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什麼是暗物質?它如何影響宇宙?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宇宙學家卡德威(Robert Caldwell)提供解釋如下: |
翻譯/邱淑慧 |
![]() |
|
我們運用重力估計星系團(因重力而束縛在一起的數群星系)的質量,發現與星系團內發光物質的質量並不相符。對於這個懸而未決的現象,暗物質是可能的解釋。這個差異顯示,宇宙中有些物質無法有效發光,所以是看不見的、是「暗」的。
要測定物體(例如恆星)的重力質量,可以量測繞其運轉之物體的軌道直徑與速度。而想知道星系中發光物質的質量,則可利用恆星質量、顏色與光度之間的 已知關係,由觀測到的星系顏色與發光強度,換算出星系中恆星的總質量。比較質量與光度的關係後發現,星系與星系團的重力質量遠遠超過光度質量。
因此,實際存在的物質比我們眼睛所見的還多。其他的跡象還包含了,近來美國航太總署(NASA)所測得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使我們得以一窺早期的宇宙),給了我們更多資訊:暗物質的總質量是一般物質的1~6倍之多。
暗物質有可能是什麼呢?許多物理學家與天文學家猜測,這是一種尚未偵測到的粒子。最有可能的暗物質是微中子,這種粒子類似電子,但是質量小得多,而且不帶電荷。然而所有已知型態的微中子,都太輕也太稀少,無法符合理論上對暗物質性質的描述。
暗物質如何影響宇宙呢?它必然是宇宙大尺度結構(星系與星系團)的根基。暗物質並不只是解釋宇宙中遙遠物體的性質,它必然也同樣存在於我們的銀河系內。估計銀河系的組成,就能預測出我們的太陽系是沉浸在純淨的暗物質海洋中,密度高達每立方公尺約105個粒子。此外,當地球繞著太陽旋轉時,有時會順著暗物質海洋的海流,有時則是逆著,我們也等於經歷了不同的「暗季節」。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