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指iPhone利潤達50% 降價空間大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的初步估計,蘋果(Apple)每銷售一支iPhone手機,就會為該公司及其合作夥伴Cingular Wireless)帶來50.7%的毛利。因此分析師認為,當市場開始起飛的時候,蘋果大有降價的可能性。
根據iSuppli估計,4GB版iPhone手機硬體材料費和製造成本合計229.85美元,總成本245.83美元,按每支零售價499美元運算,一支手機能獲得49.3%的利潤。同時,8GB版蘋果iPhone的硬體成本將264.85美元,總成本為280.83美元,每部零售價為599美元,可以帶來46.9%的利潤。
iSuppli沒有對該產品進行拆解分析,該機構上述的分析是根據收集來自蘋果供應商的資訊所做的。ISuppli的分析師認為,根據供應 商提供的資訊不難推斷出,iPhone手機零組件供應商可能包括美光科技(Micron)、提供藍牙技術的Marvell Technology、CSR以及提供音訊晶片的三星(Samsung)。
其他一些分析師也持同樣的觀點。市場研究機構FBR Research在其報告中稱,蘋果iPhone手機零組件供應商為三星電子(應用/視訊處理器)、Marvell (802.11無線網路晶片)、Infineon (基頻)、Broadcom (觸控螢幕控制器)以及CSR (藍牙)。
目前外界還不能確定iPhone將使用何種DSP晶片,但iSuppli認為,DSP絕對不可能採用德州儀器(TI)的產品,而有可能來自瑞薩(Renesas)或飛思卡爾(Freescale)。
儘管iSuppli對其結論深信不疑,但在對蘋果iPhone進行實物拆解分析之前,這些數據仍只能算是初估。根據iSuppli的分析, 對於蘋果的生產流程來說,這麼大的硬體利潤是合理的,該公司包括iMac和iPod nano等產品在內的利潤達到甚至超過45%。但是因為蘋果要面對音樂手機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公司未來可能得削減利潤來降低價格。
(參考原文:Apple set for 50% margins on iPhone, says iSuppli)
(John Walko)
太貴? 專家指iPhone難以在手機領域複製iPod成功
Nomura Securities全球通訊設備市場研究專家Richard Windsor指出,具有全新行動作業系統、使用者介面和觸控式螢幕的蘋果(Apple) iPhone問世,在智慧手機領域對諾基亞(Nokia)、Symbian、SonyEricsson和Palm等來說會是一個打擊,但是它恐怕難以在手機領域複製iPod的成功。
Windso特別指出,iPhone的觸控螢幕讓使用者用戶可以獲得革命性的新體驗,對展現手機的音樂、視訊和照片等功能非常有利。
Windso在接受《EE Times Europe》記者採訪時表示:「使用iPhone的感覺非常好。我從未體驗過使用方法如此簡單的電話或者相關產品。這比任何其它因素都重要。但是它的文 字資訊和通話功能卻有問題。」他強調,事實證明觸控螢幕在文字資訊和數據存取上效率更低,因此iPhone電子郵件功能的效率也值得懷疑。
Windsor指出,蘋果選擇由Cingular獨家提供iPhone半年的做法,將使其計劃在2008年前售出1,000萬支 iPhone的目標很難實現:「綜合iPhone推出的時機、銷售區域因素,以及考慮到只有一個型號,我們認為2007年iPhone最多只能賣出200 萬支。」
Windsor認為,如果iPhone取得成功,那麼可能在2008年還能售出500萬支,但它的價格太過昂貴,很難達到過去摩托羅拉(Motorola) Razr那樣的成功。
Windsor還指出,從硬體到軟體設計,蘋果在iPhone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只有銷售量夠大,蘋果才能收回這筆投資。蘋果將需要提供一系列的產品,並和多家通訊系統業者合作,而且這些廠商的網路還必須支援iPhone的作業系統。
(John Walko)
專家預言iPhone商標訴訟將以和解收場
業界專家表示,蘋果(Apple)很可能在iPhone商標權的訴訟上尋求與思科(Cisco System)和解,而不願冒著輸掉這場官司恐引發的風險。
Kinsella, Weitzman, Iser, Kump & Aldisert律師事務所的智財權律師Greg Gabriel表示,如果雙方真的走上法庭,蘋果將得花費大筆金錢來為自己辯護,而該公司明顯處於劣勢:「我有99%的把握認為這場官司會以和解而告終, 他們應該不會對簿公堂。」
的確,雖然思科在日前的訴訟中表示蘋果侵犯其自從2000年以來就擁有的iPhone商標,但在之前的幾個星期中,這兩家公司一直在進行 正式洽談,直到蘋果CEO Steve Jobs出乎思科意料之外地在Macworld大會上推出宣佈這一產品之後,雙方才又再度劍拔弩張。
思科法律總顧問Mark Chandler表示:「對於蘋果在沒有和我們達成共識之前,就決定推出侵犯我們的商標權的產品,我的感到震驚和失望。這簡直就像是用「我們太忙了」這類的荒謬理由來搪塞我們。」
蘋果一開始對於這場糾紛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但在近日,該公司發言人Steve Dowling卻表示:「我們認為思科的舉動實在很無聊,實際上有很多公司都在使用iPhone這個商標。只要上網查一下,就能發現Comwave和Teledex等公司也在使用。」
但Gabriel卻不這麼認為:「這牽涉到我們公司的利益。思科不僅擁有這個已有10年歷史的商標權,而且我們本身也有以iPhone命名的產品。」
另一家律師事務所Picadio, Sneath, Miller & Norton的智財權律師Henry M. Sneath卻認為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他認為如果能以消費者調查作為證據,蘋果必能對思科這一商標的有效性提出質疑,因為一提到iPhone這個詞,大部 份人首先想到的是蘋果,而不是思科。
Sneath指出,以法律的角度來說,一個有效的商標必須是和一家公司相關聯的,而不是某個產品。而提到iPhone,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想到Apple。
為了保護自己的商標,思科可能會控訴蘋果使用iPhone商標將造成市場混淆,也就是說人們可能會把蘋果的產品和思科的產品搞混。而蘋果除了可以提出iPhone與該公司的關聯性,還可以堅稱iPhone手機並不會造成市場混淆,因為它和思科的iPhone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產品。
對此Gabriel表示,法庭並不會考量思科的VoIP電話與蘋果的手機之間的不同:「在商標權的案件中是很微小的差別。」
不過思科所面臨的一個潛在問題,是該公司在收購Infogear之後6年裡一直擁有這個商標,但直到去年春天才推出新款iPhone產品。正如Sneath所說:「商標也會過期而且失去意義。」
而這兩位律師都認為,蘋果不會主張iPhone是一個具普遍性因此不能作為商標的名字,這種說法就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這一商標,使其失去了對蘋果的價值。Gabriel表示:「我想蘋果也不會甘願毀掉這個商標的有效性。」
Cisco的訴訟中指蘋果在澳洲也準備註冊此一商標,不僅如此,該公司在很多國家都以不同公司的名義有過類似的行為。
Sneath指出,考量到各種因素,以及雙方在法庭上都撈不到多大便宜,蘋果和思科最終應該還是會握手言和,因為打官司無疑會讓他們兩敗俱傷。
(參考原文:Apple unlikely to go to court in iPhone trademark dispute, experts say)
(Antone Gonsalves)
蘋果iPhone風光上市 哪些供應商將因此獲益?
就在蘋果公司執行長Steve Jobs宣佈多媒體手機iPhone幾小時後,分析師就紛紛開始猜測哪些半導體供應商和系統廠商將會獲得設計訂單和製造合約。
據FBR Research公司的一份報告指出,在iPhone的技術和組件供應商方面,最可能勝出的是三星電子(提供應用程式和視訊處理器)、Marvell(提 供802.11)、英飛凌(提供基頻)、Broadcom(提供觸控螢幕控制器)和Cambridge Silicon Radio(提供藍牙技術)。
而在生產商方面,FBR公司相信台灣地區的供應商們今年已經拿到了600萬件iPhone的訂單,如果市場需求旺盛,還可能再追加300萬件訂單。
Macquarie Research的一份報告則指出,幾家台灣地區業者也將受益,包括富士康(裝配)、Catcher和富士康(不鏽鋼外殼與機械元件)、正崴精密產業和 Entery(連接器/電纜與藍牙模組)、Unimicron和Tripod(PCB)、大立光電(相機鏡頭)和揚信科技(相機模組)。
FBR Research公司還指出,三星似乎已經拿到了最新視訊iPod即M45的視訊和應用處理器的訂單,而之前這部份訂單是Nvidia公司的。預計M45將在今年第三季推出市場。
iPhone將於今年6月開始發售,最初將有兩個版本,依據儲存容量的不同,售價分別為499美元和599美元,高於主流手機的價格。基於 這一原因,業界人士對蘋果能否在手機市場大獲成功提出了質疑。分析人士表示,如果iPhone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它所爭奪的只能是小眾市場。
Macquarie預計,Sony Ericsson公司的Walkman系列手機受到的影響最大,因為它們也是音樂手機;而諾基亞的5300和N73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相較之下,台灣宏達電子公司(HTC)可能不會受到iPhone的多大影響,因為它的許多產品包括市場上流行的多普達系列手機的價格要便宜 一些,而且目標用戶定位在商業人士。RIM和Palm等公司的情況也一樣。蘋果的iPhone儲存容量限制在2.5GB,而且加上以音樂為重點,因此是一 款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產品。
(參考原文:Apple iPhone fuels speculation on design wins)
(Mike Clendenin)
蘋果智慧型行動電話iPhone集多功能於一機
蘋果(Apple)執行長Steve Jobs日前在美國舉行的Macworld大會上,親自發表三機一體的iPhone;該公司並進一步公佈這款新產品的詳細規格與功能。蘋果表示,這是一台革命性的行動電話,也是一台觸控式寬螢幕iPod,更是一台突破性的網際網路通訊裝置。
iPhone內建了桌上型電腦等級的電子郵件軟體、網頁瀏覽器、搜尋功能與地圖等等,所有功能全部整合在一台輕巧的掌上型行動裝置中。iPhone以寬廣的多重觸控螢幕為基礎,提供一套全新的使用者介面,加上創新的軟體,讓使用者透過手指就能完全操控iPhone。
iPhone是一支全新的革命性行動電話,使用者只要點一下某個姓名或電話號碼就能直接撥號。iPhone能與使用者的PC、Mac或網際 網路服務(如Yahoo!)上的通訊錄同步,永遠不必擔心會攜帶過時的通訊錄。此外,使用者也可以輕鬆為常撥的號碼建立一份最愛清單,而且可以輕鬆建立三 方通話。
iPhone創新的視覺化語音信箱為業界首創,使用者可以看到所有的語音留言,並直接聽取某個留言,不必一個一個慢慢聽。iPhone視覺化語音信箱就像電子郵件信箱一樣,使用者可以任意選取並開啟最想聽的留言。
iPhone內含一套簡訊軟體,提供完整的QWERTY排列軟體鍵盤,讓您輕鬆收發多重簡訊。當使用者需要打字時,iPhone會顯示一個 精巧的鍵盤,而且內建智慧功能,能更正使用者打錯的字,比起其他智慧型手機上的小型塑膠鍵盤,不僅使用上更輕鬆,而且更有效率。iPhone內建的行事曆 軟體亦能與PC或Mac上的行事曆同步。
iPhone提供一個二百萬畫素相機,以及一個相片管理軟體,遠遠超越其他任何手機的相片管理功能。使用者的指尖只要在畫面上輕輕拂過,就能輕鬆瀏覽自己的相簿,而且能與PC或Mac的相簿。此外,不論是挑選待機畫面,或是以電子郵件寄送某張相片都非常容易。
iPhone是一支四頻GSM手機,同時內建EDGE與Wi-Fi無線網路功能,能進行資料傳輸。iPhone亦是一台寬螢幕的iPod,內建觸控功能,音樂愛好者的指尖只需輕輕拂過螢幕,即可翻閱整個歌曲、歌手、專輯或播放清單。iPhone寬廣炫麗的螢幕上可直接精彩呈現專輯封面。
iPhone同時提供一項首次出現在iPod上的創新瀏覽技術,稱為Cover Flow (封面流轉),讓您直接翻閱專輯封面來瀏覽音樂庫。當瀏覽iPhone上的音樂庫時,只要將iPhone打橫,就能自動切換到Cover Flow模式。
iPhone具備亮麗的3.5吋寬螢幕顯示器,能提供絕佳的隨身影音體驗,而且播放、暫停、章節快轉與音量調整等功能,都能透過觸控方式控 制。使用者能透過iPhone完全享受iPod上的完整內容,包括音樂、有聲書、Podcast廣播與Podcast影片。iPhone能與使用者在PC 或Mac上的iTunes資料庫同步。
iPhone提供一個豐富的HTML電子郵件用戶端,能搭配絕大多數POP3或IMAP郵件服務,在背景下載郵件,並且直接顯示圖文並茂的郵件內容。iPhone是多工作業的裝置,可供使用者一邊閱讀網頁,一邊在背景下載郵件。
Yahoo! Mail並針對所有iPhone使用者推出一種全新的免費IMAP電子郵件「發送(push)」服務,能夠自動將新的電子郵件發送到使用者的iPhone 上,使用者只要輸入Yahoo!名稱與密碼即可。此外,iPhone也能搭配業界大多數標準的IMAP與POP郵件服務,例如:Microsoft Exchange、Apple .Mac Mail、AOL Mail、Google Gmail以及大多數ISP的郵件服務。
iPhone還提供專為iPhone設計的Safari瀏覽器。使用者能以網頁原始設計的樣子閱讀任何網頁,同時只要用手指在 iPhone的多重觸控螢幕上輕按兩下,就能夠輕鬆放大頁面上的任一部份。透過Wi-Fi或EDGE無線網路,使用者不論走到哪裡都能上網瀏覽,而且能與 PC或Mac上的書籤同步。iPhone的Safari網頁瀏覽器同時內建Google Search與Yahoo! Search等搜尋功能,因此使用者可以像在一般的電腦上一樣即時搜尋iPhone上的資訊。
iPhone同時包含Google Maps地圖功能,使用者可以檢視一般道路地圖、衛星空照圖、交通資訊及指引,全部透過iPhone強大又容易使用的觸控介面。
此外iPhone內建先進的感測器:一個加速度計、近身感測器以及一個環境光度感測器,不僅可以提升使用體驗,而且延長電池續航力。iPhone內建的加速度計可偵測到使用者將iPhone從直立狀態打橫,並且自動改變內容的顯示方向,讓使用者看到整頁寬的內容,或是觀賞橫向的照片。
iPhone內建的近身感測器則可偵測到使用者將iPhone拿到耳邊,並且立即關閉顯示螢幕以節省電力,同時避免意外觸控螢幕,直到iPhone拿開為止。其環境光度感測器能自動調整顯示螢幕的亮度,搭配目前週遭的光源,不僅讓使用者看起來更舒服,還能節省電力。
iPhone將於2007年6月在美國上市,歐洲上市時間為2007下半年,亞洲上市時間為2008年。款式共有兩種:4GB機型定價美金
499,8GB機型定價美金599,可搭配PC或Mac使用。iPhone在美國將透過蘋果零售商店、蘋果線上商店以及Cingular的零售據點與線上
商店販售。六月發表時也將有多款iPhone配件上市,包括輕巧的藍牙耳機。
千呼萬喚始出來 iPhone亮相
業界流傳已久的「蘋果牌手機」──iPhone是真的!在1月9日於美國舊金山舉行的Macworld大會上,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的執行長Steve Jobs親自將這款結合iPod與手機功能,並可執行Mac OS X應用程式的新產品介紹給世人;同時並發表了蘋果牌電視──Apple TV,一款可透過電視播放電腦中的視訊內容的新產品。
iPhone是一款具備光滑表面、11.6mm厚的裝置,擁有一個單一控制鈕以及3.5吋螢幕;其主要特色是採用了一種稱為Multi- Touch的觸控介面技術,可讓使用者透過指尖來操控設備。Apple並打算以這種透過新式軟體達成的介面技術,使iPhone的功能性超越傳統智慧手 機。「我們所展示的是領先其他手機5年的軟體技術突破。」Jobs表示。
此外iPhone是一支四頻GSM/EDGE手機,支援Wi-Fi無線上網與藍牙傳輸,並配備200萬畫素的相機以及160ppi (pixels per inch)畫質的螢幕。透過使用Apple的軟體,使用者並可在該設備上同步處理數位內容與播放。
而美國電信業者Cingular將成為iPhone的獨家供應商,該公司將在六月推出分別為499美元、記憶體容量4Gbyte,以及599美元、記憶體容量8Gbyte的兩款iPhone,內含為期兩年的門號合約。
Jobs指出,iPhone的問世使Apple能在智慧手機上建構桌上型電腦等級的應用與網路連結,彌補大多數智慧型手機難以達到的缺憾。而此一創新產品的核心在於Multi-Touch技術,將讓使用者能在彈指之間就達到音樂播放、電影欣賞、使用手機、上網瀏覽的目的。
「我們為行動裝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軟體技術突破。」Jobs表示。
(參考原文:Jobs unveils iPhone, Apple TV at Macworld)
(Kevin McLaughlin)
Referenc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