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少年愛因斯坦

作者:高涌泉

2005/5/26

   愛因斯坦在他那篇「像是我自己訃聞」的《自傳筆記》(autobiographical notes)中一開始就提到他走入科學研究的動機,顯然他認為弄清楚推動他的力量,對於了解他的思維而言是重要的事。他說當他年紀還輕但已相當早熟的時 候,就已深刻地體認到「不停地在追逐多數人一輩子的希望與奮鬥是虛無的」。而且他又很快地「發現這種追逐是很殘酷的」,但是每個人為了肚皮卻無法不參與這 種競逐。「再者,儘管加入競逐可以滿足肚皮,卻不能滿足一個會思考、有感覺的人」。愛因斯坦說對於這樣的人而言,第一個出路就是宗教。在他小的時候「傳統 教育機器」把宗教灌輸到每個小孩身上,所以儘管他的猶太雙親完全沒有宗教信仰,他自己還是有了很深刻的宗教信念。

  不過愛因斯坦在十二歲的時 候,這種宗教信念卻突然中斷,原因是他那時閱讀了一些科普書籍,因而深信「聖經中的很多故事不可能是真的」。他的思想因此徹底解放,同時也有了國家透過謊 言來刻意欺騙年輕人的印象。對於年輕的愛因斯坦來說,這是個心碎的經驗。從此他再也不輕易地相信「各式權威」,而他一輩子也因為這樣而對於「任何特定社會 環境中的信念」都抱著「懷疑的態度」。

  愛因斯坦說他很清楚年輕時的宗教樂園--雖然他後來離開了這個樂園--是讓他脫離「僅僅和個人有關的事 務(merely-personal)」這個枷鎖、脫離這種受控於「願望、希望、原始感覺的生存狀況」的第一步。他說「在遠處有個廣大的世界,它獨立於我 們人類地存在著--像是個巨大的、永恆的謎佇立於我們面前;而我們透過查驗與思考,起碼可以了解這個世界的一部份。對於這個世界的思索,就像一種解放似的 向我招手,而且我很快就注意到我所欽佩的很多人,都因奉獻於這種思索而尋得內在的自由與心安。」

  他接著說,在已知的可能框架內,從思維上去掌 握這個個人之外的世界--半自覺、半不自覺地--成了他最高的目標。他又寫說:「過去與現在和他有類似動機的人們,以及他們的洞見,已成了不可遺失的朋 友。前往這個樂園的路途並不像前往宗教樂園的路途那樣舒服或誘人,但是它還是一樣值得依賴,我從來沒有後悔選擇了這一條路。」

  稍微了解愛因斯坦的人都注意到了他有極大的定力與自信,也不太在意世俗的名利;他自述的這段心路歷程,充分解說了其人生羅盤的來源。有趣的是,他年紀輕輕就能看出「這種追逐是很殘酷的」,的確算得上「早熟」。

   愛因斯坦在《自傳筆記》的頭幾頁,還特別記錄了兩個年幼時接觸到自然奧秘的經驗:首先是他父親在他四、五歲時拿了個羅盤給他看,他看到了羅盤指針在沒有 與外物接觸的情況下,竟然會固定地朝向一個方向!這件事讓他留下了「深刻而永恆的印象」--事物在表面之後顯然隱藏了一些東西。人們自嬰兒以來所看到的 事,例如東西會往下掉而月亮卻不會、風和雨、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等等,並不會讓他感受到這種震撼。
  另一件本質上完全不同的經驗,是他在十二歲 之時拿到了一本解說歐幾里得平面幾何的小書,裡頭有許多第一眼看來並不顯然為真、但卻又可以證明的敘述,這些既清晰又確定的內容,對於少年愛因斯坦來說是 極為神奇的事。他還記得在一位叔叔告訴他「畢氏定理」之後,他花了很大的工夫,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性獨自地「證明」了這個定理。此外,歐氏幾何所處理的物體 在他看來似乎和「看得到與摸得到」的東西沒有什麼不同。愛因斯坦說,對於頭次接觸到幾何證明的人來說,看到純思考竟可以導致確定的知識,的確非常奇妙。這 兩件經驗顯然引導了愛因斯坦走向「獨立於我們人類而存在的廣大世界」,促使他奉獻於對於這個世界的思索。

  在我們的文化中,「愛因斯坦」四個字是「天才科學家」的代名詞,他的著名公式「E = mc2」已成為人類科學成就的象徵,大家約略認定愛因斯坦「這一類的人」於國家社會是相當有用的人,所以「培養愛因斯坦」似乎是很多社會的目標。不過愛因斯坦之所以為愛因斯坦的關鍵,就在於其獨立脫俗的人格,這種氣質恐怕和「培養」的想法是格格不入的。


{本文原載於中央日報副刊2005.3.30}


物理之後
〈青年愛因斯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