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
今年(2005 年)是科學巨擘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發表光電效應、布朗運動、相對論等一系列重要論文的 100 週年。他所提出的時空交錯、時空彎曲概念震撼科學界,而已落實在天體研究上的黑洞更令人充滿遐想。尤其在最近幾年的科普演講中,老是有人舉手發問:「黑洞 究竟是什麼呢?」這和早期人們經常問愛因斯坦:「為什麼時間會不一樣,什麼是相對論?」的情形頗為類似。
愛因斯坦在 1905 年發表相對論,當時人們對於時空的概念仍是根據牛頓所說:「時間和空間是絕對的,我和你測量的時間是一樣的。」然而,在相對論中卻有另一個全新的概念— 我們兩人測量的時間有可能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呢?這和兩人所在的座標系有關。 比方說,有一位探險家正搭乘一艘飛船從地球出發往半人馬座 α 星飛去。又假設,飛船上有兩個平行放置的鏡子,且有一粒光子在中間奔跑,當光子碰到其中一面鏡子時,因反射而觸碰另一面鏡子,然後再反射,再觸碰,每觸碰 一次就發出滴答一聲。由探險家所在座標系看,光子跑的是垂直於鏡面的路線,每隔一秒鐘就有一次滴答聲。但對留守地球的觀測者來說,兩面鏡子正往恆星方向移 動,光子須跑斜線才能從上方鏡面跑到下方鏡面,所以跑的路線比較長,滴答聲的前後間隔會超過一秒鐘。 當探險家到達目的地後,雖然所記錄的滴答聲總數和地球觀測者一樣,但因聽到的滴答聲間隔比較短,所以他所測量到的時間比地球觀測者的短。又因為運動是相對的,所以探險家可以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是靜止的,而是地球和半人馬座 α 星正以同樣速度往相反方向運動。正因為他測量到的時間比較短,所以會認為地球到半人馬座α星的距離比較短。這就是相對論的時空結構:相對於靜止物體,在運動座標裡,時間過得比較慢,而且運動方向的長度也比較短。 相對論的三個基本假設 上述例子得到的結果,導因於相對論三個基本假設中的第一個和第二個假設--「慣性座標等效性」和「光速恆定性」。 慣性座標等效性:慣性座標的概念是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首先提出來的,後來被牛頓(Isaac Newton, 1642-1727)總結成為第一運動定律:如果一個粒子在不受力情況下,它的速度會保持恆定而且方向不變,在一個座標系裡,如果粒子的運動遵守這一定律,我們便稱它是慣性座標。愛因斯坦認為,物理法則在所有的慣性座標裡都是一樣的,而且運動都是相對的。我們沒有辦法挑選出一個絕對靜止的粒子。 光速恆定性:相對論的第二個基本假設是光速恆定性。在這之前已經有馬克士威爾 (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從電磁學理論中推導出一個結論:電磁波如果做為一種波在真空中傳播,它的速度是一個常數。可是這個理論沒有提到電磁波傳播的速度是在 哪一個座標系裡面測量的。愛因斯坦把電磁學理論的結果提升做為第二個基本假設--在任何座標系下,光子跑的速度(簡稱光速)是一個恆定常數。 就在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 11 年以後,也就是 1916 年,他又發表「廣義相對論」,人們便把較早的理論稱為「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主要在表達:只要你在做直線等速運動,你所經驗到的物理定律,會和任何做直線等速運動者所經驗的一樣。廣義相對論則表達:重力(就是牛頓說的萬有引力)是因為物質彎曲了附近的時間空間結構所產生的結果。且在正常情況下,一個物質在太空中會循著直線跑,但若跑進一個彎曲的時空裡面時,它所跑的路線會隨著時空彎曲而彎曲。 可是,為什麼時空會彎曲呢?這主要和加速度反重力場有關。相對論的第三個假設,就是加速度與重力場的等效性假設。要說明這個假設,可從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伽利略和牛頓的一段小故事說起。 亞里斯多德學說是 16 世紀的經典知識,他的自由落體學說認為:重的東西往下掉的速度比較快。但是伽利略不認同這樣的說法,相傳他從比薩斜塔上丟下兩個重量不一樣的東西,目的就在證明它們會同時掉落地面。 當時的伽利略還因為這個想法而遭迫害,但他堅持真理,並在日記中寫下來:如果從高處扔下兩個質量不同的東西,比如一個鐵球及一個木球,倘若亞里斯 多德是對的,那麼,比較重的鐵球應該掉得比較快。倘若把兩個東西綁在一起往下扔,因為木球會把鐵球往上拉,所以掉落的速度比鐵球慢。可是,兩個東西綁在一 起以後的質量比鐵球大,如果亞里斯多德是對的話,那麼,質量大的東西掉的速度應該比較快才對。顯然前後兩個結果相互矛盾,如此說來,亞里斯多德的假設是不 成立的。 長久以來,這兩位大師的想法一直相持不下,後來牛頓以他的第二定律和萬有引力跑出來打圓場。牛頓第二定律認為:一個東西的加速度乘上它的質量,等 於它所受到的外力。倘若加上萬有引力公式,就可獲得結論如下:所有東西往下掉的速度都一樣快。不過,以現在的科學知識研判,雖然牛頓所說的結論是對的,但 是他的第二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僅是近似的,解釋這個結論的正確理論應該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只是為什麼東西掉落的速度會和相對論扯上關係呢?假設有一座電梯放在地球表面,並在電梯裡懸空放了三樣外型不同、質量不同、組成成分不同的東西: 一輛車子、一個瓶子、以及一顆蘋果。根據前述結論:在重力場中所有東西往下掉的速度都一樣快,所以對電梯裡的人來說,他所看到的三樣東西會一齊往下掉。但 是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再思考一次,假設電梯裡的三樣東西都靜止不動,只是電梯在往上加速而已,這時電梯裡的人會因為電梯正以重力加速度往上提升而撞 到原本懸空,但仍靜止不動的東西。 從上述兩種不同思考中可知:我們對於所觀察的物質,實在無法分辨它到底是在一個加速度的座標系裡面,還是在一個具有重力場的地球表面。這裡的意思是說,加速座標系和重力場其實是沒有區別的,這就是相對論的第三個假設:加速座標系和重力場是等效的。 同樣地,倘若在某個往上加速而沒有重力的電梯裡觀察光子,雖然光子以水平方向進行,但對電梯裡的人來說,他看到的是行進路徑有點彎曲的光子。這時的光子,從電梯側上方跑進來,慢慢縮短和電梯地面的距離,最後從電梯側下方跑掉。在這裡可以得到另一個概念:在重力場裡面,光子跑的路線是彎曲的。 時間空間會彎曲 對於光線會彎曲的說明,我們可用狹義相對論和牛頓力學的概念做解釋。假設太陽後面有兩顆恆星,從地球上望過去,你會發覺,由恆星那兒跑出來的光線 在太陽附近受到重力影響而彎曲,然後進入我們的視線。也就是說,如果對著太陽看,原本位在太陽後方的恆星,看起來好像是位在太陽的左右兩邊。 對於這個說法,愛因斯坦又有不一樣的想法。他認為,或許是組成太陽的物質把太陽附近的時空彎曲了,所以在觀察兩顆恆星發射出來的光子時,因它是從彎曲的時空裡面沿著最短路線跑出來的,所以光子跑的路線看起來好像是彎曲的。 這兩個思考模式都可以解釋為什麼光子會彎曲,但在應用相對論公式計算時,你會發現,這些光子的偏差角度,比牛頓力學加上狹義相對論所計算出來的偏差角度要大上一倍。到底哪一個情況比較接近事實呢?這時候只好以實驗來判別了。 很幸運的是,我們想知道的實驗答案在 1919 年揭曉了。有一位天文學家利用日蝕機會測量光子角度偏差的大小,最後得到的數值和廣義相對論所計算出來的一樣。也就是說,從科學實驗中所得到的恆星角度偏 差,比用牛頓力學加上狹義相對論公式算出來的大一倍。而且現在的科學知識也已經知道,不僅空間在太陽附近是彎曲的,就連時間在太陽附近也是彎曲的。 如果再仔細推敲愛因斯坦的3個基本假設,我們還能獲得許多心得!譬如說,時間和空間是一家人,我們無法很明確地把時間和空間切開。又例如,時空是彎曲的,重力場會讓光子彎曲。甚至知道,太陽的重力場和黑洞的重力場比較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呢。 超大恆星擠成一點點 這些基本概念愈來愈清楚以後,就可以進一步瞭解黑洞。因為黑洞是從星體演變來的,所以應該從星體談起。 星體由氣體組成,以我們熟悉的太陽為例,它的外部有氣體,內部有燃燒的核反應,因為核反應所產生的對外壓力可以把氣體撐住,並和太陽重力抗衡,所 以太陽是一顆很穩定的恆星。萬一星體內的燃料燒完了,核反應便停止,這時的星體會因為無力頂住萬有引力而往內塌縮。從量子力學可知,電子具有相斥性,當兩 個電子靠得很近的時候會產生簡併壓力。所以當星體往內塌縮到某種程度時,裡面的電子會產生簡併壓力而與重力相抗衡,如果兩者達到平衡,這時候的星體就是白 矮星。 只可惜電子能夠支撐的簡併壓力只有 1.4 個太陽質量那麼大,萬一塌縮後的星體質量超過 1.4 個太陽質量,就沒有辦法再撐住,於是星體裡面的電子只好敲開原子核,與質子反應形成一大堆中子。然而中子和電子一樣,不喜歡兩兩擠在一起,所以恆星的殘骸 會繼續收縮,直到中子的密度足以抗拒重力壓縮時才停止,這時候的星球內部只剩下中子,所以稱為中子星。 截至目前為止,科學界對於中子星的內部結構仍不十分瞭解,就現在的推估所知,中子星的質量必須小於 3.2 個太陽質量,否則中子的簡併壓力仍然撐不住。但是,萬一塌縮後的質量超過 3.2 個太陽質量,又該怎麼辦呢?那就沒什麼東西可以支撐了,所以重力塌縮會一直進行,一直到所有東西都擠到一個點上為止,這個點就是奇異點。 黑洞很單純也很恐怖 1973 年,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1942-)與羅傑‧潘若斯(Roger Penrose, 1931-)推測每一個黑洞裡面都有一個奇異點。這個奇異點具有無限大的重力場和密度,且在某個範圍裡面,它的重力強度可以大到連光線也逃不出去。這種讓 光線逃不出去的範圍邊界稱為視界,無論光線或物質,都只能從視界外面進入裡面,但是無法從裡面跑出來。黑洞,就是躲在視界後面的神祕區域。如此說來,黑洞 應該是一個非常單純的星體,因為它只有一個奇異點和環繞在奇異點外圍的視界。 或許你想知道更多與黑洞有關的知識,再舉兩個例子。如果我們把地球上所有的人疊在一起,然後從外面施加壓力,把大家揉成一個黑洞,這個黑洞有多大 呢?大概是一個質子這麼大。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東西都擠到一個點上,讓它形成一個黑洞,這個黑洞究竟有多大呢?大概是一個銅板這麼大。現在你可以發揮想像 了:如果地球的質量全都集中在一個銅板大小的範圍內,這時的重力強度是何等的巨大與恐怖啊! 黑洞概念來自相對論 最早提出黑洞概念的人,是二百多年前的劍橋學者約翰‧米契爾(John Michell, 1724-1793)。雖然在他那個時代只有牛頓的絕對時空概念,但他依然在 1783 年提出與黑洞有關的想法--當一個物體的脫離速度大到無限大的時候,就連光線也無法逃離它的吸引力。米契爾把想像中的星體稱為「暗恆星」。 1790 年,數學家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 1749-1827)利用牛頓力學公式演算,希望能找到隱形的恆星。奇怪的是,他所用的計算方法是錯誤的,但得到的答案卻是對的。不過這也沒啥大礙,因為 在往後的一百多年中,人們對於黑洞依然沒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這個情形直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出現,把重力想像成一種「由時空彎曲所造成的萬有引力」後,大家循著這個邏輯推導才建立起黑洞的基本概念。 更有意思的是,有一個叫做史瓦茲(Karl Schwarzschild, 1873-1916)的人,竟然從超困難的愛因斯坦方程式中解出一個解,後來才知道,這個解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不旋轉黑洞(史瓦茲黑洞)的時空結構。緊接 著,另一個叫克爾(Roy Kerr, 1934-)的人發現了會旋轉的黑洞。至於黑洞的名稱,則是約翰‧惠勒(John Wheeler, 1911-)在 1967 年提出的,且在那以後的 70 年代,就是人類研究黑洞的黃金時代。 黑洞不黑還很亮 黑洞不但不黑而且還很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根據 1974 年霍金的黑洞蒸發理論,他把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合併思考,即根據量子效應,黑洞的表面看上去應該會有物質往外面跑,這就是黑洞輻射。循這推衍,黑洞會被 慢慢蒸發。可惜科學家看到黑洞輻射的機率微乎其微,因為小如一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它的表面溫度是10−8K,想要觀測如此低溫的景象,本身就是一個高難度的極限挑戰。更何況,這個黑洞如果被蒸發,需要 1064 年,這又是另一個遙不可及的極限時間。 黑洞很亮的第二個可能原因和重力位能的釋放有關。當物質遭受重力吸引朝黑洞跑去時,因為角動量的影響,這些物質會在黑洞外圍形成一個吸積盤。 由喀卜勒(Johannes Kepler, 1571-1630)的行星運動三大定理可知,當各個氣體繞著黑洞跑時,它的每一個半徑轉速不一樣,這又表示,吸積盤上的兩兩氣體環會互相摩擦,有摩擦就 有熱,一旦熱到一定程度就會發射X光。這些由重力位能轉化成的熱能,會把吸積盤內的氣體(因為非常熱所以任何固體都會被汽化)熱化成電漿。如果吸積盤裡有 磁場,電漿可能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形成我們觀測到的高能噴流。 另外,有些黑洞會旋轉,有旋轉就有旋轉能量,這些能量也可能被旋轉磁場抽出來放到吸積盤上去,隨即又被轉換成噴流的能源。且當物質掉進一個旋轉非 常快的黑洞時,它會把總能量的 42% 釋放出來。這些快速變化的能量,讓黑洞變得非常光亮。如此說來,我們該用什麼工具觀測黑洞比較好呢?那些散落在宇宙中的黑洞,是不是也有大小等級的分別呢? 使用重力波觀看宇宙
在觀測黑洞的時候,科學家把黑洞分成3個等級。一個是由一般恆星塌縮後形成的輕量級黑洞,它的質量有十個到幾十個太陽質量,密度很大,重力場很 強。另一個是住在活躍星系核中心,每個質量約等於 100 萬個到 10 億個太陽質量的重量級黑洞。人們曾在我們的銀河系和附近星系中觀測到這類黑洞,所以重量級黑洞已證明確實存在。 然而在輕量和重量中間,有沒有中量級黑洞呢?中量級黑洞的質量比輕量級大,所以在地球附近不容易找到,但它的質量又要比重量級黑洞小,所以不如重 量級黑洞來得亮。如此說來,尋找中量級黑洞似乎是個不輕鬆又有點麻煩的事,還好一切順利,人們真的找到一個約一千個太陽質量那麼大的黑洞,從此確認了中量 級黑洞的存在。 觀看黑洞還有一個重要技巧,就是要使用正確的工具。我們原本習慣利用電磁波觀測宇宙,因為電磁波容易產生,容易觀測,但它有一個缺點—在傳播中會受到物質的干涉。比方說,光子在傳播電磁波的時候,如果碰到不透明物質,一部分光子會被吸收掉,另外一部分光子會被反射掉。 同理,如果用電磁波觀看黑洞,因為黑洞附近有很多物質,當光子在黑洞附近產生時,若要傳遞到眼睛來,必須穿過這些物質,而在傳遞過程中就會產生很多吸收與反射,使得我們沒辦法看到最原始的光子,這是用電磁波看宇宙的缺點。 如果使用重力波就沒這個缺點。因為重力波不怕干擾,可以穿透物質直接傳播到觀測者眼中,所以可以用重力波觀看黑洞附近的時空結構。至於如何產生重 力波呢?只要有兩個重力場的東西互相繞行就可以了。例如,有兩個黑洞互相繞行,或是一個中子星與一個黑洞互相繞行時,就能產生重力波。 真的有白洞、蟲洞嗎? 既然有黑洞,那麼有沒有白洞呢?白洞是一個理論上的名詞,科學家仍在努力摸索是不是真有白洞存在?不過就理論來說,黑洞是一個只能進不能出的洞, 所有流進黑洞裡的物質,是不是正等待宇宙的毀滅呢?還是正等待從另一個宇宙湧出呢?如果從另一個宇宙湧出,那麼,和黑洞相反,能讓所有東西只出不進的白 洞,是不是就是這個「出口」呢?偏偏這個時候,科學家又蹦出另外一個想法—在這兩個「洞」中間,是不是另有一個叫蟲洞的「門」呢? 蟲洞是科幻小說家很喜歡寫的東西,在電影裡面也曾出現這樣的場景-眼前突然出現一條扁扁的、狹長的細縫,從這裡穿過去,立刻進入另一個時空,那地 方,可能是未來也可能是過去。這條細縫,就是科學家朝思暮想的蟲洞。如果純粹從理論上說,我們應該可以形成一個蟲洞,只是形成以後它非常不穩定,馬上會消 失,甚至無法讓我們從蟲洞裡面穿過去。若以現代科學技術來說,要做蟲洞仍是非常困難的事,然而弔詭的是,我們也沒有辦法證明做不出蟲洞來。 引頸企盼量子重力理論 黑洞已經逐漸由理論的遐想成為觀測事實,雖然我們沒有看到黑洞的邊緣,但在黑洞研究過程中,發現了許多有意思的事,重力波的運用就是其中一樁。 由於大部分物質對重力波來說是透明的,所以用重力波可以看到黑洞附近的時空結構,或是用重力波觀看蟲洞或白洞的時空結構。更妙的是,甚至可用重力 波測試相對論的正確性。到目前為止,所有相對論實驗都是在重力場比較弱的太陽系裡面做,既然重力波可在超強重力場產生,那麼,何不用它來檢驗在超強重力場 裡面的相對論理論,究竟是對還是不對。 最後提醒大家,奇異點的重力場很強、密度很大,時空曲力非同小可,這使得大家對於研究奇異點的物理性質躍躍欲試。就體積來看,奇異點非常小,所以 需要量子力學幫忙。而它的重力場又非常強,所以需要廣義相對論推導。只可惜,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不和,到現在仍沒有一個真正的理論可以把這兩個理論結合 在一起,所以大家只能耐心等待,等待「量子重力理論」誕生。若是你能發展出這樣的理論,或許諾貝爾物理獎的得主就是你了! |
|||
資料來源: | 《科學發展》2005年11月,395期,50~59頁(pdf檔) |
沒有時間的世界 A World Without Time(第一章 沉默的共謀)
時間機器:幻想還是禮物?
多次元與蟲洞理論
Worm Hole theory
哥德爾定理、量子力學、決定論與非決定論——新的思考與嘗試
哥德爾﹝ 1906-1978 ﹞
時間機器:幻想還是禮物?
多次元與蟲洞理論
Worm Hole theory
哥德爾定理、量子力學、決定論與非決定論——新的思考與嘗試
哥德爾﹝ 1906-1978 ﹞
超弦理論
玄之又玄話弦論
狹義相對論的時空概念
修訂相對論
宇宙的故事—鬱卒的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滿100年
天文學家發現黑洞堪稱宇宙「節能冠軍」
傾聽黑洞的心聲 An ECHO of Black Holes
玄之又玄話弦論
狹義相對論的時空概念
修訂相對論
宇宙的故事—鬱卒的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滿100年
天文學家發現黑洞堪稱宇宙「節能冠軍」
傾聽黑洞的心聲 An ECHO of Black Holes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