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猿理論

眾所周知,是我們人類的近親。據現代科學家的研究,二者的遺傳基因98.4%是重合的。所以人們認為這個物種與人類的親緣關係最近,這種觀點早已深入人心。但最近幾年,「人猿同祖」論遭遇了各種挑戰。 

人類是由猿猴演化來的? 

1863年,赫胥黎出版了《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他把人和靈長類動物的身體結構作了詳細的比較,由此證明人是猿類的近親,他認為人是由古代的類人猿逐漸變化來的,或者是和猿從同一個祖先分支而來的。他是第一個提出「人猿同祖論」的科學家。

真正用科學的方法蒐集證據,提出人類起源於古猿的是英國學者達爾文。19世紀中葉,他和他的同事根據大量科學的觀察提出:人是古代的猿猴進化而來的。1871年,達爾文發表了新書《人類起源和性的選擇》,詳細列舉了人和動物在胚胎和身體構造上的一些相似之處,來論證人與動物的關係。他在書中還舉出一些在有的動物身上很發達,而在人的身上由於不再有用或用得很少而退化的肢體,如尾巴,來論證人類與動物的「血緣關係」。 

現代科學的發展幫助了科學家,他們可以使用各種新方法和新技術來界定人類、猿類和猴子三者之間的關係。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黑猩猩與人類的關係最近,它們和人類是共同的祖先,但從700萬年前開始分化開來;再往前200萬年,大猩猩又從那時的共同祖先分化出去;其他的猿類在時間上和親緣關係上,就更早與人類分化了。 

人類是從水中演化來的?

2002年有一位叫米高爾‧奧登的法國醫學家提出了一個駭世驚俗的觀點:「人類和海豚的親緣關係超過猿猴,人類的祖先是海豚!」雖然聽起來有些旁門左道,奧登卻自有他相當週密的推論。他的第一個論據是:人類本性親水、猿猴厭惡水,這是最明顯的分水嶺。人的嬰兒一出生就有游泳的本能,而且人的脊柱可以彎曲,適宜水中運動,而猿猴的脊柱是不能後伸的。第二,人的軀體和海洋哺乳動物一樣光滑,頭部卻長滿濃密的頭髮。第三,人類能以含有鹽分的淚液表達感情,有趣的是,海豚也會流淚。第四,人類喜歡吃魚、蝦與海藻,猿猴卻不喜歡。從這些論據看來,奧登的理論也不無道理。 

人類是從海猿演化來的?

人類學家還有一種「人類祖先海猿說」,處於「人———猿同祖」與「人———海豚同祖」的兩種對立的觀點之間。英國人類學家艾利斯特‧哈代認為,在400萬年到800萬年前,非洲東 北和北部由於海水上漲淹沒了大片土地,居住在那裡的古猿為了生存,逐步適應了海中生活,變為海生動物———海猿。約400萬年後,海水下降,淹沒的土地重 新顯露出來,海猿回到陸上生活,逐漸演化為人類。這種觀點其實是「人———猿同祖」和「人———海豚同祖」的折中,但從人類進化的時間上來說,更有利於 「人———海生猿同祖說」。 

據英國歷史學家邁克‧別伊真特所言,地質學家發現約700萬年前,現在埃塞俄比亞北部的阿法爾平原曾是茂密的森林,後來由於大地構造過程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內陸湖———阿法爾海。若干百萬年之後,它逐漸乾涸,變成一片厚達幾百米的黏鹽土荒漠。從前也同樣覆蓋森林的達納基爾高地也在那裡,據說正是這個「浴場」成了猿的棲身之地。由於樹遭水淹沒,於是猿便下了樹。 

1974年11月30日,美國古人類學家多納德‧喬漢遜曾在這裡發現的死於350萬年前的著名類人生物露茜的遺骸應是順理成章的事。根據所有情況來看,她是淹死的。露茜的骨骸躺在螯中間,同鱷魚的蛋混雜在一起,並沒被猛獸傷害和撕扯。 

後來,在偏南一些的地方,喬漢遜還在湖底發現了13具露茜同族的遺骸。這就是憑什麼推測他們曾在靠岸的淺水區待過的理由。

「人———海猿同祖說」也有豐富的論據。第一,人的身體表面裸露無毛,卻有皮下脂肪,這與靈長類動物大大不同,光潔無毛的身體與豐富的皮下脂肪更適宜在較冷的海水中生活並保持體溫。第二,人體無法調節對的需求,而且要「出汗」來調節體溫,這是「浪費」鹽分的,而靈長類動物卻不需要靠出汗調節體溫,反而具有對鹽攝入量的控制與渴求的機制,這說明人類是從鹽分豐富的海洋中來。第三,人類以外的靈長類動物都不是游泳能手。由此看來,這種理論與「人———海豚同祖說」的理由很相近。 

對於不會游泳的人來說,遇到江河湖海就會有幾分恐懼,而且每年因溺水而亡的人也為數不少,人生活離不開水,但太多水又會導致人死亡。其實地球上的動物大都是會水的,現在陸地上的動物大都是從水中走上陸地的。在地球的演化史上,地球曾經就是一個水球,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就是從水中誕生的。 

假若有人稱你為河馬,你會對此表示不滿,或認為是一種污辱。其實這種叫法並非錯誤,因為人類與其它水生哺乳動物有很多相似之處。 

這些相似之處也許就是一大科學的關鍵所在,它關係到我們人類起源的問題。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與河馬和類動物很相像,因為人類的祖先很久很久以前,也曾經和上述動物那樣,擁有同樣的水中家園。早期的人類就曾生活在水中。 

根據岡瓦納大陸理論,大約800萬年前,有那麼一種類猿的樹棲動物被稱為現代人和猿最近的共同祖先,它們居住於非洲的茂密森林之中。後來這種動物的後代分成了兩支,分道揚鑣,一支是進化成了人的靈長類,人類進化成人時學會了用雙走路,大部分體毛脫掉,體態豐滿,大腦更發達並且又有了語言。而另一支繼續留在森林中成了現代猿。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人和猿分別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進化之 路呢?大多數科學家曾經相信,這種原因就是它們居住地的變化。也就是說,猿繼續留在樹上生活,而早期人類則離開了樹木,來到了非洲的岡瓦納大陸熱帶草原, 在那裡人類進化出新的身體特點,並且生存了下來。其中一個特點,就是雙足行走,因為這可使早期人類一直站立並觀察獵物及危險情況,另外,站立還解放了雙,以便於捕殺獵物,獲取食物,而且身體受陽光中有害射線照射的部位也減少了。為了避熱,早期人類也脫掉了身體毛髮,進化出了汗腺。 

但是,在近十年間岡瓦納大陸理論的支持者越來越少,這是什麼原因呢?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有新的科學發現:非洲草原的出現在人類學會用雙腳行走之後。 

目前,岡瓦納大陸的理論已成為普及定理, 但有什麼理論可以解釋人與猿之間分道揚鑣的原因呢?有少量科學家相信,那些樹猿從樹上下來,來到了平坦的棲息地,不是土壤和青草覆蓋的平地,而是水中,在 水中,早期人類生活了近幾百萬年,在走上陸地前,進化出自身獨特的特性,這種觀點叫做「水猿理論」。這種理論,是一位因寫「水猿的假說」一書而獲獎的女學者埃萊娜‧摩根提出的。 

摩根指出,大多數早期人類化石在被水覆蓋的地方或史前時代的水邊發現,其中,在最著名的人類化石———被稱為夏娃的露茜的發掘地點旁還發現許多魚蛋和蟹類貝類的化石。 

摩根還指出,人類與水生哺乳動物之間如海豚、河馬、海象之間有許多生物學上的相似性,一種相似性是皮下脂肪,這種物質可像保溫毯一樣,避免身體的熱量在水下很快散失掉,因為水比空氣還要吸熱快。 

大多數陸生哺乳動物,包括我們的最近的親戚,猿,都沒有這種皮下脂肪層,相反,它們卻擁有一層厚厚的毛髮。人類和水生哺乳動物只有很少或者說根本沒有毛髮。 

摩根認為,人類目前也留有許多水中生活的特點: 

1.鼻孔朝下而不朝上,這樣在潛水時水不會進入鼻腔。 

2.人體需要和2-3脂肪酸,這是大腦發育的重要養分,這些養分在陸地上的食物中是十分罕見的,但是魚和貝類體內卻有很多。 

3.人類的皮膚由許多皮脂腺所覆蓋,它可以分泌一種油脂液體,叫做皮脂,以使頭髮和皮膚油滑,猿則幾乎沒有這種皮脂腺。 

摩根相信,當早期人類學著在泅水過河把頭抬過水面時,雙腳行走的特點就開始進化出來了,倭黑猩猩天狗猴(又稱長鼻猴)之間也有相似的進化特點,矮黑猩猩和天狗猴可部分時間用雙足行走。它們都居住於很易遭洪水衝擊的森林地區,人們也都觀察過它們曾頭朝上涉水過河。 

大多數研究人類起源的科學家對水猿理論持懷疑態度甚至不屑一顧,但托比亞斯等古人類學家卻不這樣認為,他說:我相信,古人類學家有責任重新檢驗水猿理論。

 

開放分類:
理論古生物人類進化靈長類動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love1968 的頭像
    Bluelove1968

    藍色情懷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