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女人話多還是男人話多?


 

       男人靠說話,將自己推向「舞台中心」? 說話對男人而言就像「江山爭奪戰」, 是突顯自己知識才能、表現身份地位的方式。

 而女人則不擅於「公開」講話, 常只習慣在熟悉的朋友間與私下的場合中, 喋喋不休地講些私密性、情感性的話。

                     

     有一位先生,常常抱怨太太每次打電話,一講就是一個多小時,嘮嘮叨叨講個不停。有一次,太太接了一個電話,只講了十五分鐘就結束了,先生很驚訝,也很高興,馬上問太太:「老婆啊,剛剛是誰打電話來?怎麼講那麼快,十五分鐘就結束了?」

 「神經病,打錯電話,我才懶得跟他囉嗦呢!」太太很不高興的說。

 在一場大部分是女性的演講會「說話的藝術」演講會之後,一位中年男士舉手要求發言。這位男士滔滔不絕地發表高見,說他是如何地討厭女人們總是嘮嘮叨叨、喋喋不休、只會談論訐不及義的瑣碎話題,絲毫都沒有建設性。這位男上花了「十多分鐘」嫌女人說話大囉嗦,也使會場的女士們啼笑皆非,互相使眼色嘟嘴。

 所以,到底是女人的「話多」,還是男人的「嘴大」這似乎是沒有絕對的定論,有時候我們甚至看到許多「男人比女人話多」的證據。

 不過,一般人的印象還是「女人的話多」、「長舌婦」、「東家長西家短」,這種「刻板印象」(stereotype)不只是在台灣、中國,連西方世界也都相同。因此,西方有不少關於女人舌頭的諺語,例如:

 「女人的舌頭就像羔羊的尾巴一樣長。」

 「舌頭對女人來說,有如尾巴對狐狸一般重要。」

 「要女人窮於辭令,就像要北海缺水一樣不可能。」

 印度詩人泰戈爾亦說:

 「女人的舌頭,是她整個身體中,最後一個停止活動的器官。」

  ◆ ◆ ◆ ◆ ◆ ◆ ◆ ◆ ◆ ◆

 在人類歷史中,有許多關於女人因「多言」或「失言」而受到嚴厲處罰的記載。語言學家愛柏指出,在美國殖民時代,曾有「多言過失」的女人被綁捆在椅凳上,而沒人水中溺斃,或將東西塞入嘴裡,使她們無法說話;也有把裂開的木棒、樹枝夾住女人的舌頭,使她們的舌頭不再話多,而惹事生非。

 根據小兒科醫生的研究,出生後的女嬰,其嘴唇振動的頻率比男嬰高出很多。而一歲半的女嬰大部分可以開口說話,但男嬰則不大會說話,也就是說,女嬰會開口說話的時間比男嬰早。這樣的研究與「女人話多」的刻板印象是否有直接關係,不得而知,不過,女學生在語言課程,、如中文、英文、朗讀、國語正音。而表現方面,確實比男學生強,口齒清晰度也比男生高。

 但是,女人是不是比男人「多嘴」呢?倒是不見得。曾有美國傳播學者研究指出,公開演說後的發問時間,第一位發問者絕大部分是男的,而其發有時間通常比女性聽眾長。同時,男性發問時,總喜歡說一段「開場白」,等講演人回答問題後,他們還會意猶未盡地想再提出問題。所以 在演講會後,首先發言、發言次數最多、和發言時間較長的,多半是非男士莫屬。

 那麼,為什么女性給人有「饒舌、多話」的刻板印象呢?語言學家研究指出,因為男人比較喜歡「公共性」的談話,女人則較喜歡「私密性」的談話。

 對大部分男人而言,說話是突顯自己知識、才能、表現身份地位的方式,他們藉著鏗鏘有力的言論、說笑話、提供資訊等語女西表達,將自已推向「舞台中心」-成為觀眾矚目的焦點,所以「說話」對男人而言和就像一場-「江山爭奪戰」。但是女人則不擅於「公開講話」,而偏好「私密性」、「情感性」的談話,她們習慣在熟悉的人際、環境中,才發揮吱吱喳喳的說話才華,且令人歎為觀止。所以,女人的說話「天分」是展現在家庭、鄰居、親密熟悉的朋友之間,而非公開場合。

 男人下班困家累了,不想講話,偏偏女人在外面不大敢講話,憋了很久回到家,才想好好發揮一下「說話天下」時,沒想到剛說沒兩句,就被人家指為「嘮叨」、「囉嗦」、「長舌」,唉,真是沒良心啊!

                                            ◆ ◆ ◆ ◆ ◆ ◆ ◆ ◆ ◆ ◆

   【真愛小語】

 其實男人女人都一樣,都得相互學習。

 男人可以多為女人想想在家裡,女人找不到講話的「對手」一起過招的話,會「比較痛苦」,所以男人不妨多和另一半講話。

 女人在家裡萬一講太多話,則也應體諒男人在外頭累,想耳根清靜一下,所以可以減少嘮叨、囉嗦、或瑣碎無謂的話。


摘錄自「真愛溝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