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未來的計算世界,將由量子電腦主導。
量 子電腦之所以比傳統電腦迅速而強大,是因為它依靠的不只是 0 和 1 這種二分法位元;它還可以有 0 和 1 的「疊加態」所形成的具「單位轉換」(unitary transformation)性質的位元,在 0 與 1 之間舖張出一個單位球面網,於其上漫行自由。
然而,實現量子電腦的困難在於:讀取。
也許你聽過「薛丁格的貓」:盒子裡的貓處於「生」與「死」的某疊加態,可以不算生也不算死。但當你打開盒子看貓,「讀取」貓的狀態,貓便瞬間崩成絕對的「生」或「死」。
我們總不希望量子電腦的精心計算,在我們讀取的那一剎那,全部崩潰。
解決方法有二:
一、儘量把讀取過程的外界干擾降低,並處理誤差。
二、做一個對外界干擾根本沒反應的電腦。
其中,以第二個方法在現實世界中較可行。它就是打不死的「拓樸量子電腦」(Topological Quantum Computer)。
拓 樸學是數學裡想像力最可愛的一支。你把馬克杯表面壓壓揉揉,完全不須把表面撕裂或擰融消除,就可以擠出一個甜甜圈(見圖);因此,馬克杯就是甜甜圈,二者 是同一個東西。或者,你把一條直直的麻花辮彎起來,它還是同織樣的一條很牢靠的麻花辮。所以,如果世界上有個東西帶著這樣的拓樸性質:外界怎麼干擾扭壓, 性質都還是不變,那它就有潛力成為打不死的拓樸電腦。
但,哪有這種東西呢?比如說,把一根鐵條擠短,它兩端的電阻就變小了。一群相斥的電子裡,隨便把哪兩個電子拉近,整個系統的庫倫位能就變大了。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個體距離很遠、總能量很低的系統,如此,當系統被拉扯致使某兩個電子靠近時,其他電子可以遊刃有餘的調整一下自己的位置,使總能量保持不變。但,距離又不能太遠,不然它們只是一個個互不相干的個體,各自對我們沒什麼幫助。
因此,我們構想一個極低溫的粒子系統,讓一對一對粒子們互繞,它們的世界線(時空中的軌跡)於是纏成各種麻花辮,形成具有打不死拓樸性質的量子位元,可供讀取。
於是,科學家們想到了可能存在於分數量子霍爾效應(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裡的「非阿貝爾式」(non-abelian)的「任意子」(anyons)。
分 數量子霍爾效應只出現在低溫(例如 20 milikelvin)高磁場的平面電子裡(通常是利用位能差,夾在砷化鎵半導體三明治裡),這些電子相互作用形成「準粒子」 (quasiparticles)。二維空間與一維時間形成三維時空;其中,兩個準粒子逆時針對調兩次位置又回到原位,與,準粒子都不動,這兩個情形的拓 樸圖是不同的,因為前者(左圖)的軌跡纏辮無法解開成後者(中圖)。(但中圖和右圖就是一樣的麻花辮。)三維空間(四維時空)多了一維,就一定不會有這種 纏結情況出現,回到原位便等於是完全沒動過。所以,三維空間裡,粒子互換位置所對應的相位改變只能是 +1(稱為玻色子)或 -1(費米子),如此,「互換兩次」(波函數乘以相位兩次)才會對應「回到原位」 +1 的相位改變。相反的,二維空間互換位置的相位改變就可能是任何單位為 1 的複數值(比如說 i 、-i ……等等)。這些準粒子被稱為任意子。量子位元便由任意子所組成。
於是我們可以製造圓環型的干涉儀讓準粒子們繞。相位本身不是可以測量的物理性質,但彼此干涉(也就是軌跡在時空裡綁麻花辮)後得到的振幅可以反應在物理現象(如導電率等)上,能夠測量。這就是「讀取」量子位元的方式。
任 意子未必具有打不死拓樸性質。所謂「時空」麻花辮;除了空間,時間的順序性也要能夠牢靠不被外界干擾。假設有三個相同的任意子在 A、B、C三處上,對調 A、B 處的任意子再對調 B、C 處的任意子,所經歷的相位變化,若與先調 B、C 處再調 A、B 處相同,這種任意子便被稱為「阿貝爾式」;若不同,則稱為「非阿貝爾式」。我們要的就是時間順序有鑑別性的「非阿貝爾式」。
科學 家已經提出「控制反閘」(controlled NOT gate)的實驗構想。有了非阿貝爾式任意子,控制反閘錯誤率可降至 10 的 30 次方分之一!有希望(但尚未證實)成為非阿貝爾式任意子的系統有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 5/2 與 12/5 態。但 5/2 態並不具單位轉換性質,12/5 態卻又太微弱。然而,對這些態進行測量,相當有助於了解麻花辮與小圓環干涉儀的物理現象。目前量子計算只能在極低溫下進行。要建造打不死的拓樸量子電腦, 還有很長一斷路要走呢。
為任意子蓋了很多小圓環的姆奈 筆
主要參考資料:
Sankar Das Sarma, Michael Freedman, and Chetan Nayak
Topological quantum computation
Physics Today 4, 123 (2006).
Graham P. Collins
Computing with Quantum Knots - Scientific American 4, 57 (2006).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