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搶民間鋒頭 資策會要隱身幕後

文/鄭呈皇

八月七日,資訊工業策進會低調舉行成立二十四週年的會慶,相較於七月請來陳水扁總統,風光舉行三十週年慶的工研院,肩負振興國內軟體產業使命的資策會,這幾年來便被軟體廠商認為是「與民爭利」,甚至有業者不客氣的說:「乾脆廢掉這個台灣最大的軟體公司。」

曾幾何時,從原來扶植軟體產業的角色,變成和台灣兩千多家軟體廠商搶食商機的競爭對手,「最大的原因是資策會跟不上產業的變化。」曾在資策會服務超過十年,現任上奇科技總經理杜紫宸冷冷的說道。

二十年前,台灣沒有資訊軟體產業,資策會因而扮演著研發的關鍵角色,把許多技術移轉到民間,並且輔導超過三十家軟體公司上市櫃。

但是這十年來,在國際市場前線的國內業者深知要繼續生存,必須自己研發技術,紛紛脫離資策會的裙帶關係,加上許多國際大廠紛紛成立軟體研發中心,在技術無國界的情況下,資策會技術開端者的角色早已不再,「所以,觀察這十年來資策會的技術移轉,幾乎都授權給小公司,幾乎沒有一家大公司。」杜紫宸說。

而資策會也體察到外界壓力,這三年來積極進行轉型,「不轉型,我們就沒有價值。」於八月一日從執行長升任資策會新任董事長的林逢慶認真的說著。然而轉型就能消弭外界的雜音嗎?

‧ 角色尷尬
  手拿預算,卻和民間搶生意


曾任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主任、現任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陳清文表示,政府每年平均新台幣六億元以上的科專預算給資策會做研發,結果是讓資策會可以一手拿錢、另一手去和民間搶奪市場,嘴巴卻又說要肩負產業的發展,「這樣的角色當然有問題。」他說。換言之,資策會的尷尬來自球員兼裁判的位置。

資策會接下許多政府系統建置的計畫,如戶政、工商登記系統,甚至是太空計畫實驗室的網管維護,每年的營收至少四億元,「這些是資策會最主要的營收來源,而且從最開始就是我們主導。」林逢慶不諱言的說。

這樣「肥水不落外人田」,當然引起爭議。陳清文就認為這些政府的系統建置在國外都是由民間企業去承包,沒聽過是由「自家人」去接。

爭的「利」除了商機外,還包括人才,其中最主要便是國防役的名額。資策會一年新增兩百位的碩、博士,其中絕大部分是國防役,這個數字是影音軟體公司友立資訊的十倍,「可是我們每年都申請三十個,核准的不到十個。」友立資訊董事長陳偉仁無奈的說。

「許多優秀人才進入資策會後,薪水不錯,又固定上下班,都不會想出來,業界反而找不到人,產生排擠效果。所以大家都說資策會是人才的黑洞。」杜紫宸搖著頭表示,如果人才在裡面可以做出許多創新研究也就算了,偏偏資策會又喜歡悶著頭做、土法煉鋼,因而喪失了和其他國家技術合作的機會成本。

‧ 技術落後
  受限預算,競爭力不如業界


他舉了自己在八年前在資策會MIC當主任時的例子。資策會當時曾經耗時五年、動員兩百名工程師,以新台幣二十五億元研發一套軟體研究開發工具。當成果發表時,一名資策會聘請的外籍科技顧問便不客氣的表示:「這二十五億,直接去跟國外買技術,再授權給台灣的廠商,都不用這麼昂貴。」杜紫宸回憶,這句話是加速讓他離開資策會的原因。

關於資策會的研發技術落後業界、甚至是輸給其他國家,林逢慶無奈的說:「這是預算的問題。」相較於工研院一年八十多億元的研發預算,資策會只有工研院的零頭做研發(編按:資策會去年科專計畫預算約六億元),競爭力當然不足。

對於這點,陳清文也有同樣的感受。他說到一九九一年擔任MIC主任的時候,資策會曾經想延攬一位從惠普(HP)研發實驗室主管當顧問,結果對方開價和資策會付得起的薪資差上五倍,最後只好作罷。「相較工研院主管多是國外回來的博士,資策會只有幾個,顯然不夠。」

陳清文接著補充,資策會有幾次想出國和國外的MIT Media Lab(編按: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全球公認軟體技術最先進的實驗室之一)合作,但是每次談到一年二十五萬美元的價錢,就從原先理想中的技術合作當場變成國外參訪。

所以對於業界要求資策會應該「十項全能」,林逢慶說即使做到不眠不休,也不可能樣樣都強,都能服務到所有的廠商。因此他認為接資策會轉型的第一步,正是要撇開過去給外界什麼都做,什麼都和民間在搶地盤的既定印象。

其中,與民爭利的部分,只要有民間業者在做的技術,資策會將逐步退出,專心做好顧問規畫的角色。例如原本教育訓練中基礎電腦課程的部分,資策會便終止授課,交由民間業者經營;甚至把原本政府系統維護的營收釋出給大家,「例如太空計畫實驗室的網管,我們於前年便移轉給外面的廠商。」林逢慶說。

‧ 全面改革
  不介入營運,化身智庫幕僚


此外,資策會為了重奪領先業界技術的標竿,已經著手計畫進行領先民間三到五年、目前還未有商機的前瞻性研究,例如無紙化的貿易流程、B2B(企業對企業)間的電子發票,甚至結合工研院發展航空系統的更新,「資策會逐步提高這些創新研究的預算,從目前的新台幣一億元,逐年提高。」林逢慶表示。

而關於成效不彰的部分,三年前第一次踏進資策會擔任執行長的林逢慶就感覺到這個組織的官僚作風。因此上任後便著手改變績效評比,只要績效評為第五等的員工,一律請他辭職,林逢慶說:「過去資策會從來沒主動fire(開除)人,我要讓員工知道,資策會不一樣了。」

在林逢慶的藍圖裡,資策會將轉型成政府軟體產業的智庫幕僚角色,對軟體產業走向提出建言與規畫,乃至提出共同標準。例如「e台灣計畫」中的單一服務平台,便由資策會訂出規格,再邀請民間共同合作,「我們把原本介入營運的部分抽出,變成政府與民間的中介,這樣就不會有爭利的疑慮。」林逢慶解釋。

過去高舉聖火帶領企業往前衝,卻因衝過頭被詬病為與民爭利,到這三年決定退居幕後成為中介者,資策會的轉變有其產業變遷的必要性。

從二十人到現在一千四百三十人、近些年每年政府補助約十億元的預算,資策會可謂「得天獨厚」。在政府兩兆雙星計畫裡,軟體是下一個扶植的重點產業之一,但是引領軟體產業研發的資策會卻像隻沉睡的獅子般,直到這兩年才意識大環境改變、漸次甦醒,未來能否真正彰顯功能,這次的轉型將是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