,連同主板、晶片組及GPU等也都一併轉換至x86平
台;第二種則是僅搭配Intel處理器,其餘零部件仍維持Mac規格,由蘋果自行研發。其實這2種發展的影響,Mac
OS首當其衝而必須改寫,這不禁讓蘋果擁護者懷疑,先前作業系統版本與應用程式間的相容性夢魘是否再現?
以往,蘋果族群會因為Mac OS而選擇Mac主機,一旦Mac OS相容於x86處理器,表示未來Mac OS
X將能在一般個人電腦上執行,也等於蘋果一貫的軟、硬體綁樁策略破局。即便蘋果資深副總裁Phil Schiller一再強調:‘不准Mac OS
X安裝在Mac以外的硬體平台’,但換用英特爾CPU後,倘若Mac仍無法在價位上低於PC、抑或是平起平坐,站在使用者角度,勢必演變成Mac OS
X搭配PC的情況出現。
筆者認為這次的順應潮流之舉,算是為蘋果開闢了一條羊腸小徑,不過要跳脫一蹶不振的陰影,必須重視以下問題,適時調整市場方針,同時掌握使用心態,才能讓Mac邁向康莊大道。
用量競賽不容忽視
不可諱言的,蘋果確實在IT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技術發展也成為PC指標而拔得頭籌,如1977年一戰成名的Apple
II即是。不僅如此,作業系統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概念,於1984年已出現在Macintosh(麥金塔)主機上,微軟直到隔年的Windows
1.0版才導入。同樣地,PnP(Plug & Play)機制是Mac OS先行採用,微軟在推出Windows 95後才對其支援。
另外,Macintosh也率先搭載光碟機,且SCSI介面也是首次現身於Macintosh。既然搶佔先機,為何沒有叱吒風雲,反而是由Wintel發
揚光大?關鍵在於蘋果忽略了用量競賽,反覆在IBM與Motorola間舉碁不定,始終不願意放棄特立獨行的產銷策略。換句話說,在IT產業技術超前並非
絕對,成功仰賴的卻是眾多用戶的支援,就像1394不論規格還是實際傳輸,全面優於USB標準,但試問現今有多少周邊裝置支援1394?
同時,蘋果堅持封閉架構,Mac除CPU是由IBM、Freescale供應外,主板、晶片組及GPU均是自行設計、開發,然後由合作廠商代工生產,到目
前為止仍未開放專利。其實追本溯源,滿足消費者的不外乎就是‘物美價廉’原則,既然PowerPC落後Pentium、無法達到‘物美’境界,那僅剩‘價
廉’一途,而不是憑藉ID(Industry Design)外觀,主打高貴精品路線。
控制價格必須以市場佔有率為基礎,當初如果ATI不授權給下游顯示卡廠商,想必現今無法與NVIDIA一比長短。然而,Power
Mac出貨量卻一直未見起色,也難怪Freescale不會因為即將失去合作多年的盟友而捶胸頓足,畢竟連Freescale通信部副總裁Tim
Doke都表示:‘蘋果只占公司年度總營業額的3%,甚至晶圓產量僅2%’,可見Power Mac的出貨量與PC間實在是天壤之別。
翻修Mac OS才有明天
Mac之所以一路載浮載沈,CPU決策失誤、不願授權Mac硬體專利等固然是主因,但另一個關鍵卻是蘋果引以為傲的Mac
OS作業系統。當前PC作業系統霸主微軟,每當開發新版Windows時,都不得不順應民意、審慎評估該作業系統與新舊應用程式的相容性。不過,在Mac
OS的演進之路上,卻屢次罔顧應用程式支援能力,將出賣消費者權益視為一種常態,如此只有加速Mac使用者琵琶別抱,進而使得Mac與PC間實力的日益懸
殊。
蘋果首次讓使用者無所適從是在1984年,由於Macintosh改用Motorola
68000(16bit)處理器,以致於作業系統連帶改寫,影響所及導致在Apple
II上執行的應用程式,全部無法在Macintosh上運作,也就表示使用者先前的軟體投資付諸流水,此種半強迫式的升級作法令人無法釋懷。
第二次重大變革則是面臨當時Pentium處理器的性能壓力,棄Motorola投靠IBM,發表搭載PowerPC處理器的Power
Mac。此次作業系統的因應改版雖提供類比(Emulator)方案,解決舊有的Macintosh應用程式相容性問題,不過卻要付出執行效率不佳的代
價。若消費者無法忍受,只有升級新版軟體一途,但必須以該軟體廠商願意重新編譯、推出對應版本為前提。
Mac OS不僅數度讓使用者擔心受怕,技術上也落後Windows。在2002年Mac OS X的版本前,Mac
OS一直是沿用協調式多工(Cooperative
Multitasking)原理,當應用程式同時執行時,使得作業系統的穩定性與效率飽受批評。反觀微軟方面,早在Windows
95上就採用先占式多工(Preemptive Multitasking)來改善,這也就是說Mac OS整整遲了7年。基本上,Mac OS
X也不全然是Apple自有技術,通過參考NextStep作業系統,並結合Mash與BSD核心而來。儘管Mac OS X標榜能夠支援Mac OS
9的應用程式,但仍是採用呼叫Mac OS 9核心的類比方式,因此執行速度同樣緩慢。
無怪乎市場對Mac跳槽x86的消息毀譽參半,就上述過往來看,難免煩惱Mac
OS改版後,程式相容性的歷史戲碼再度上演?況且回歸使用層面,消費者最終在乎的是程式順暢度,親和操作、炫麗介面等套點早已成為配角。再者,既然
Windows羽翼已成,何不考慮Mac
OS重新翻修,或者是直接棄守、另辟蹊徑?就算目前Windows持續坐大,但蘋果的作業系統未嘗沒有一線生機,就像Linux可以針對Windows弱
點,在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是同樣道理,就看Apple何時下定決心挽回人心。
- Jun 16 Thu 2005 22:07
Mac Intel Inside是否為明智之舉?
close
Mac Intel Inside是否為明智之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