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技不是關鍵 創新才是

文/楊少強

這場論戰的引爆點來自2003年五月份《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一篇文章:「IT不再重要!」(IT Doesn't Matter.)。該文作者卡爾(Nicholas Carr)主張:「對企業來說,一項資源具有戰略價值並提供競爭優勢,乃是建立在該資源的稀少性,而非普遍性上。一家企業只能占有別人所沒有的資源,或是做別人所不能做的事,才能領先對手。然而資訊科技的核心功能」」資料存取、處理及傳輸,對所有企業來說,已經變得如此普及且廉價。」在這種情況下,卡爾表示:「企業不能再透過擁有資訊科技取得競爭優勢。」

‧ 資訊科技不能創造競爭優勢?
主流媒體筆戰,科技大亨出面捍衛


卡爾的文章一出立即引起軒然大波,包括《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媒體都開始引述並討論這篇文章。在該文問世後,《哈佛商業評論》收到了包括企業資訊長、商學院教授、分析師的來信,正反意見都有,激烈的爭論迫使該學刊的總編輯公開表示將該篇文章列入「爭議類」,也就是目前答案尚無定論。

而眾多知名的科技企業主則紛紛跳出來反駁,微軟總裁比爾蓋茲在今年的執行長會議上表示,「堅決反對」卡爾的觀點,並說資訊科技對企業而言,仍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英特爾執行長貝瑞特則稱卡爾的文章「完全弄錯了焦點」,他並以著名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每十八個月電腦處理速度會增加一倍)來回應:「那些說摩爾定律遲早會垮台的人,都是一些不求上進的人。」而著名的《財星》(Fortune)雜誌批評得更辛辣,以「愚蠢學刊的警訊」之詞來表達對《哈佛商業評論》刊登此文的不滿。

這場論戰至今未歇,媒體已把它形容為「自一九九○年代爭論新經濟是否存在後,另一場重大論戰。」它會在今日吸引如此眾多的討論,關鍵是在於:目前企業仍處於科技泡沫破滅後的復甦過程。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一九六五年時,企業資本支出用於資訊科技的比重還不到五%,隨著個人電腦在一九八○年代初問世,這個數字跳到一五%;在一九九○年代早期增加到三○%;到一九九○年代末已激增到五○%。然而企業對於資訊科技過度投資,也造成了泡沫化現象。在泡沫破滅後,多家企業包括IT業者都受傷慘重,整個科技業也開始進入寒冬。

在經歷了幾年的黯淡後,科技業近來已有脫離谷底的跡象。對許多企業來說,目前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要像以前一樣擁抱資訊科技,還是減少對它的投資?

卡爾在此時拋出了他的觀點:「企業應該減少對資訊科技的支出,要當新技術的追隨者而非先行者,要注重資訊科技的『防弊』而非『興利』。」這種鮮明的主張聽在努力重整旗鼓的IT業者耳中自然極不受用。

‧ eBay、威名百貨證明了-
企業的競爭優勢,在科技運用的創新


卡爾文章的重要意義不可抹殺,因為它促使人們開始理性思考資訊科技的價值。但在他提出「資訊科技如今已像電力一樣,成為企業普遍皆有的基礎設備,企業再藉此領先對手」時,他無法否定的是:許多企業依然能透過使用資訊科技,創造出對手無法複製的競爭優勢。

二○○一年十月,麥肯錫全球機構(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公布了一項名為「一九九五至二○○○年美國生產力調查」,這是第一份分析個別產業的生產力,是否與資訊科技投資有關的調查。在五十九種產業中,只有六種產業對資訊科技投資與生產力呈現正相關。其他五十三種產業,對資訊科技的投資,並沒有為生產力帶來明顯提升。但這六種產業卻有一個共通的特色:在每個產業中至少有一家或多家企業,都利用資訊科技創造出新的營運模式,這使得身處同一產業 的其他企業感受到競爭壓力,逼得它們也開始採取這些創新的營運模式,整個產業的生產力也因此提高。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威名百貨(Wal-Mart)。這家始終專注於創新的零售業巨擘,大力投資一種「射頻識別」(RFID)晶片,這種晶片能使廠商一路追蹤從工廠到銷售點的商品狀況,不但大幅減少貨品失竊風險,也減少倉庫及銷售點的人員需求,根據華爾街券商伯恩斯坦(Sanford C. Bernstein)預估:在二○○七年前,透過廣泛使用射頻識別晶片,威名百貨的獲利將提升三八%,而其生產力比起其他對手更高出四○%。

另一個例子是JetBlue Airways。這家知名的航空公司投資開發一種「網路電話」(Voice over IP)技術,使得櫃檯員工在家就可以處理客戶的需求,這不但節省了辦公室的成本,還創造出一批樂於工作且忠心耿耿的員工。JetBlue執行長尼爾曼(David Neeleman)表示:「他們(員工)變得更快樂、更有動力,而且更忠心。」整個航空產業客服系統員工離職率高達三○%,JetBlue卻只有五%。

‧ 資訊科技的價值:
創造過去不可能實現的選擇機會


正如全錄(Xerox)前首席科學家布朗(John Seely Brown)所說:「資訊科技本身的確不會讓企業勝過對手,但在運用它時的創新,正是個別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

而資訊科技之所以不會像蒸汽機、電力、鐵路等發明淪為明日黃花,也是因為「科技的進步」」包括資料處理的能力、儲存空間、寬頻網路等,並未因科技泡沫破滅而緩慢下來。它們仍然快速而穩定的成長。」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多媒體實驗室主任史瑞吉(Michael Schrage)也說:「正因資訊科技對企業來說是如此普及,因此資訊科技的管理」」也就是運用它的方式,才會更形重要。卡爾認為資訊科技本身已不再重要,但他無法否認,資訊科技的確深深的改變了整個經濟結構,而在這變化的過程中,攤在每家企業資訊長面前的,是無窮無盡的創新機會。」

另一種支持資訊科技仍有用的論點,則試圖從資訊科技本身的戰略價值來解釋。

被美國《商業週刊》譽為「電子商務先驅」、著有《網路商機》一書的赫格(John Hagel)認為,過去數十年的歷史顯示,雖然資訊科技本身不會為企業創造戰略差異性,但它仍具戰略意義,因為間接創造過去不可能實現的選擇機會。那些在他人看到前,先行利用這些可能性而進行創新的企業,將因此取得經濟報酬及競爭優勢。

赫格的理論正是eBay的寫照。過去從沒有人認為,把數以萬計的人集合起來,各自買賣自己想要的商品是可行的。但在網路出現後,eBay卻慧眼獨具的發現了這個可能性,而它也成功的做到了。今年至少有三千萬人會在eBay買賣價值兩百億美元的商品,這個數字超過全球七十個國家國民生產毛額(GNP)的總和,有十五萬家企業如今依靠eBay維生,「我們創造的是過去所不存在的東西!」eBay執行長惠特曼(Meg Whitman)如是說。

但回歸現實,像eBay這種成功的例子畢竟不多。如果企業盲目相信資訊科技的價值,極有可能重蹈科技泡沫化的覆轍。誠如美國加州大學Irvine分校IT與組織研究中心主任葛巴桑尼(Vijay Gurbaxani)所說:「資訊科技從來不是稀少資源,稀少的是用這些科技創造價值的管理能力。」

‧ 爭論仍將持續下去……
科技產品的真正挑戰卻是需求不足


雖然擁抱資訊科技,不一定就能成為下一個eBay,但這並不代表企業對資訊科技的投資就完全沒有意義。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布林佛森(Erik Brynjolfsson)、賓州大學教授希特(Lorin Hitt)最近的研究,企業對於科技的投資,最大的報酬要在五到七年後才會出現。如果這種科技投資回收報酬的「延遲效果」是真的,那麼在未來數年,整個經濟都會享受到過去對科技「過度投資」的好處。

然而這不意味著對科技再來一次瘋狂投資,或是再一窩蜂競逐新科技,就一定會帶來好結果。今年初在瑞士達沃斯(Davos)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昇陽(Sun Microsystems)首席科學家裘依(Bill Joy)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人們已經買到了大部分他們想要的東西,怎麼辦?」這正是目前科技界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技術飛躍進步超過了大部分消費者所需,企業(尤其是科技業)要怎麼說服消費者繼續掏腰包來買超乎他們需求的產品?

「資訊科技是否還是成長的動力」,這個爭論在可見的未來仍將持續下去。但不論爭論的結果為何,人們如何賦予資訊科技定位,都將對未來的經濟帶來深遠的影響。正如《紐約時報》所說:「不論這場大論戰最後的答案是什麼,整個經濟的風貌都將因此而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love1968 的頭像
    Bluelove1968

    藍色情懷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