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FreeBSD/UNIX/Mac OSX (1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打包好的 gcin+mrxvt.dmg

用 PackageMaker 製作了一個 gcin+mrxvt.pkg, 並弄成 gcin+mrxvt.dmg 格式供 Mac OS X 的使用者用,若您不想(或不會)自行編譯,也不會裝 fink 的話,這或許是個選擇,不過,我還是建議能自己在自己的機器上編譯是比較好的
下載位址: http://cle.linux.org.tw/candyz/mac/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xoops 安裝教學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mware how to

From OSx86

Note: There is also a new guide for installing this natively on your hard drive here (http://www.xplodenet.com).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c OS X Tiger教程》


英文名稱:Lynda.com.Mac.OS.X.10.4.Tiger.Beyond.the.Basics
資源類型:Bin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簡介


Tiger_BTB-cover230.jpg

語言:英語
網址:http://movielibrary.lynda.com/html/modPage.asp?ID=160
類別:教程

Mac OS X Tiger Beyond the Basics將帶你進入Tiger 的高級功能領域,你將學習使用 Automator 製作有用的 scripts, 以及Disk Utility的諸多功能等等,當完成了基本訓練和本課程後,你將掌握Tiger基本及高級功能。
ed2k://|file|[Mac.OS.X.Tiger教程].Lynda.com.Mac.OS.X.10.4.Tiger.Beyond.the.Basics-CFE-CD1.bin|424735920|715AF753C3C697D64890473875512C34|/
ed2k://|file|[Mac.OS.X.Tiger教程].Lynda.com.Mac.OS.X.10.4.Tiger.Beyond.the.Basics-CFE-CD1.cue|139|86838FCEA139D07E09E614FB1A045B51|/
ed2k://|file|[Mac.OS.X.Tiger教程].Lynda.com.Mac.OS.X.10.4.Tiger.Beyond.the.Basics-CFE-CD2.bin|423576384|E494C6890A31F354B91248A657A40850|/
ed2k://|file|[Mac.OS.X.Tiger教程].Lynda.com.Mac.OS.X.10.4.Tiger.Beyond.the.Basics-CFE-CD2.cue|139|AC98E8843E30BC26FEA11E29CAF4D0DF|/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ixing the “Unable to initialize Virtual Switch Networking” error message】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unning Gcin Chinese Input Framework and Chinese X11 on Mac OS X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rwin Ports

轉載自 http://blog.ijliao.info/categories/computer/mac/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取得MAC OS X root 身分?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Book 升級HD,Super Multi DIY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在 Mac OSX上玩Unix/Linux的軟體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arPC - MacOSX 模擬器教學
轉載於 http://blog.xuite.net/blesser/info/326846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c OSX檔案系統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itrd.img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勇的 FreeBSD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探FreeBSD與Linux的預處理機制

/*FreeBSD下的預處理機制*/

FreeBSD和system V還是一些不大一樣的,在rc(Resource Configuration)的使用機制上可以略見一斑了..
..rc系列的系統文件在FreeBSD中是非常常見的,這裡我們可以find一下...
alex# find /etc -name "rc*" -print;find /usr/local/etc -name "rc*" -print
/etc/defaults/rc.conf
/etc/rc.d
/etc/rc.d/rcconf.sh
/etc/rc
/etc/rc.firewall
/etc/rc.firewall6
/etc/rc.sendmail
/etc/rc.shutdown
/etc/rc.subr
/etc/rc.suspend
/etc/rc.resume
/etc/rc.conf
/usr/local/etc/rc.d
可以說掌握了它們的原理你就可以很快地熟悉FreeBSD系統的一些基本配置了。在初學者的角度來說我們需要
掌握的是:
/etc/rc.conf----------------系統主配置文件
/etc/defaults/rc.conf----默認系統配置文件
/etc/rc.d-------------------預處理目錄
/usr/local/etc/rc.d-------用戶級別預處理目錄
/etc/rc.local---------------系統預處理SHELL腳本
剩下的都是rc.conf的輔助文件了。

/etc/rc.conf大家可能不會陌生了(PS:如果以前有看過我的筆記的話),以前我把網關的rc.conf改成:
sendmail_enable="NONE"
sshd_enable="NO"
gateway_enable="YES"
hostname="alex.demon"
ifconfig_rl0="inet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0"
natd_enable="YES"
natd_interface="tun0"
ppp_enable="YES"
ppp_nat="YES"
ppp_mode="ddial"
ppp_profile="gzDSL"
上面的意思看上去好像誰都懂,但如何是一個空白的文件,現在要你"touch"一個rc.conf,要你"cat>>"一個出
來又如何呢?...對,這裡就涉及到一個'語法'與'關鍵字'的問題了...你知道哪個關鍵字是代表哪個服務
的嗎(看了上面的部分你可能會猜到一些,如何不看呢?又或者是沒看過的部分呢?)?另外,這些關鍵字所
對應的值究竟是BOOL值(這裡指的是"YES"或者"NO")又或者是字符串值呢?....問了上面的問題後可能你會
想答案可能會非常的複雜,其實只要你會E文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alex# cat /etc/defaults/rc.conf|less
因為有N頁紙,所以我就挑出其中的一部分吧
pccard_enable="NO"   # Set to YES if you want to configure PCCARD devices.
pccard_mem="DEFAULT"  # If pccard_enable=YES, this is card memory address.
pccard_beep="2"     # pccard beep type.
pccard_ifconfig="NO"  # Specialized pccard ethernet configuration (or NO).
pccardd_flags="-z"   # Additional flags for pccardd.
pccard_conf="/etc/defaults/pccard.conf" # pccardd(8) config file
pccard_ether_delay="5" # Delay before trying to start dhclient in pccard_ether
#
ipfilter_enable="NO"      # Set to YES to enable ipfilter functionality
ipfilter_program="/sbin/ipf"  # where the ipfilter program lives
ipfilter_rules="/etc/ipf.rules" # rules definition file for ipfilter, see
                # /usr/src/contrib/ipfilter/rules for examples
ipfilter_flags=""        # additional flags for ipfilter
ipnat_enable="NO"        # Set to YES to enable ipnat functionality
ipnat_program="/sbin/ipnat"   # where the ipnat program lives
ipnat_rules="/etc/ipnat.rules" # rules definition file for ipnat
ipnat_flags=""         # additional flags for ipnat
ipmon_enable="NO"        # Set to YES for ipmon; needs ipfilter or ipnat
ipmon_program="/sbin/ipmon"   # where the ipfilter monitor program lives
ipmon_flags="-Ds"        # typically "-Ds" or "-D /var/log/ipflog"
看到右邊有註釋了吧?如果你想要更詳細的說明可以man rc.conf(PS:現在知道為什麼IT人都要學E文了...
)...上面我從/etc/defaults/rc.conf中節選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PC卡的控制段,第二部分是ipfilte
r系列的控制段,看出它們有什麼共通點了嗎?是的,它們各自的段都有相同的關鍵字:*_enable和*_flags。
它們是什麼關係呢?*_enable關鍵字是擊活這個段的開關(或者說是擊活這種功能的開關),它的值是BOOL
值(字符串YES或者NO);*_flags則是執行這個功能所附帶的參數,它的值是一串等同於在SHELL下執行該Da
emon時所使用的參數字符串。另外還有一個是非常常用的關鍵字(但它不是一定有的,具體哪個控制段有哪
個控制段沒有可以參看/etc/defaults/rc.conf),名為*_program,它是用來定位這個要執行的Daemon的程
序的執行文件位置的。舉個例子,如何你在/etc/rc.conf裡添加內容為:
ipmon_enable="YES"
ipmon_program="/sbin/ipmon"
ipmon_flags="-Ds"
其實就等同於系統在啟動時在SHELL下自動幫你執行:
alex# /sbin/ipmon -Ds
上面的例子為什麼是在/etc/rc.conf裡添加,而不是在/etc/defaults/rc.conf裡添加呢?這裡又引入這兩個
文件之間的關係這個概念了。/etc/defaults/rc.conf是系統的默認rc.conf,當/etc/rc.conf不存在時系統
也會正常地讀取rc.conf,讀取的部分就是/etc/defaults/rc.conf了;若/etc/rc.conf存在,則系統讀取該
文件的內容,當該文件中沒有提及的其他部分的設置系統將按/etc/defaults/rc.conf來制定,也就是說/etc
/rc.conf的優先級別比/etc/defaults/rc.conf高(這就是為什麼/etc/defaults/rc.conf中每個段的開關關
鍵字的值都為"NO"的緣故了)。上面提及的是rc.conf文件的優先問題,下面說說rc.conf中段設置的優先問
題。上面我曾說過rc.conf中每個段結構都有一個開關關鍵字*_enable的,當/etc/rc.conf設置啟用了該段所
代表的Daemon,則系統就會向/etc/rc.conf讀取下面的參數關鍵字,若某些關鍵字不存在,系統也會向/etc/
defaults/rc.conf讀取參數關鍵字;若/etc/rc.conf設置某Daemon段的開關關鍵字值為"NO",則就算/etc/de
faults/rc.conf設置該開關關鍵字的值為"YES",系統既不會啟動該Daemon也不會再向任何一個文件讀取關於
該Daemon下的參數關鍵字的值的。還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就是/etc/rc.conf裡是可以寫進SHELL腳本的(但
不推崇那麼做)。

關於/etc/rc.d與/usr/local/etc/rc.d這兩個目錄文件的使用方法大致是相同的。在它們裡面的預處理文件
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都是以.sh結尾的SHELL腳本文件
2)文件的mask都有x(執行權限)
3)必須有'start'這個啟動程序的參數存在
滿足上面三點的話,系統在啟動時會自動將這兩個目錄下的SHELL腳本執行以start參數形式運行。至於這個
兩目錄文件的不同點就是:/etc/rc.d主要用於存放操作系統級別的Daemon控制腳本,而/usr/local/etc/rc.
d則用於存放用戶級別的Daemon控制腳本。所以如果是我們自己寫的*.sh最好還是放在/usr/local/etc/rc.d
裡。

至於最後一個介紹的文件/etc/rc.local通常是系統的預處理中最後被調用出來的,它的內容完全沒什麼限制
,只要是能執行SHELL腳本就可以了。
////////////////////////////////////////////////////////////////////////////////////////////////
/*Linux下的預處理機制*/

linux下與FREEBSD並不完全一樣,它的主要特點是它對runlevel有非常明確的定義的。下面我就自己的LINUX
(FEDORA 2)對此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PS:當然,不同的發行版之間是有一定的差別的)。一台PC引導LIN
UX系統的步驟應該是(下面純粹是我個人的見解):

PC從BIOS ROM中找到硬引導設備-》從引導設備中找到MBR-》載入並初始化內核-》檢測硬件設備-》建立必要
的系統進程-》(必要的手工干預)-》預處理[DAEMON等]-》多用戶操作

前5步都是與預處理機制無關的,在第6部是可選的(所以用括號括起來),一但第6步正常退出,「運作的主
線」還是會回到第7步的,第7步就是本文的重點。LINUX是如何完成預處理的呢?它通常是根據一種init的機
制(PS:前面也說了,它非常的注重runlevel),首先系統在這個步驟是進行一系列有「預謀」的固定SHELL
腳本集執行,然後再根據發行版的不同而進行一些其他的預處理。

就我目前用的FEDORA 2而言,它本身也是有一套順序的:首先執行/etc/sysconfig目錄的腳本集,然後進行i
nit機制工作,最後讀取一下為兼容BSD系統而設立的/etc/rc.local腳本文件(這個是可選的)。

關於/etc/sysconfig的腳本集這個是REDHAT特有的,而且它使用起來比較凌亂,所以大多是不需要大家掌握,
大家可以用相關的工具去完成這部分的操作,打個比方,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的ifcfg-*文
件是在系統啟動時給網絡接口定義值的腳本,我們並不需要去編輯它,而可以選擇Linuxconf又或者netconfi
g等程序去完成它的編輯(PS:這樣可讀性就提高了)。

這裡我們必須明確上面所說的init機制。首先系統會讀取/etc/inittab文件,這裡我截選一段主要的部分來
說明一下:

id:3:initdefault:     <-------這裡定義了系統默認使用哪一個runlevel

# System initialization.
si::sysinit:/etc/rc.d/rc.sysinit <-----系統初始化

l0:0:wait:/etc/rc.d/rc 0
l1:1:wait:/etc/rc.d/rc 1
l2:2:wait:/etc/rc.d/rc 2
l3:3:wait:/etc/rc.d/rc 3
l4:4:wait:/etc/rc.d/rc 4
l5:5:wait:/etc/rc.d/rc 5
l6:6:wait:/etc/rc.d/rc 6

# Trap CTRL-ALT-DELETE
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當接收到「熱啟」信號時

# Run gettys in standard runlevels  <-------關於getty的定義
1: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1
2: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2
3: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3
4: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4
5: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5
6: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6

# Run xdm in runlevel 5     <-------當目前狀態時運行級別5(X窗口)時
x:5:respawn:/etc/X11/prefdm -nodaemon

從上面的例子大概可以看出每一條作用行(非註釋行)都是由下面的部分構成的:
ID號:運行級別:運行狀態:需要運行的命令行
「ID號」由最多兩個英文字符組成,它的組成字符是有特別意思的,如系統初始化(System initialization
)的ID號固定一定是si的,不過這一項大家是不用故意去記住它的,只要跟著它上一行的註釋就可以知道了。
「運行級別」這一項可以定義多個運行級別的值在該值中,如上面的「1: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
1」定義中「運行級別」這個值就有允許「2345」這四個級別都囊括在其中了。「運行狀態」屬於是inittab
語法上的一種關鍵字,大家可以man inittab來看一下。「需要運行的命令行」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這裡又引出了新的工作模式了。首先inittab尋找「運行狀態」這個參數為「initdefault」的作用行,找到
它的默認運行級別的值(上例為3),然後跳到「ID號」為「l3」的作用行,作用行根據它的運行命令行部分
(上例是/etc/rc.d/rc3.d這個目錄)。現在我們打開/etc/rc.d/rc3.d這個目錄來看看其中的『奧妙’(下
面只是其中節選的一小部分)。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8 Jul 11 1997 K89netplugd -> ../init.d/netplugd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8 Feb 17 14:02 K92iptables -> ../init.d/iptables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6 Jan 19 14:16 K96pcmcia -> ../init.d/pcmcia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9 Jul 11 1997 K99readahead -> ../init.d/readahead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5 Jul 11 1997 K99readahead_early -> ../init.d/readahead_early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3 Jul 11 1997 S00microcode_ctl -> ../init.d/microcode_ctl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5 Jul 11 1997 S05kudzu -> ../init.d/kudzu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8 Jul 11 1997 S06cpuspeed -> ../init.d/cpuspeed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4 Jul 11 1997 S09isdn -> ../init.d/isdn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7 Jul 11 1997 S10network -> ../init.d/network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6 Jul 11 1997 S12syslog -> ../init.d/syslog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0 Jul 11 1997 S13irqbalance -> ../init.d/irqbalance
可以看出所有文件都是鏈接到/etc/rc.d/init.d/下的SHELL腳本文件的。
[root@demonalex2 root]# cd /etc/rc.d/init.d
[root@demonalex2 init.d]# file syslog
sshd: Bourne-Again shell script text executable
至於這些SHELL腳本有什麼要求嘛,有執行權限(x)、有參數start。在系統執行到這個rcX.d目錄時它會通
過文件的特徵字符去辨別應該如何執行的。目錄裡每個文件的開頭都只有兩種可能S/K,當進入該運行級別時
系統會執行文件名為S開頭的SHELL腳本(調用start參數),當系統離開該運行級別時將執行該目錄下所有文
件名以K開頭的腳本(調用stop參數);S/K字符後緊跟著一個自然數值,它是系統用來辨別程序執行順序的,
順序是從小到大開始執行的;最後剩下的字符串代表程序的名稱。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etc/inittab文件裡頭看看,默認在「initdefault」下面還有一個「運行狀態」為「sysi
nit」的功能行,在它的命令執行部分定義了/etc/rc.d/rc.sysinit這個腳本,它是一個定義全局環境的SHEL
L腳本來的(它只會在系統引導時工作一次),有能力的朋友可以適當地編輯一下它來「改善一下生活」喏。

最後REDHAT的開發者可能是良心發現,留了系統中最後一個執行預處理的機會給一個兼容於BSD的執行腳本--
---/etc/rc.d/rc.local(存放的位置與BSD有些不同,BSD是在/etc/rc.local的),大家也可以用它來編輯
自己的SHELL處理了。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cZin 過期雜誌開放下載!!

因為有許多朋友表示興趣,再加上最近剛好蘋果的 .Mac網絡磁盤免費加大了儲存空間,所以我就把當年MacZin雜誌全部20期的PDF檔案重新放上網絡,讓想看的人可以下載來「回味」一下。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TARI cross-compiler for Mac OS X

Last updated on November 23th 2004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cOS X 上的開源軟件

據粗略的估計,中國使用蘋果系統的人數不多,在出版或者多媒體製作行業裡或許有一些,
在科研領域裡還是比較少的。在這種情況下,去討論 MacOS X 上的盜版,也還是有意義的,因為在這麼少的用戶群中都無法避免盜版,可見盜版之深入人心。南京大學小百合和清華大學的水木清華這兩個 BBS 系統的蘋果版是我經常去的,在這兩個版裡都仍然有許多討論蘋果上盜版軟件的貼子。我本人也曾經在 bittorrent 站點上等待過別人上載盜版的軟件,並且也使用過諸如 Serial Box 之類的工具,並且為尋找這些工具或者盜版的軟件,在網上頗費了一些心力。想來十分慚愧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rtual PC 的前世今生

 

Microsoft 於2003年的併購案當中,除了為貫徹信賴運算(Trustworthy Computing)而買下羅馬尼亞的GeCAD公司外,另一個最為人震驚的,就是Microsoft買下美國的Connectix公司,這兩宗併購案都 讓人有所隱憂,一是GeCAD為Linux上最受歡迎的防毒軟體,另一是Connectix的知名軟體:Virtual PC,擁有各種作業平台的支援版本,但卻以Mac OS用的版本最受歡迎,而Microsoft在1999年後就奉行獨尊Intel硬體的軟體發展策略,如此消費者總會擔心:未來GeCAD AntiVirus、Connectix Virtual PC的後續版本更新,會否也只有Windows版呢?

Bluelove1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